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962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19971.8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21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冷诱导表达启动子Poscold2及其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启动子的表达盒、植物表达载体、宿主菌和转化子。具体而言,本发明获得了上述启动子并将上述启动子应用在植物转基因工程中。本发明提供的启动子可以在冷诱导的条件下驱动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适用于单子叶禾谷类植物,尤其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水稻植株中诱导表达,因此可以用于提高和改善水稻的生长特性,从而培育出理想的耐冷水稻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5186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9096.6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除草剂敏感性状和特异稻壳颜色性状进行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和种子安全高效生产的方法。即利用标志性状(除草剂敏感致死标志性状,特异颖壳颜色标志性状),通过综合运用杂交、回交及自交等遗传改良方法,在杂交水稻的双亲间创造颖壳颜色和除草剂敏感性的双重差异,培育出适于机械化制种操作的含有不同标志性状的杂交水稻父、母本,机械混播(插)后,针对标志性状的不同特性采用除草剂喷杀父本和种子色选机分选的技术处理,从而在保障杂交种子纯度的前提下,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机械化,提高制种效率,达到杂交水稻种子的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01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6770.1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与水稻温敏不育基因tms5紧密连锁的InDel(insertion-deletion)标记,可用于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辅助选育及温敏型两系水稻纯度的快速鉴定。本发明依据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系(或具恢复能力的杂交亲本)在tms5基因所在区域的DNA序列差异,开发了一个用于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辅助选育及温敏型两系水稻纯度快速鉴定的InDel标记,即SJ001,利用PCR技术扩增该标记位点,携有tms5基因的温敏核不育系仅扩增出一条387bp的谱带;携有tms5基因的温敏型两系杂交水稻会扩增出大小分别为463bp和387bp的两条谱带;不携有tms5基因的水稻(非温敏型水稻)仅扩增出一条463bp的谱带。依据标记SJ001在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或具恢复能力的杂交亲本)中的扩增差异,实现温敏核不育系的辅助选育及温敏型两系水稻纯度的快速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27340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68578.4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闭颖基因抑制转基因水稻花粉漂移的方法。将水稻或其近缘物种闭颖基因导入转基因水稻,育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能够正常结实,但颖壳不开张,花药不外露,可以有效防止转入的外源基因通过自身花粉漂流到其他品系或其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此方法通过选育闭颖性状的转基因品种,达到阻止转基因水稻花粉漂移,降低生态环境风险。闭颖基因可选用已经标记或克隆的ld(t)(lodiculeless spikelet)、cl7等基因,或者选择在以后研究中发现的导致闭颖性状的其他闭颖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15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185774.5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31 , C12N15/10 , C12N15/63 , C12N5/10 , A01H5/00 , A01H5/02 , A01H5/06 , A01H5/10 , A01H5/12 , A01N65/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人工设计出一条全新的Bt基因,命名为mCry1Ab,同时构建了mCry1Ab基因的表达盒和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Cry1Ab/Ac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体内存在BT毒蛋白,且BT毒蛋白的平均表达量达7.23ng/mg。室内和田间抗虫性鉴定都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4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190007.4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非胚乳组织表达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长1785bp,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CAMBIO1305.1上的组成型CaMV35S启动子,构建成为一个新的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OsTSP I-GUS。用转基因的方法验证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GUS组织染色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即只在水稻非胚乳组织(根、茎、叶等)中表达,在胚乳中不表达。该启动子的获得,为水稻及其它作物胚乳组织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特别是为水稻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该启动子的获得,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2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278519.8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品种抗倒伏性能测定及评估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了外加重量和作物秸秆倒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作物抗倒伏测量新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测量结果与实际倒伏情况吻合度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无需专门的仪器设备。本发明将不同重量梯度的重量瓶加在作物的茎秆上,观察倒伏情况,并统计不同重量下,茎秆的倒伏率,对重量取对数,查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将倒伏率转换为概率单位,绘制重量对数对概率单位的散点图,可以发现重量对数与概率单位之间呈一元线性关系,统计分析得线性方程Y=a+bX,利用方程求解Y=5时X的值,取X值的反对数得到LW50,利用LW50、b值以及抗倒系数评价水稻的抗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84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483094.7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属于杂交水稻的选育领域。本发明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包括:分别选育长穗颈、短叶不育系和长穗颈、短叶、强颈秆抗折力恢复系;然后不育系为母本与恢复系测交,种植测交F1代,选择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即得。本发明通过培育短窄叶和高颈秆强度的杂交水稻亲本,达到制种时不割叶、不喷施“920”的情况下,增强父本颈秆强度和父本的花粉扩散能力,减少了授粉障碍,提高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和制种效率,降低了制种和生产成本,减少杂交水稻制种时对劳动力的依赖,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209551.9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制闭颖授粉水稻材料的育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水稻闭颖授粉决定基因DEP2外显子区选取靶标片段并构建植物CRISPR/Cas9打靶重组载体,导入水稻细胞并再生成苗,通过剪切造成水稻细胞DEP2基因出现功能缺失突变,在通过对再生株系基因组目标片段的测序,获取携带两个等位DEP2基因同时发生功能缺失突变的株系,经过表型鉴定,确认再生植株开花授粉由开颖转为闭颖。实验表明,本方法可快速获得闭颖授粉水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0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111298.3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干旱诱导表达启动子PosDro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启动子能够驱动植物或植物的特定基因对于干旱进行快速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启动子的表达盒、植物表达载体、宿主菌和转化子。具体而言,本发明将上述启动子应用在植物转基因工程中。本发明提供的启动子可以启动外源基因在干旱诱导下在植物中表达,适用于任何植物,尤其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水稻植株中表达,因此可以用于提高和改善水稻的生长特性,尤其是抗旱特性,从而培育出理想的耐旱水稻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