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的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6669.8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的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包括作为荧光供体的量子点复合物、作为荧光受体的碳点探针和消除背景干扰的磁性碳纳米管复合载体。当大肠杆菌O157:H7存在时,荧光供体、荧光受体同时捕获目标菌,两者的空间距离被拉近,随后FRET“开启”,能量从供体荧光团转移到受体荧光团,并导致荧光双信号可逆变化,从而实现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此外,体系中未与目标菌结合的多余荧光受体由于π‑π堆积作用被吸附在磁性碳纳米管复合载体表面,通过磁选被高效分离,以消除背景干扰。本发明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搭配磁分离技术,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至2.6cfu/mL。

    一种比率荧光探针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5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11278.7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率荧光探针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可视化检测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食物溶液;(2)制备被检测液,将食物溶液与比率荧光探针按比例混合,孵育,得到被检测液;(3)对被检测液检测,通过RGB图像仪测定被检测液在激发波长285nm下避光产生的图像,将图像进行RGB色值的读取,选择以读取的RGB色值中B值与G值之间的比值作为纵坐标,以含菌检测液的菌浓度的对数值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相关系数与检出限。本检测方法的线性拟合系数为0.98945,检出限低至6.31CFU/mL。可在食品样品检测现场来快速获取单增李斯特菌的真实浓度。

    一种基于核壳型金铂纳米团簇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0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24193.X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壳型金铂纳米团簇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前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核壳型金铂纳米团簇作为模拟酶,将链霉亲和素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金铂纳米团簇表面,然后结合生物素化的特异性适配体作为探针,进而促进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性识别。本发明基于夹心法策略,利用适配体修饰的磁珠作为捕获探针,通过磁吸作用降低样品中复杂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适配体修饰在金铂纳米团簇表面,减少空间位阻,提高识别分子的负载量。本发明实现同步识别大肠杆菌O157:H7,简化操作步骤,极大缩短了反应时间,使检测灵敏性提高至102CFU/mL,降低成本、减小样品基质影响、提升检测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克罗诺杆菌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6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924000.0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克罗诺杆菌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检测技术领域。创新在于改进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克罗诺杆菌的富集与分离。采用液体培养基(干燥损伤修复因子为甘露醇0.4‑0.8 g/L、海藻糖2.5‑5.0 g/L;选择性富集因子为蔗糖80‑150 g/L、万古霉素4‑8 g/L、脱氧胆酸钠0.3‑0.6 g/L)进行高效富集,固体培养基(选择性成分为脱氧胆酸钠0.5‑1.0 g/L、5‑溴‑4‑氯‑3‑吲哚‑D‑ɑ‑葡萄糖苷80‑100 mg/L)进行选择性分离。本发明富集效率高、选择性强、操作方便、耗时短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法耗时长、富集效果不高、操作繁琐等缺陷。本发明适合配方奶粉中克罗诺杆菌的检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准确性及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克罗诺菌冷热损伤修复的前增菌液体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38658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80751.9

    申请日:2014-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克罗诺菌冷热损伤修复的前增菌液体培养基。前增菌液体培养基包括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氯化钠、蔗糖、丙酮酸钠、氯化镁和水。通过大量的食源性致病菌验证该培养基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长效果和生理生化指标修复效果较现有的BPW、EE、TSB等前增菌培养基均具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能克服克罗诺菌在食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出现漏检缺陷,提高克罗诺菌的检出率,且能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等非目标菌的生长繁殖。本发明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克罗诺菌的快速修复,对预防和控制由食源性克罗诺菌感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