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功能氧化物多孔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095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33489.1

    申请日:2010-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碳素材料技术领域的负载功能氧化物多孔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生物质材料,在真空或惰性条件下并在400-1000℃温度范围内碳化;将碳化后所得的多孔炭根据对孔结构的需要,采用物理活化或化学活化过程,制备多孔炭;将所得的多孔炭浸渍入元素M的前躯体溶液中,用蒸馏水清洗数次,干燥;将所得的多孔炭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300-1000℃焙烧,即得负载功能性氧化物MxOy的活性炭。本发明制得的负载功能性氧化物MxOy的活性炭既具有生物质特殊的孔结构,又具有来源于氧化物的功能性,因而在水处理、储氢、光催化、燃料电池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8603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0489.2

    申请日:200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由浸金属碳微粉分散到基体材料中形成,其特征在于,浸金属碳微粉的尺寸大小为10-50um,浸金属碳微粉所占重量百分比为5-90%,余量为基体材料。该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密度低、超宽频范围内吸收效果高的特点,在抗电磁干扰、电磁污染、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中的宽频电磁波吸收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种二维量子片材料的量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10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218316.0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维量子片材料的量化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层状母相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并根据工业流程制备获得软包电池,对软包电池进行充电,拆解充电后的软包电池,将负极取出后进行液相超声剥离;将剥离所得的分散液进行离心提纯即获得二维量子片材料的悬浮液。本发明可量化制备二维量子片材料,能够为诸多储能及能量转化器件如超级电容器、离子电池、电(光)催化提供具有高活性、高比表面积等特性的二维量子片材料。

    一种金属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77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00688.2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固态基体和填充体,填充体包括粒径范围为5-99纳米的金属纳米颗粒,相邻金属纳米颗粒距离1-200纳米;固态基体内具有孔径为2-500纳米的孔隙,固态基体包括聚合物纤维材料,填充体分散填充于固态基体内部的孔隙中,孔隙用于分散填充体,阻止填充体团聚;通过在固态基体的内部孔隙中制备金属种子,然后放入金属纳米颗粒生长溶液中生长得到金属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材料光吸收强,光热转换效率高,对太阳光谱300-2500nm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可达97%,可大面积制备,可应用于包括光热转换、太阳能海水淡化等领域。

    高倍率钠离子电池负极用多孔石墨化硬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9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05647.6

    申请日:2018-03-13

    Inventor: 刘庆雷 王宁 张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率钠离子电池负极用多孔石墨化硬碳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利用海藻酸钠与具有催化石墨化作用的多价过渡金属的阳离子进行交联反应,然后通过碳化催化石墨化方法制备纳米金属/碳复合材料,最后利用酸洗工艺去除纳米金属催化剂颗粒获得具有相对有序纳米介孔结构的石墨化硬碳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交联酸洗的方法在硬碳中引入了均匀的纳米孔,并且通过原位催化石墨化方法提高了介孔表面碳的石墨层有序度,因此制备出的多孔石墨化硬碳材料拥有良好的孔通道和导电性,更有利于钠离子和电子的快速插入/脱出,具有高容量和高倍率的储钠特性。

    一种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67414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546626.1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纤维的前处理、浸渍前驱体溶液和浸渍后玻璃纤维布的烧结。本发明制得的二氧化钒薄膜具有良好的热光响应性能,在38℃附近具有反射率的突变。当温度低于38℃时,反射率在高水平,当温度高于38℃,反射率处于低水平,并且这种性能是可逆的。利用其热‑反射率响应可以应用于温室中对温度的负反馈调节,使得室内温度能维持在38℃附近,有利于温室内植物的发育。所公开的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具有热‑反射率响应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具有节能、廉价、安全、简单、稳定和耗时短等优点。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978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110331664.2

    申请日:2011-10-27

    Inventor: 刘庆雷 张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粒径为1-200μm,包括核壳结构和支撑基体,作为支撑基体的多孔炭由生物质材料分解得到;还提供了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采用物理活化或者化学活化的方式对生物质材料进行扩孔制备多孔炭,或者采用水解方式制备小分子有机物作为多孔炭的前躯体;二、将硅颗粒与得到的多孔炭或多孔炭前躯体在溶液中混合并超声处理;三、将溶液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状粉体;四、将固体状粉体干燥后,进行热处理,粉碎、过筛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操作容易、成本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适用于各种移动电子设备或移动能源驱动的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