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卸荷下膨胀土坑壁失稳临界深度计算及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3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9172.9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挖卸荷下膨胀土坑壁失稳临界深度计算及变形预测方法,所述计算及变形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钻孔取芯,步骤S2:试样制备,步骤S3: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三轴试验,步骤S4:试验结果分析,步骤S5:建立膨胀土侧向卸荷的应力应变归一化模型,步骤S6:模型应用,通过膨胀土侧向卸荷应力应变归一化模型求取基坑开挖坑壁轴向变形失稳临界深度,从而基于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对基坑稳定性进行安全评价;并预测开挖深度达到失稳临界深度前膨胀土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坑壁轴向变形量S。

    半盖挖地铁车站基坑可调控钢支撑结构及架设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7835.2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盖挖地铁车站基坑可调控钢支撑结构及架设施工方法,钢支撑结构包括活络端头、两个调控节、中间节和固定端头,其中,活络端头、一个调控节、中间节、另一个调控节和固定端头依次连接;中间节包括一节连通管固定节和多节非连通管固定节,非连通管固定节连接在连通管固定节的两端,连通管固定节和非连通管固定节连接成中间节;两个调控节之间通过水平连通管连通,调控节的内部中空且装有液体,一个调控节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水平连通管进入另一个调控节。该钢支撑结构及架设施工方法能够在吊装架设的过程中实时调控钢支撑结构的水平倾斜角度,通过液体调控起吊点两侧的钢支撑结构的重力,大大减小了吊装过程的风险性。

    承压含水层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979.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含水层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设系统;S2承压含水层铺设;S3承压含水层初始渗透系数测试;S4触变泥浆浆液制备;S5承压含水层水压施加;S6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测试;S7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渗透系数测试:水在土体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单向渗透,计算获得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的渗透系数;S8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绘制触变泥浆滤失过程中滤失深度、液面下降高度、液体滤失体积与滤失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拟合方程,获得触变泥浆的滤失速率。该方法采用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渗流联合测试,综合评价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性能,优化泥浆配方,提高施工效率和减阻效果。

    立井井筒与地层协同-滑移界面导水机制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63882.5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井井筒与地层协同‑滑移界面导水机制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箱体、井筒、地层、水压控制组件、水平地压控制组件、滑移控制组件、数据采集组件、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所述模型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地层,所述井筒竖向贯穿所述模型箱体和所述地层;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向所述地层内充水,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地层的水压;所述水平地压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地层提供水平地压;所述滑移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井筒提供向下的滑移力;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利用该测试系统能够探究导水通道演化特征及地下水渗流规律,揭示废弃立井井筒压煤开采界面导水致灾机理。

    一种上下含水层条件下回采断层防水煤柱的施工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92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68676.1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含水层条件下回采断层防水煤柱的施工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断层防水煤柱的开采区域在地面的投影区域,并在断层防水煤柱的投影区域由地面向下施打钻孔;通过钻孔对断层带进行注浆,切断顶板含水层与底板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对顶板含水层疏放水后进行注浆,将顶板含水层改造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对底板含水层上方进行注浆,增加底板隔水层的厚度;响应于顶板含水层、底板含水层涌水异常,通过钻孔进行补充注浆。籍此,针对顶板含水层、底板含水层在受到断层影响而加强了水力联系时,通过“一截”、“二降”、“三堵”、“四补”的施工方法,实现断层防水煤柱的安全高效回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