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2744.5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波浪载荷、冰载荷及结构响应协同测量系统,包括第一船模分段;第二船模分段设置有运动测量系统,用于测量船模六自由度运动;第三船模分段设置有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信息;第四船模分段设置有冰阻力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冰阻力;第五船模分段设置有冰载荷测量装置和动响应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冰载荷及涉冰结构动力响应;其中,第一船模分段、第二船模分段、第三船模分段和第四船模分段通过波浪载荷测量梁连接,波浪载荷测量梁上设置有载荷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波浪载荷。本发明能够实现波浪载荷、冰载荷和结构响应同时测量,获得船舶在复杂海洋环境下波浪和冰载荷分布情况、涉冰带结构响应情况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737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716486.1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载荷作用下超大型浮体结构极限强度的分析方法,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单元划分,求解一阶模态下各单元节点位移,将最大幅值的节点位移与超大型浮体结构初始变形比较得到系数,系数与各单元节点位移相乘获得新的节点位移作为强度分析的输入;输入还包括预应力、边界条件以及由复杂载荷产生的位移;基于非线性瞬态动力分析方法,获得超大型浮体结构的失效模式、载荷、应力分布情况和结构能量耗散情况,调整由复杂载荷产生的位移获得多个载荷,进而获得极限载荷值。本发明方法方便,分析便利,使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复杂载荷作用下海洋工程结构强度校核中,为初步、详细设计及结构优化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56)对比文件李良碧;张静怡;李嘉宾;顾海英;汤明刚.不同构型的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水动力分析和波浪载荷预报.海洋技术学报.2018,(第03期),全文.顾海英;封加权;汤明刚;李嘉宾;张静怡;罗广恩;董佳欢;李良碧.超大型浮体横撑结构极限强度分析.船舶力学.2018,(第07期),全文.赵南;顾学康;祁恩荣;李生鹏;汤明刚.复杂载荷作用下连接器基座加强区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船舶力学.2018,(第07期),全文.赵南;顾学康;李生鹏;李政杰;汤明刚;祁恩荣.联合载荷作用下撑杆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船舶力学.2019,(第04期),全文.李良碧;李嘉宾;董佳欢;贾倩倩;顾海英;汤明刚;罗广恩.超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连接器基座强度分析.船舶力学.2019,(第04期),全文.汪雪良;赵南;丁军;胡嘉骏.VLCC在波浪中弹性响应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船舶力学.2016,(第Z1期),全文.李良碧;曹剑锋;顾海英;杨鹏;罗广恩.基于直接计算方法的海上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单模块强度分析.船舶工程.2015,(第11期),全文.李良碧;董佳欢;罗广恩;顾海英;杨鹏.超大型浮体单模块在典型波浪载荷下的强度分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第02期),全文.曹剑锋;李良碧;顾海英;杨鹏;罗广恩.基于Ansys/AQWA的极大型浮式结构总体强度分析.舰船科学技术.2015,(第09期),全文.张婧;施兴华;顾学康.具有初始缺陷的船体加筋板结构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极限强度研究.中国造船.2013,(第01期),全文.赵南;顾学康.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综述.舰船科学技术.2015,(第11期),全文.王西召;顾学康;汤明刚;张现峰.超大型浮体目标可靠度及极限强度可靠性研究.舰船科学技术.2018,(第2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54620.4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型浮式柔性消波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柔性消波模块的支撑框架主体,其四周固定有钢丝保护网,其为海绵填充垫创造填充空间,钢丝保护网对海绵填充垫进行约束保护;支撑框架主体四个角外部位置设置有吊耳;多个柔性消波模块组合排列,相邻两个或四个柔性消波模块之间在吊耳处通过连接锚链连接在一起,然后连接浮标浮筒,位于两端或外侧的柔性消波模块通过连接锚链连接至定位浮筒的底部,定位浮筒和浮标浮筒均位于海平面,所述定位浮筒的底部还通过固定锚链安装固定锚,所述固定锚定位在海床。大幅降低波浪的能量,以降低作业水域的有效波高,达到消波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0280.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B63B7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舱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试验缩比模型的设计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基于所配置的缩比特征参数,构建线弹性相似缩比模型;修正后生成缩比基本模型;对生成的缩比基本模型,与原型结构进行对比校验,对比校验时,若不满足校验相似关系时,则重新构建线弹性相似缩比模型,直至缩比基本模型的对比校验满足校验相似关系,将对比校验时满足校验相似关系的缩比基本模型配置为所需设计的缩比模型。本发明在不同长度缩比和板厚缩比条件下,满足试验缩比模型与舱段实船结构的极限承载特性相似,为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的开展提供支撑,从而实现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试验预报的目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0682.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侧向载荷下加筋板动态极限强度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布置固定架、摆锤机构和升降机构;固定架侧面固装加筋板,摆锤机构上摆动安装摆锤,升降机构通过电磁释放器向上拉动摆锤,电磁释放器失电瞬间松开摆锤使其自由下摆并撞击加筋板;还有测试系统,包括设置于摆锤上的目标标记,摆锤下摆最低点正下方地基上安装光电开关,由光电开关感应目标标记经过时长;摆锤上还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加筋板上布置多组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光电开关、加速度传感器和电磁释放器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电性连接,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至测试主机;实现了加筋板在侧向载荷作用下的动态极限强度试验,极大地助力于船体结构的动态极限强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2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429640.7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舰船的抗冲击板架结构,至少包括一对夹芯板,在相邻夹芯板之间设有张力式抗冲击元器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通过在夹芯板中设置Y型联结结构,通过在Y型联结结构的对接的填充腔内填充高分子材料,其能吸收冲击能量,降低主机运作过程中的振动,为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降高温性能,防范火灾,保护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64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529464.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浪载荷自航船模试验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液压杆,其一端安装滑轮组,另一端固接力传感器;牵引绳一端固接于拖车,另一端穿过滑轮组并连接至自航船模;两个滑轮并列嵌装在液压杆槽内构成无缝隙滑轮组;在自航船模与拖车间的前部和后部增加该保护装置,拖车启动或减速停止时,牵引绳因自航船模的惯性运动而受到载荷力,并通过滑轮组施加载荷于液压杆,力传感器检测该载荷值并发送给控制电脑,在载荷达到设定值时,液压系统启动,通过收紧牵引绳拉紧自航船模,自航船模随拖车逐渐运动或停止。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有效缓冲了自航船模运动惯性力,极大地保障了试验中船舶、装备及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29464.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浪载荷自航船模试验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液压杆,其一端安装滑轮组,另一端固接力传感器;牵引绳一端固接于拖车,另一端穿过滑轮组并连接至自航船模;两个滑轮并列嵌装在液压杆槽内构成无缝隙滑轮组;在自航船模与拖车间的前部和后部增加该保护装置,拖车启动或减速停止时,牵引绳因自航船模的惯性运动而受到载荷力,并通过滑轮组施加载荷于液压杆,力传感器检测该载荷值并发送给控制电脑,在载荷达到设定值时,液压系统启动,通过收紧牵引绳拉紧自航船模,自航船模随拖车逐渐运动或停止。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有效缓冲了自航船模运动惯性力,极大地保障了试验中船舶、装备及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2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9640.7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舰船的抗冲击板架结构,至少包括一对夹芯板,在相邻夹芯板之间设有张力式抗冲击元器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通过在夹芯板中设置Y型联结结构,通过在Y型联结结构的对接的填充腔内填充高分子材料,其能吸收冲击能量,降低主机运作过程中的振动,为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降高温性能,防范火灾,保护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960705.7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波浪载荷试验测量梁标定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有的加载支撑凳,所述加载支撑凳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放置有测量梁,所述测量梁的两端分别套置有加载框,所述加载框的底部施加砝码。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专用的标定装置,可以方便快速的得到并满足垂向、水平惯性矩以及扭矩与实船相似,并且可以保证扭心与实船相似;标定装置可对试验测量梁各测量剖面的应变与船体剖面遭受的波浪载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