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636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79099.5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手术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作通道以及关节镜组件。该工作通道包括通道管以及第一固定组件。通道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手术器械,通道管的第二端用于进入治疗腔。第一固定组件连接于通道管的第二端,第一固定组件具有使通道管不接触地进入治疗腔的第一状态以及使通道管抵接固定在治疗腔内的第二状态。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使得通道管抵接于治疗腔的壁体上,进而固定在治疗腔内。从而当光学手术器械利用该工作通道进行手术操作时,光学手术器械被稳定地限定在该工作通道内,避免发生偏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手术器械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原有的解剖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5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614857.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包括:控制器,以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采样装置、方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1)设定污染物检测阈值S0;(2)多个水质传感器每隔ΔT同时采集一次污染物浓度,取这些数据的最大值S与S0进行比较,当S≤S0时,探测装置继续按照初始方向前进;当S>S0时,探测装置向着最大值S所对应的水质传感器所在的方向前进,直到到达污染源所在区域。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并带回样本;可到达人们难以到达或高危险的水域;可自动实时监控检测大范围水域水质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水域污染物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86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9395.4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34 , A61B17/3415 , A61M1/0009 , A61M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节穿刺抽液注射装置,包括抽液机构和关节穿刺针;所述抽液机构包括抽动部和储液部,所述抽动部与所述关节穿刺针连通设置,所述储液部和所述抽动部连通,由所述抽动部抽取而来的积液进入所述储液部储存;所述关节穿刺针用于穿刺关节。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抽液部抽取的积液能够进入储液部的内部进行存储,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连接不同型号的储液部,即使其关节腔内积液过多,在抽取积液过程中,也无需更换抽液部,不仅提高了抽液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医源性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080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076342.2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它具有中性线重叠转换功能。该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常用电源静态开关、备用电源静态开关、四极式ATSE和单极式ATSE;常用电源静态开关和备用电源静态开关均为基于半控型器件或全控型器件的可控双向开关。所述单极式ATSE在四极式ATSE完成转换后再转换,以确保中性线重叠转换。单极式ATSE在四极式ATSE完成转换后再转换,可以确保中性线重叠转换;若不需要重叠转换,只需要使两个开关同时动作,配置灵活,消除了安全隐患。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并且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9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92213.7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机械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第二机械开关、第二静态开关、第三机械开关、第三静态开关、第四机械开关、第四静态开关、第五机械开关、第五静态开关、第六机械开关、第六静态开关、第七机械开关、第七静态开关、第八机械开关、第八静态开关、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由于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通过开关与电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所以装置能够根据电源正负极的变换情况来使相应的开关闭合与关断,从而保证第一母线的极性总为正极,第二母线的极性总为负极,从而适用于工作在电源正负极可变换的情况;采用基于全控型器件的双向开关,装置可以双向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212173698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315512.8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工件多级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械手、多个托盘、控制器、首端转运机构、多个中间转运机构及末端转运机构,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盘用于承载工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相连接;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并行工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自动化生产线上现有无爪传输装置难以使小号工件跨长距离悬空段的缺陷,同时解决了工件的夹紧固定、精确定位、位置检测等问题,提高了转运的稳定性及效率,适用性较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55810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350286.0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原材料加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尘自动精确加料系统,其包括振动加料装置、无尘投料装置、支架和控制装置,其中,振动加料装置包括振动料筒、振动器、弹簧和减量称重模块,振动料筒固定在振动器上,振动器通过弹簧固定在减量称重模块上,减量称重模块放置在支架上;无尘投料装置包括软连接、流量控制阀、迷宫密封组件、料斗和增量称重模块,流量控制阀上端固定在支架上,并通过软连接与振动料筒出料口相连,下端通过迷宫密封组件与料斗相连,料斗放置在增量称重模块上;控制装置与振动器、减量称重模块、流量控制阀、迷宫密封组件和增量称重模块均相连。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精确加料,并解决了静电和扬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275341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590953.1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IPC: B0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相流混合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含能材料的两质体声共振混合装置,所述两质体声共振混合装置包括安装平台、激振质体、负载质体、第一弹性支撑、第二弹性支撑及第三弹性支撑,所述安装平台包括相背的底板及顶板,所述第一弹性支撑连接所述激振质体及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弹性支撑连接所述负载质体及所述激振质体;所述第三弹性支撑连接所述负载质体及所述底板。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驱动功耗,减小了对地基的作用力,提高了稳定性及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35627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1968353.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月板缝合针,包括持握组件、操控组件和和缝合组件;持握组件内腔设置有操控组件,操控组件伸出持握组件;操控组件包括伸出持握组件的卡板,卡板位于持握组件内腔部分固接有操控杆;缝合组件包括与持握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针体,针体远离持握组件的一端固接有针尖;针体靠近针尖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带线槽,带线槽内可拆卸连接有缝合线,带线槽内设置有锁固件,锁固件传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与操控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施力方便,穿刺力强,对半月板的损伤更小,能有效防止穿刺过程中缝合线与针体分离导致的无法穿线,减少了缝合失误,提高了缝合效率,加快了患者半月板损伤的康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574907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0167007.3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撑开器,包括主体件和局部位于主体件内的撑开件,所述撑开件能在主体件中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撑开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撑开端连接于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远离所述撑开端的端部连接于主体件;所述活动件相对主体件移动时带动撑开部开合。有益效果是:收拢时设备整体外径较小,可以实现从小创口进入肩部,在内部进行局部展开;创口更小,降低了患者的负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