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的全固态增强光声光谱气体光声探测模块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64245.7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声探测模块,包括:电学模组和光学模组,其中,电学模组具有电学模腔,光学模组一体化地构建光路和声路和容纳声波换能器,其中声波换能器配置在光路和声路的交汇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光声探测模块的气体探测方法,包括:触发激光器在光声探测模块的谐振腔中产生光路,以音叉式的声波换能器的固有频率调制激光器的工作电流;在所述声波换能器的音叉中的目标气体在激光激发时,采集所述声波换能器的引脚之间的电信号;根据预先标定的光声信号计数值与目标气体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所对应的目标气体浓度值。本发明的光声探测模块具有体积紧凑、易于准直、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本发明的探测方法的探测灵敏度高。

    一种微型宽谱高灵敏石墨烯光纤光电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03766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89907.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宽谱高灵敏石墨烯光纤光电探测芯片,包括侧抛磨光纤、微带电极、石墨烯薄膜、PB薄膜、PMMA薄膜;所述侧抛磨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包层和纤芯经部分抛磨处理成抛磨区;所述侧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朝上且在纤芯两侧设有微带电极,所述微带电极覆盖至非抛磨区;所述微带电极的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覆盖有PMMA薄膜、PB薄膜、石墨烯薄膜;本发明芯片具有响应速度快、探测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以及极佳的光电探测性能;采用全光纤结构,与光纤通信系统完美兼容,解决生产中兼容等问题;本芯片直接在光纤上制作,制作过程简单,利于大量生产,也解决了光纤和波导结构的耦合难题,降低插入损耗,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

    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6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83940.6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所述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排列设置的光源、含有液晶样品的微流槽和用于图像记录的CMOS成像传感器,所述微流槽包括槽盖、槽底、位于微流槽底部的锚定好的玻片以及位于玻片上用于装载液晶的铜网,槽盖和槽底分别吸附有90°偏光膜和0°偏光膜。本发明所述的所述偏光分析仪具有大视场(FOV=24.4mm2),成本低,便携,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实时、快速的检测等优势。

    基于金属多层介质膜的偏振选择反射式光栅

    公开(公告)号:CN10800847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52001.5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1550纳米中心波长的基于金属多层介质膜的偏振选择反射式光栅,包括自内向外依次镀制的石英基底、金属层、匹配层和光栅刻蚀层,所述光栅刻蚀层包括自内向外依次镀制的第一低折射率膜层和第一高折射率膜层,所述匹配层包括自内向外依次镀制的第二低折射率膜层与第二高折射率膜层,所述光栅刻蚀层的周期为1200~1300纳米,占空比为0.2~0.4,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为100~160纳米,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为240~310纳米,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为90~150纳米;第二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为240~300纳米,所述的金属层的厚度大于50纳米。本发明具有宽光谱、宽角谱、高衍射效率等特点,且对不同偏振的入射光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衍射特性。

    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3671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1043748.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造型电极、铌酸锂薄膜波导、衬底、底电极和基底,所述造型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均包括宽度渐变的椭圆形阵列电极单元和高度渐变的等腰三角形阵列单元。通过使用本发明,不仅能对输入光实现多选1,还能实现多合1功能,解决当前光开关响应速度慢、体积庞大、带宽窄的问题,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光网络需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案,能实现易集成、消光比高、调制带宽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可广泛应用于电光开关领域。

    一种光声光谱测声器及气体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29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8862.6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气体传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声光谱测声器及气体探测装置,包括: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具有透光窗口;石英音叉,所述石英音叉置于所述圆柱筒内部;当与所述石英音叉的面内区域不相交的激光光束从所述透光窗口入射到圆柱筒内时,所述圆柱筒用于将所述激光光束激发圆柱筒内气体所产生的声波信号共振放大,所述石英音叉用于测量所述声波信号。本申请中入射激光不需要穿过石英音叉,减少了激光引起的热噪声;圆柱筒为径向共振声学谐振腔,便于光束的准直,对入射激光的光束质量几乎没有要求,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光源。

    一种湿度自校准的混合气体分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5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3729.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自校准的气体分析装置及方法,包括:音叉和微丝;微丝的两端桥接在音叉开口处的两个振臂上;装置被置于待测环境后,音叉共振频率对应的电导谱用于确定待测环境的湿度,音叉在光信号作用下产生的光声光谱信号用于确定待测环境内待测气体的浓度;当装置用于对待测环境的待测气体浓度进行监控时,预先获取待测气体浓度为预设值时在不同湿度下音叉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声光谱信号值;之后,装置按照要求测量得到对应的湿度值和待测气体第二光声光谱信号值,将第二光声光谱信号值与对应湿度值的第一光声光谱信号值对比,确定待测气体浓度是否发生变化。本发明能够进行湿度自校准,实现对待测气体浓度的准确分析。

    一种基于电光材料光波导的光场倍频扫摆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67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179703.1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光材料光波导的光场倍频扫摆器,包括衬底、第一掩膜板、第二掩膜板、波导芯层、锯齿电极、双触角信号电极、第一双触角地线电极、第二双触角地线电极、匹配电阻、第一信号输入口和第二信号输入口。本发明通过双触角信号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使得波导芯层与驱动电压的热光效应,控制芯层内折射率周期变化的相控阵,实现模式扫摆的倍频调制,且有效降低所需的调制电压和所需调制信号的调制频率。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电光材料光波导的光场倍频扫摆器,可广泛应用于光波导器件领域。

    用于分离任意正交偏振态的光电可调分束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2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76679.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分离任意正交偏振态的光电可调分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周期性极化的光电单轴晶体,所述光电单轴晶体具有相对的光输入面以及光输出面;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光电单轴晶体的第一表面的部分区域上;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光输入面以及所述光输出面的区域形成无电极区域;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光电单轴晶体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光输入面以及所述光输出面的区域形成无电极区域。本发明可实现将任意正交偏振态的光束分离出来,并且其分离角度大小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控的方式进行控制。且相比于传统的分束器,本发明提出的光电可调分束器体积更小,对入射光的角度没有苛刻的要求。

    一种光致热弹光谱信号探测装置、气体探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3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65923.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热弹光谱信号探测装置、气体探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极改良型石英音叉;电极改良型石英音叉包括:两个矩形音叉振臂、音叉基座及两个音叉引脚;第一个矩形音叉振臂外侧面没有电极覆盖,内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均被电极覆盖;第二个矩形音叉振臂的四个侧面均被电极覆盖;当所述探测装置工作时,激光从第一个矩形音叉振臂的外侧面入射到石英音叉内部,在光致热弹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电信号从音叉引脚输出;所述电信号对应入射激光的光致热弹光谱信号。本发明提高了音叉激发效率、提高了光致热弹光谱效率、增强了光致热弹效应,使得光致热弹光谱的探测能力增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