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76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0079454.0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3/02 , C07C249/02 , C07C251/12 , C07F5/0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酯的硼氢化方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β‑二亚胺一价镁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加入频哪醇硼烷,再加入酯,室温反应10min。本发明的酯的硼氢化方法,催化剂β‑二亚胺一价镁化合物催化酯与频哪醇硼烷反应的活性高,底物普适性宽,反应催化效率高,产物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3150.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配位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含溴未配位基团的蜂窝状二维金属有机多面体骨架化合物,其化学式表示为:C45.5H27.5Br2.5Cu3.75NO18.75,以5‑((3‑溴‑5‑羧基苯基)乙炔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蜂窝状二维金属有机多面体骨架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蜂窝状二维金属有机多面体骨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其作为二氧化碳捕获的应用。本发明的材料表现出高的二氧化碳吸附选择性,有望应用于热电厂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10818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7610.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13/79 , C07D213/803 , C07D213/80 , A61P29/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啶甲酸β-石竹烯-5-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羧酸β-石竹烯-5-酯的制备技术领域。吡啶甲酸β-石竹烯-5-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吡啶甲酸先与DCC进行反应,然后再加入β-石竹烯醇和DMAP进行反应,反应结束之后得到该类化合物。经过NO抑制率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抗癌活性实验证实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活性,并对多种癌症均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可以应用于抗炎、抗癌症药物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4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335344.7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槲皮素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槲皮素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槲皮素的浓度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槲皮素的质量浓度比为100~900:1。本发明将槲皮素‑环糊精二元体系复配溶液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该复配液与单独的槲皮素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槲皮素的荧光强度,槲皮素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槲皮素‑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槲皮素‑环糊精二元体系能在细胞中产生荧光,对细胞无毒性,有望用于检测细胞中铜离子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335343.2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山奈酚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山奈酚的浓度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山奈酚的质量浓度比为100~800:1。本发明利用山奈酚与环糊精二元体系复配液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与单独使用山奈酚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山奈酚的荧光强度,且山奈酚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山奈酚‑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7598.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2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了双黄酮类‑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铁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铁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4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56277.3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的醛硅腈化反应方法,在手套箱中,在核磁管中依次加入醛与三甲基腈硅烷,然后移出手套箱反应,即可完成醛硅腈化反应。一种无催化剂,无溶剂参与的醛硅腈化反应。本发明的无催化剂无溶剂醛的硅腈化反应,能够有效的催化醛的硅腈化反应进行,为全新的方法,属于新的醛硅腈化反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安全环保,产物得率高,且在室温下可以储存。本发明的醛与三甲基腈硅烷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活性高,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宽。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1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57644.1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B37/00 , C07C253/30 , C07C255/34 , C07C255/35 , C07C255/37 , C07D307/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的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方法,在手套箱中,在核磁管中依次加入醛与丙二腈,然后移出手套箱进行反应,即可在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实现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本发明的醛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为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进行,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所需物品毒性小,安全环保,产物得率高,且在室温下可以储存。该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反应活性高,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宽,特别适用于醛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5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097624.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锌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锌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33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16129.6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4/08 , C02F1/48 , C02F9/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传感的快速同时检测、分离Pb2+和Cu2+的方法,包括:1)制备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2)做出△T2-Pb2+和Cu2+浓度的标准曲线;3)利用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QMNPs)结合Pb2+和Cu2+的性质,测定出△T2,依据△T2-Pb2+和Cu2+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Pb2+和Cu2+的浓度;4)在磁场作用下,利用磁性吸附法吸附结合Pb2+和Cu2+的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实现去除Pb2+和Cu2+。本发明是基于QMNPs体系与Pb2+或Cu2+进行配位,在外界磁场作用下发生聚集和沉淀,因此能同时对水中的Pb2+和Cu2+进行检测和去除,可成功地应用于水、尿样品,并且有回收率高,吸附能力强,无潜在的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