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204783.0
申请日:2020-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浇注成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脱泡型浇注装置,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次料斗组件、二次料斗组件和真空浇注箱,一次料斗组件包括上层平台、一次料斗和第一控制器,一次料斗安装在上层平台下方,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一次料斗内出料口处;二次料斗组件包括二次料斗、下层平台和第二控制器,二次料斗固定在下层平台上,其上端固定二次料斗盖,二次料斗盖与一次料斗出料口连接,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二次料斗内出料口处;真空浇注箱安装在二次料斗下方,其内设有壳体,该壳体与二次料斗出料口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连续浇注,同时脱除物料内气泡,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8546.1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工件多级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械手、多个托盘、控制器、首端转运机构、多个中间转运机构及末端转运机构,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盘用于承载工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相连接;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并行工作。本发明克服了自动化生产线上现有无爪传输装置难以使小号工件跨长距离悬空段的缺陷,同时解决了工件的夹紧固定、精确定位、位置检测等问题,提高了转运的稳定性及效率,适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25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614857.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包括:控制器,以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采样装置、方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1)设定污染物检测阈值S0;(2)多个水质传感器每隔ΔT同时采集一次污染物浓度,取这些数据的最大值S与S0进行比较,当S≤S0时,探测装置继续按照初始方向前进;当S>S0时,探测装置向着最大值S所对应的水质传感器所在的方向前进,直到到达污染源所在区域。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并带回样本;可到达人们难以到达或高危险的水域;可自动实时监控检测大范围水域水质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水域污染物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04783.0
申请日:2020-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浇注成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脱泡型浇注装置,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次料斗组件、二次料斗组件和真空浇注箱,一次料斗组件包括上层平台、一次料斗和第一控制器,一次料斗安装在上层平台下方,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一次料斗内出料口处;二次料斗组件包括二次料斗、下层平台和第二控制器,二次料斗固定在下层平台上,其上端固定二次料斗盖,二次料斗盖与一次料斗出料口连接,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二次料斗内出料口处;真空浇注箱安装在二次料斗下方,其内设有壳体,该壳体与二次料斗出料口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连续浇注,同时脱除物料内气泡,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6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30930.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混合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声共振混合控制系统,所述声共振混合控制系统包括混合机、控制器及人机操作终端,所述人机操作终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其用于供用户输入设定振幅值及设定近共振频率比;所述混合机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混合机的状态数据来实时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及相位,进而实现激励频率及激振力的调节,由此实现所述声共振混合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及工作振幅的调节。所述声共振混合装置通过调节激振频率及激振力来实现对振动的稳定控制,提高了稳定性及安全性,减小了工作频率及工作振幅的波动,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59369.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9/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32 , G01N2291/02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领域,并公开了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组分浓度的超声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缓冲块、超声换能器、脉冲发生接收仪、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缓冲块下方设置反射板,其下表面与反射板上表面平行。该方法包括配置多个已知组分浓度的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作为训练样本;测量各训练样本的超声信号,提取超声特征变量;建立各训练样本组分浓度和超声特征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作为预测模型;测量未知组分浓度的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的超声信号并提取超声特征变量;利用超声特征变量和预测模型计算未知组分浓度。本发明可实现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组分浓度的在线检测,具有测量实时性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3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16204.7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6 , G01N33/18 , G01C1/00 ,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装置,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本体上的控制单元、驱动单元、采样单元和传感单元;传感单元用于采集方位、水质信息;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本体以及本体上搭载的各单元在水域上运送至目标方位;采样单元,用于水质取样;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水质传感器采集水质信息的时间间隔、比较分析水质传感器采集的水质信息、储存方位、水质信息、确定污染源位置、控制驱动单元的运动、控制采样单元的采样行为。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并带回样本;可到达人们难以到达或高危险的水域;可自动实时监控检测大范围水域水质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水域污染物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4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5221.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混合物均匀性的超声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待测混合物的相对两侧分别布置带有第一阻尼块的第一超声传感器和带有第二阻尼块的第二超声传感器;检测过程如下:(1)第一超声传感器和第二超声传感器均处于自发自收模式,接收各自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2)对第一超声传感器和第二超声传感器接收到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计算与标准信号的差异来判断待测混合物的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进行快速、定量、在线检测,能实现非接触式在线检测;检测过程中传感器不需要移动、调整位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对人体无害,且不会产生附加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711159369.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领域,并公开了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组分浓度的超声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缓冲块、超声换能器、脉冲发生接收仪、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缓冲块下方设置反射板,其下表面与反射板上表面平行。该方法包括配置多个已知组分浓度的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作为训练样本;测量各训练样本的超声信号,提取超声特征变量;建立各训练样本组分浓度和超声特征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作为预测模型;测量未知组分浓度的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的超声信号并提取超声特征变量;利用超声特征变量和预测模型计算未知组分浓度。本发明可实现多组分固液两相混合物组分浓度的在线检测,具有测量实时性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93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374690.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IPC: B01F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混合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含能材料的两质体声共振混合装置,所述两质体声共振混合装置包括安装平台、激振质体、负载质体、第一弹性支撑、第二弹性支撑及第三弹性支撑,所述安装平台包括相背的底板及顶板,所述第一弹性支撑连接所述激振质体及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弹性支撑连接所述负载质体及所述激振质体;所述第三弹性支撑连接所述负载质体及所述底板。本发明有效降低了驱动功耗,减小了对地基的作用力,提高了稳定性及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