船舶波浪载荷试验测量梁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46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960705.7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波浪载荷试验测量梁标定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有的加载支撑凳,所述加载支撑凳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放置有测量梁,所述测量梁的两端分别套置有加载框,所述加载框的底部施加砝码。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专用的标定装置,可以方便快速的得到并满足垂向、水平惯性矩以及扭矩与实船相似,并且可以保证扭心与实船相似;标定装置可对试验测量梁各测量剖面的应变与船体剖面遭受的波浪载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

    水下自容式应变测量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60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67591.9

    申请日:2017-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自容式应变测量装置及系统,属于应变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水密封装箱、主控制器模块、应变测量模块、信号通道水密接插件、信号通讯及故障报警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模块;主控制器模块、应变测量模块、信号通讯及故障报警模块、供电模块设置在水密封装箱内部;信号通道水密接插件安装在水密封装箱的安装口处;主控制器模块与供电模块、应变测量模块、信号通讯及故障报警模块分别连接;数据传输模块集成在主控制器模块中;解决了现有的应变测量系统工作环境受限,待测水下工程结构与测量系统之间距离大,获取到的应变信号质量不高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获取到的应变信号质量,拓展了水下应变测量的作业范围的效果。

    一种基于SPH的多柔体系统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40850.2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H的多柔体系统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方法,涉及多体动力学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多柔体系统中待优化的柔性部件离散成粒子表示,以粒子的相对密度分数为设计变量;在外循环下,计算待优化柔性部件各粒子的等效静载荷;在内循环下,求解待优化柔性部件在约束和等效静载荷条件下的静力学响应;基于构建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弱耦合优化模型,计算待优化柔性部件的柔顺度和体积,再代入优化准则法迭代计算得到待优化柔性部件的下一迭代步的设计变量;内循环结束后,判断计算的柔性部件材料分布值是否收敛,若否则再次进入外循环,直至分布值收敛。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网格法描述下柔性部件大变形时网格畸变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一种测量船舶在海浪中航行时承受的砰击压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8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09212.4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船舶在海浪中航行时承受的砰击压力的方法,所述船舶为实船,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测量砰击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将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船体外板的待测量砰击压力位置;将压力传感器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船舶在海浪中航行过程中,海浪冲击压力传感器使之承受砰击压力,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测量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测量信号处理后得到砰击压力的时历数据。从而实现在实际的海浪中精确测量船舶所承受的砰击压力,使砰击压力的测量更加适用于实船设计。

    一种潜器试验模型及利用其的附体波浪载荷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4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1901.2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器试验模型及利用其的附体波浪载荷试验方法,试验模型包括潜器主体,潜器主体内部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的位置与待测量波浪载荷的附体安装位置对应;安装结构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分力仪,每个分力仪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附体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孔,还包括两根测力连杆,一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一根测力连杆对应,单根测力连杆一端与第二连接孔连接,单根测力连杆的另一端的穿过安装结构外的潜器壳体后与第一连接孔连接;位于附体一侧的潜器主体表面与附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实现潜器关键附体的波浪载荷的精确测量,对附体遭受的波浪载荷进行预报,为潜器附体结构设计提供试验数据。

    一种分段式钢质框架船体模型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4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44284.4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钢质框架船体模型及加工方法,包括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分段式船壳,钢制舷侧纵梁同时与钢质的主肋骨和次肋骨上端焊接;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主肋骨焊接,支撑横梁的下部通过支撑柱与主肋骨焊接;支撑横梁上表面焊接基座,多个基座同时与沿分段式船体长度方向放置的测量梁焊接;主肋骨、次肋骨与分段式船壳之间用原子灰、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进行连接固定;舷侧纵梁与分段式船壳之间用原子灰、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模型具有刚度足够大的肋骨框架、各构件连接稳固可靠,使得船模发生高频振动时配重惯性载荷与船模湿表面压力有效传递至测量梁上,保证了大尺度船模波浪载荷试验的测量精度。

    一种自适应式手持水深测量仪安装基座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7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3293.X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式手持水深测量仪安装基座及安装方法,包括船舶的舷侧围壁、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一端开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固定螺栓与舷侧围壁锁紧,开多个螺栓孔处的支撑横梁的上表面布置有方孔,方孔内穿过仪器线缆;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矩形管,两个矩形管之间安装旋转螺栓和螺帽,同时支撑横梁的上下表面设置有与矩形管对应的矩形开口,摇摆杆的顶部穿过矩形开口后进入两个矩形管之间,并利用旋转螺栓和螺帽连接,将摇摆杆与支撑横梁连接组装完成;摇摆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手持式水深测量仪,实现手持水深测量仪在舷侧的固定安装,降低船舶横摇运动的影响且适应船舶运动状态的水深测量,为手持水深测量仪的固定作业提供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