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2932.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1 , G06F18/241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旋转机械设备关键部件轴承智能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从旋转机械设备获取的多故障状态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检测并去除异常突变信号;基于多小波感知核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即对信号进行分解、特征指标计算、相应频段特征指标整合和融合特征空间构建;对融合特征空间划分,并通过已训练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特征空间进行深度特征校准和挖掘;对校准后的深度特征进行故障识别,输出轴承诊断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强背景噪声下诊断模型故障特征识别率差的问题,降低噪声影响,提高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67505.6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刚柔耦合变弯度机翼前缘机构,涉及机翼技术领域,包括前缘支撑板、前缘柔性蒙皮、前缘变形组件与驱动组件,变弯度前缘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由驱动轴旋转单一控制,可以控制前缘在偏转范围内保持在期望角度,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机翼轻量化和驱动可靠性,瓦特六杆机构可以满足前缘翼型内不同纵梁驱动变形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要求,可使机翼前缘柔性蒙皮产生准确的变形,驱动组件采用涡轮蜗杆形式,可以实现变形完毕后的自锁功能,提高了机翼变形状态的承载能力,前缘变形组件采用对称设计,各驱动杆、支撑座和纵梁对称面统一,有效减小了面外弯矩,不需要额外传递载荷的结构,给机翼内部其他结构保留了充足的设计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21757.9
申请日:2023-09-21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的惰轮裂纹扩展分析方法,属于齿轮疲劳与断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惰轮单齿的有限元模型,并划分网格模型;设置齿轮材料属性并施加边界条件;通过求解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动态啮合载荷,并将动态啮合载荷分别等效施加至惰轮两侧齿廓上;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齿根的应力分布,确定齿根最大应力位置;对非对称循环交变动载荷下的惰轮单齿有限元模型进行齿根裂纹扩展仿真,并预测裂纹扩展的寿命。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的惰轮裂纹扩展分析方法,能排除外界干扰,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工况情况,为复杂工况下惰轮裂纹扩展与寿命预测提供一种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2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41179.2
申请日:2023-10-17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对中误差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涉及齿轮动力学技术领域,包括:选取直齿轮副模型,设置基本参数以及不对中角度,将直齿轮沿齿宽方向离散化为N个齿轮切片;进行有限元建模仿真,提取齿轮基体耦合变形数据,拟合出基体耦合变形衰减函数,并推出其影响系数;建立影响系数矩阵以及不对中误差矩阵,求解矩阵方程;判断各切片上的力是否全部为非负值,将负值的力设置为0,对应切片不再参与迭代计算,直至所有力均为非负,完成迭代计算;计算对应啮合角度时变啮合刚度。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考虑不对中误差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具有不对中误差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精度,兼顾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8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23130.4
申请日:2023-10-13
IPC: G06N20/0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M13/0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有限样本下基于深度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涉及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从设备获取的多源传感器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增强各源传感器数据特征表示;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标签;构建端到端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到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中对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将测试集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中,确定模型效果。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在有限样本下基于深度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更深入的挖掘数据中的潜在特征信息,解决在有限样本情况下故障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611529.6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背衬型单基元超声探头,涉及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贴合设置匹配层、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均附有电极,给所述压电发射层加载正电压、向所述主动背衬层施加负电压时,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分别伸缩振动而产生超声波信号,所述主动背衬层抑制压电发射层向其一侧发散的超声波信号;本发明主动背衬层的结构以及材料均与压电发射层一致,制备容易、体积较小;通过采用轻薄的主动背衬层替代传统超声探头结构中厚重的背衬层,大大减小探头整体尺寸,以及可简化探头制备工艺,有利于探头的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02648.9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脉谱智能(合肥)有限公司 , 安徽智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用于固定轴承的轴承端盖装置,曲面端盖,其朝向所述轴承的端面包含有抛物型曲面;轴承座,其内部安装有所述轴承和所述主轴;固定框架,其设于所述曲面端盖和所述轴承座之间;传声器,其设于所述曲面端盖与所述轴承之间,且位于所述抛物型曲面内表面的焦点上;能量回收装置,其设于所述主轴的径向外端以回收主轴旋转能量给所述传声器供电;接收传声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再对传声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整合处理;本发明提出针对采集信号多声源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信号分析和诊断方法,可进一步实现轴承故障声音信号提纯,提升故障诊断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2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323.1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金属微粒传感器差动探头调整装置,涉及金属微粒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管状骨架,管状骨架外壁套设有一至三个线圈骨架,且线圈骨架外壁绕制有线圈;线圈骨架连接有压电驱动装置,用于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节线圈骨架的轴向位置,实现对线圈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其中,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金属微粒传感器,并观察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骨架的轴向位置,根据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的最小值,确定线圈的最佳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线圈骨架和压电驱动装置,利用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位置,解决了现有线圈不对称,不利于提高传感器对微小颗粒的分辨率水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204897.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1L41/04 , H01L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容性阻抗自补偿的集成式压电变压器,属于压电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压电电感与压电变压器,所述压电电感与所述压电变压器采用压电陶瓷片制作,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电极,所述压电电感的输出电极与处于同一平面的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电极连接,驱动信号经由所述压电电感输入所述压电变压器。本发明在驱动过程中不需要外加传统电感元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可以实现压电变压器的容性阻抗自补偿;能够很好地实现无电感驱动,提高了压电变压器及驱动电路的工作效率;压电电感与压电变压器采用同一片压电陶瓷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压电结构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62260.7
申请日:2022-06-30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包括:1)无需先验的特征工程,直接对原始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简单预处理后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2)搭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包括基于局部特征交互机制的特征矫正子网络、基于全局信息补偿机制的表示学习子网络和估计器子网络;3)将训练集数据输入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根据均方根误差(RMSE)和得分函数(Score)两个指标判断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到训练好的预测模型;4)将测试装备的运行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以进行装备的实时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本发明有效提高关键装备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