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荷叶表面仿生学的抗粘结刀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2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24925.0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姜峰 徐西鹏 言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荷叶表面仿生学的抗粘结刀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磨削后的刀具基体的表面沉积一过渡层;在有机溶剂里利用重力沉积将形核颗粒引种到过渡层上,再利用超声波振动将过渡层上的形核颗粒铺匀;最后再沉积一涂层,用于固定形核颗粒,且所述形核颗粒与形核颗粒表面覆盖的涂层组合成微凸体。本发明借鉴荷叶表面的疏水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刀具与加工材料的粘结性,提高加工效率和刀具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接触副零件疲劳测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58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52460.7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接触副零件疲劳测试设备,包括被测试接触副零件、压头、基座系统、超声振动系统、测力系统和声发射系统;被测试接触副零件固接在基座系统上;超声振动系统装接在基座系统;测力系统装接在基座系统;压头固接在超声振动系统上且与测力系统相连;声发射系统信号连接被测试接触副零件;通过基座系统调节被测试接触副零件与压头的相对位置;通过超声振动系统实现压头与被测试接触副零件相互作用;通过测力系统二者间力的动态变化;通过声发射系统检测被测试接触副零件达到疲劳破坏时的信号。本发明提供了在微观尺度下接触副零件高频疲劳测试设备和方法,为接触副零件的工艺设计、疲劳性能检测等提供了依据。

    一种微型销轴的制造工艺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00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237882.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销轴的制造工艺,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选择直径d0=10mm,长度L0=10mm的棒料;S2:将棒料置于车床上,切削棒料中段,以使该棒料中段的直径d1=2mm,长度L1=2.6mm;S3:将车削后的棒料置于电火花切割机床上,对棒料两端进行线切割处理,以去除未车削部分,线切割后的棒料长度L2=2.2mm;S4:将线切割后的棒料置于磨床上,并对其两端面进行磨削处理,以使棒料符合销轴的尺寸要求,销轴长度L3=2mm。本申请通过车削棒料的中段,并以电火花线切割的方式切割棒料的两端,以避免切削棒料两端时产生径向的挤压力导致销轴弯曲变形的问题。

    止裂型材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73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810205042.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止裂型材,包括多层含有止裂结构的单层部,该每层单层部的顶底双面中有一面含有止裂结构,该止裂结构包括多条凸设在该含有止裂结构的面上且同向布置的条状凸起,该多层单层部以预设角度交错叠加固接形成整块止裂型材。止裂结构的材料能在某一特定方向上阻止裂纹的扩展,多层单层部以预设角度交错叠加固接形成整块止裂型材,止裂型材可以抵抗(延缓)任意方向上的裂纹扩展。

    一种金属制品热处理工艺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8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75360.7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制品热处理工艺,其先通过对金属制品进行预处理以降低金属制品的内应力,从而最大程度减小变形,然后通过分段淬火的方式,采用氮气进行气淬,其可以通过控制氮气的输入进而控制金属制品的淬火温度,使金属制品的内应力能得到更好的释放,避免金属制品在淬火过程发生淬裂和产生微裂纹,进而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同时采用氮气进行气淬,避免了金属制品表面氧化脱碳,造成工件的性能下降的情况。

    磁场辅助外圆车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610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0117228.7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场辅助外圆车削设备,包括:外圆车床,包括床身、能转动装设在床身上的夹具、主驱动机构、能滑动装设在床身上的进给座;在线充磁装置,包含电磁场发生装置,该电磁场发生装置包含由漆包线绕制的空心圆筒形的电磁线圈,该电磁场发生装置配套有直流电源控制系统,该直流电源控制系统与电磁线圈连接,该电磁场发生装置装设在进给座上且电磁线圈的轴线和夹具转动的轴线垂直,以使刀具机构和工件的接触区域始终处于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区域内。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传统的外圆车削过程中,对车削区域施加电磁场,以达到车削过程中热能‑机械能‑磁能三者能量的复合作用,实现主动充磁和被动消磁的物理过程及磁场辅助外圆车削工件材料去除。

    一种自动煎药机及其煎药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3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35008.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煎药机,涉及煎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以及配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先煎药物舱、普通药物舱、后下药物舱、浓缩舱以及控制件,其中,所述先煎药物舱配置在所述普通药物舱内,且在先煎药物煎煮完成时,经由驱动件驱使所述先煎药物舱转动,使得所述先煎药物舱倒置,从而将先煎汤药倒入所述普通药物舱内;所述普通药物舱与所述后下药物舱之间通过第一阀门控制通断,所述后下药物舱与所述浓缩舱之间通过第二阀门控制通断;所述驱动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配置在各舱内的加热件均与所述控制件相电连接,以使各舱有序作业,从而实现药物的先煎后下,保障中药效果,方便用户使用。本申请另提供一种煎药方法。

    一种双层联动停车装置以及停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9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79885.5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联动停车装置以及停车方法,包括主底座、上层停车平台、X型支架、上层停车平台底座和下层停车平台,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底座支撑所述上层停车平台,所述X型支架的下部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支座铰链以及滑块螺母座,所述X型支架的上部两端支撑所述上层停车平台底座,通过滑块螺母座相对于所述支座铰链的相对移动实现X型支架的开合进而实现上层停车平台底座的升降,通过左底板以及右底板在左直线滑轨以及右直线滑轨的滑移来实现上层停车平台相对于下层停车平台横向上的平移。

    金刚石刀具预修有色金属试件的磨粒划擦干涉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78088.8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刚石刀具预修有色金属试件的磨粒划擦干涉测试方法,属于机械加工中的材料性能测试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通过将有色金属试件固定在电主轴上,对该试件进行在线动平衡;然后采用金刚石刀具对该试件进行修盘,达到测试所需的端面跳动以及粗糙度要求;随后换装顶端固接有单颗磨粒的工具头,并在更换过程中进行对刀;最后进入划擦测试,试件以指定转速旋转,工具头以指定切深径向进给,在试件端面形成干涉螺旋形划痕,测量系统在此过程中采集划擦力、声发射信号等物理量。本发明能够模拟高速磨削过程磨粒间的干涉行为。相关测试结果可用于磨削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磨削参数的优化。

    球形磨头预修黑色金属试件的单颗磨粒划擦快停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800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077994.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球形磨头预修黑色金属试件的单颗磨粒划擦快停测试方法,属于机械加工中的材料性能测试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将黑色金属试件固定并进行在线动平衡;然后采用球形磨头进行修盘,达到测试所需的端面跳动以及粗糙度要求;试件以指定转速旋转,顶端固接有单颗磨粒的工具头以指定切深径向进给划擦,在试件端面形成螺旋形划痕,划擦过程中工具头与试件瞬间脱离,实现单磨粒划擦过程中磨粒和试件接触状态的“冻结”,通过金相制样、三维形貌测量和显微观察,可以更好的了解磨粒去除材料过程中的材料变形、已加工表面形成、界面摩擦等相关机理,进而为磨削等磨粒加工过程材料去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