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794325.1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25B30/06 , F25B41/325 , F25B41/20 , B60H1/00 , B60H1/04 , H01M10/663 , H01M10/625 , H01M10/615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水环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采用相变蓄热技术和水环热泵技术耦合的方式,动力总成散热子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比例三通阀的输入端,比例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相变蓄热器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相变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高效回收系统产生的余热,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余热,克服能量在供需上存在的数量、形态和时间的差异。相变蓄热单元的增设不仅可以实现低温下高效制热,避免在低温下使用空气源热泵造成的结霜、热效率低、甚至无法运行等问题,还可以实现高温下高效冷却,从而减小前端散热器面积、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3023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11915.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2D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区域的主动射流减阻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接收和处理单元、射流减阻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信号接收和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接收车辆速度信号和来流压力信号,根据来流压力信号计算来流侧偏角,将车辆速度信号和来流侧偏角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接收信号后调整射流动量系数和射流角度,并将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射流减阻单元,射流减阻单元包括多个射流槽和相应的射流激励器,多个射流槽分别设置于车辆各轮腔靠近地面一侧,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施加定常射流进行减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降低车辆车轮部位的气动阻力并实现车辆净节能,进而降低车辆整车的气动阻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66016.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车辆装备技术与气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速列车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所述排障器本体为扁平流线型结构,排障器本体靠近转向架舱的一端为后端,设置有用于给气流增加三维扰动的主动射流模块,排障器本体的另一端为迎风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主动射流模块,通过多个射流口可以有效对气流增加三维扰动,从而降低气流对转向架舱内部声模态的激励,有效降低了转向架舱顶部的峰值、后壁的峰值及宽频气动噪声幅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4143.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东润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强化换热相变蓄热装置,包括蓄热壳体、旋转装置、相变蓄热单元和换热流道,蓄热壳体包括蓄热外壳,蓄热外壳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转轴,相变蓄热单元包括蓄热管和相变材料组件,蓄热管包括蓄热管内筒、蓄热管外筒和蓄热管管壁,换热流道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均匀性好、流动阻力小、相变蓄热装置压降小、装置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94294.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25B30/06 , F25B41/325 , F25B41/20 , B60H1/00 , B60H1/04 , H01M10/663 , H01M10/625 , H01M10/615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在动力总成散热管路内增设了相变蓄热单元,克服了能量在供需上存在的数量、形态和时间的差异,可以实现电动汽车高效制热及制冷,此外,采用空气源热泵结合水环热泵的方式,在极端低温工况下,切换成水环热泵模式运行,可以避免由空气源热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将三个电动汽车热管理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阀门控制可操作性强、组成部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其中,乘员舱热管理采用水冷冷凝器作为制冷回路的放热装置,可以解决目前使用冷凝器普遍存在的体型较大、占用空间较多的问题;另外,相变蓄热器可以减小前端散热器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迎风面积、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1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42068.2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坐姿调整的车内测试支架,车内测试支架由可折叠收缩的脚部支架、小腿支架、大腿支架和躯干支架构成,小腿支架、大腿支架和躯干支架均为伸缩架;脚部支架和大腿支架分别铰接在小腿支架的两端,躯干支架铰接在大腿支架与小腿支架铰接侧的另一侧,在铰接的关节处通过转接块来连接两支架,在大腿支架两端与小腿支架和躯干支架铰接的关节处分别安装有扇形固定盘,扇形固定盘上开设有弧形调节槽,在弧形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大腿支架或躯干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车内测试支架,各部分间关节可自由旋转并可固定、收纳时各部分可充分折叠;躯干部分可加装其他测试设备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6379.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该导流器外形轮廓为变截面流线型鳍状结构,沿气流方向,导流器水平横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变宽,垂直气流方向的竖直纵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该导流器沿气流方向由中部向边缘处逐渐变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减少进入转向架舱气流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气流对轮对、构架、悬挂等转向架部件和转向架舱后缘及侧缘的直接冲击,有效降低转向架和转向架舱产生的气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98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523857.6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7/007 ,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测压孔的汽车整车风洞力压同测方法,用以在汽车风洞中同时测量待测汽车或模型的空气动力和表面压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测汽车或模型表面测压位置设置多个空气动力测压的测压孔,将压力扫描阀设置在待测汽车或模型内部,并通过软管与多个测压孔连接;2)采用轮下连接的方式将待测汽车或模型固定在汽车风洞的应变天平上,并确定压力扫描阀导线的引出和固定方式;3)通过应变天平测量待测汽车或模型所受的空气动力,并同时通过压力扫描阀测量待测汽车或模型的表面压力;4)得出汽车风洞试验力压同测方法的测试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度高、耗时短、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5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710093863.8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低频颤振和调压作用的风洞驻室结构,包括驻室和位于驻室内的喷口,所述喷口上方的驻室壁面上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风孔。本发明将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传统的调压方法与减振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了能够同时满足调压和减振两种目的的方法一在喷口上方驻室壁面开设通风孔,从而减少了风洞结构开缝(孔)的位置,同时有效抑制了某些特殊频段低频颤振的幅值,进而改善声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93862.3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低频颤振的喷口结构,包括喷口以及在喷口的周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沿气流方向的扰流条。扰流条由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料制成。本发明在喷口出口处设置有扰流条,从而在有气流流出时形成对气流的扰动。在风洞运行时,这些扰流条会随着气流摆动,从而破坏喷口出口处的大尺寸涡旋,进而改变了风洞驻室内流场和声场的压力脉动分布,减轻甚至避免了低频颤振的出现。与现有的涡流发生器不同,本发明的特点是柔性扰流条在涡流剪切层内的运动不但能破坏剪切层内诱发低频颤振的旋涡,同时由于扰流条可以运动而减轻了气流撞击扰流条时带来强烈的高频噪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