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分克罗诺杆菌属不同种的PCR-RFLP分子分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348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70092.1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 C12Q2521/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分克罗诺杆菌属不同种的PCR-RFLP分子分型方法。以rpoA基因为对象,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克罗诺菌属四种不同菌的rpoA基因片段,然后采用TaiI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的rpoA基因片段进行单酶切,获得克罗诺菌属四种不同菌的差异性PCR-RFLP指纹图谱,进而区分克罗诺菌属不同菌种。通过大量克罗诺菌属的菌株事例验证,该分子分型方法能有效获得不同种差异性的酶切多态性图谱,快速、准确区分克罗诺菌属四种不同菌。本发明适用于区分克罗诺菌属的菌种,对食品中克罗诺菌的准确鉴定及病原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茶香风味封鳊鱼的加工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96069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41870.0

    申请日:201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香风味封鳊鱼的加工制作工艺。采用“鳊鱼分拣清洗→干法腌制→扣卤→熬制卤汁→泡卤扣卤→封茶→低温风干→真空包装→成品”的工艺方法,采用食盐干法腌制,熬制卤水进行泡卤,在保持腌制鱼原有品质的前提下,泡卤工艺能有效减少产品中的钠盐含量,降低食品中高钠盐风险,并通过封入袋装茶末以改善封鳊鱼的风味构成及延缓保藏过程中鱼肉的氧化黄变。本发明制作的茶香风味封鳊鱼产品,成品食盐含量为5%~6%,外观整齐、茶香浓郁、色彩亮丽、质地均匀、易于嚼食等特点,提升传统水产研制食品加工技术,并提高老叶绿茶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健康风味食品的需求。

    一种用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的核酸适配体及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68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4901.0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适配体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分子对接技术从大规模核酸序列库中快速筛选出与细菌膜蛋白高度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候选序列,再经过体外实验验证和优化,最终获得亲和力和特异性俱佳的适配体。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适配体筛选方法耗时长、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缺点,为快速、高效地筛选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识别适配体提供了新的途径。所得适配体首次与荧光纳米酶进行结合,与负载刀豆蛋白凝集素A(ConA)的磁珠形成了双探针结构,可用于构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快速检测系统,在食品安全监测和病原菌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烈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噬菌体、制剂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6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04399.3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噬菌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烈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噬菌体、抑制剂、杀菌剂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烈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噬菌体Burkholderia phage vB_BglM_YLCW,与数据库已知噬菌体相似度≤41.5%,已向ICTV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属。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092。本发明分离得到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噬菌体vB_BglM_YLCW是从自然界中分离的烈性噬菌体,该噬菌体不含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安全可靠。本发明噬菌体Burkholderiaphage vB_BglM_YLCW可靶向裂解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可作为木耳等食品中有效的杀菌剂,为防治食品加工和环境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提供了新策略。

    一种用于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的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556669.8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的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基于背景消除的比率荧光探针包括作为荧光供体的量子点复合物、作为荧光受体的碳点探针和消除背景干扰的磁性碳纳米管复合载体。当大肠杆菌O157:H7存在时,荧光供体、荧光受体同时捕获目标菌,两者的空间距离被拉近,随后FRET“开启”,能量从供体荧光团转移到受体荧光团,并导致荧光双信号可逆变化,从而实现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此外,体系中未与目标菌结合的多余荧光受体由于π‑π堆积作用被吸附在磁性碳纳米管复合载体表面,通过磁选被高效分离,以消除背景干扰。本发明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搭配磁分离技术,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至2.6cfu/mL。

    一种高效裂解克罗诺杆菌属的广谱噬菌体、杀菌剂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260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00553.4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裂解克罗诺杆菌属的广谱噬菌体、杀菌剂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克罗诺杆菌噬菌体Cronobacterphage vB_CsaM_CBT2,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524。该噬菌体只特异性裂解克罗诺杆菌,裂解谱广,可覆盖克罗诺杆菌属的四个种(包含多重耐药菌)。该噬菌体在pH值3~11和温度25~70℃条件下具有良好稳定性,奶粉样品中12h内杀菌效果高达80.55~99.97%,且不携带任何毒力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符合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为防治婴儿配方奶粉及其产业链和环境中克罗诺杆菌污染及菌剂研制提供了新策略和资源保障。

    一种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及其用于比色探针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47038.2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及其比色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用于比色探针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1)用四氯金酸溶液和蒸馏水制备金纳米粒子溶液;(2)用蒸馏水配制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溶液;(3)按体积比5:1.8将金纳米粒子溶液和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溶液混合,制得比色探针;当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吸收波长从520nm偏移至524nm,表示比色探针中核酸适配体成功修饰到金纳米粒子上。经验证,与已有的成熟的核酸适配体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比色探针具有较高的线性拟合程度与较低的检出限。

    一株琉球曲霉YZ-1及其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0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304500.5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琉球曲霉YZ‑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安全领域。本发明从广西桂林红茶中分离出来一个新菌株,经ITS、β微管蛋白及钙调蛋白对菌种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琉球曲霉(Aspergillus luchuensis),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462。经实验验证,该菌株不仅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并且该菌菌体水提物及发酵液能够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且发酵液对黄曲霉菌体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菌体具有较强的吸附黄曲霉毒素B1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公开的琉球曲霉对预防和控制粮食作物及食品中的霉菌污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株拮抗黄曲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E-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04472.7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拮抗黄曲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E‑1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防治领域。本发明从地衣中筛选得到一株黄曲霉拮抗菌,即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E‑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143。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该贝莱斯芽孢杆菌株能够拮抗黄曲霉,同时耐高温、耐渗透压、耐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能力好,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灌胃昆明小鼠,结果表明该菌株安全可靠。因此,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预防和控制食品、饲料和谷物储存过程中的黄曲霉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