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0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33620.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18 , B01J35/40 , B01J35/61 , H01G11/36 , H01G11/24 , H01G11/86 , H01M4/36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4/587 ,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衍生超薄二维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双氧水加入醇类溶剂中,得到溶液A;将钴盐溶于醇类溶剂中,得到溶液B;将2‑甲基咪唑溶于溶液A中,得到溶液C;双氧水与醇类溶剂的体积比为(0.5~4):(9.5~6)。(2)将经搅拌处理后的溶液B滴加入溶液C中得到混合溶液,控制钴盐与2‑甲基咪唑的质量比为1:(0.8~1.5);继续搅拌,将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滴入搅拌中的混合溶液,干燥后得到ZIF‑67衍生超薄二维碳纳米片。本发明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具有优越的电子转移特性,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界面更加清晰,能确保沿二维基面上的快速电荷转移,提高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1345.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42 , H01M10/0525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SiO2‑SO3Li复合ZIF‑8,再与PVDF‑HFP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而成的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化学式为ZIF‑8@SiO2‑SO3Li/PVDF‑HFP,其结构由褶皱状径向结构的SiO2‑SO3Li复合介孔结构的ZIF‑8,再与连续贯通的微孔通道聚合物骨架PVDF‑HFP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而成。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构建的单一的孔洞结构,液体电解质吸收率提高了30%以上,不仅大幅提高了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也进一步促进了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44929.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级孔道结构碳管复合量子点超级电容器,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所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为:将0.10‑0.15M的HCl溶液加入到0.05‑0.15M的邻苯二胺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15‑6.20M的NaCl溶液和10M的H2O2溶液,搅拌2‑10min;将3‑8g邻苯二胺与40‑60ml无水甲醇混合放入反应釜中,在150‑200℃下水热反应10~15h得到碳量子点;将碳量子点与聚邻苯二胺纤维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利用管式气氛炉先升温至300‑400℃保温0.5‑1.5h后,再高温碳化至400℃~800℃,在设定温度下保温1‑5h后,冷却到室温即可。本方法采用氧化聚合法来合成碳化前驱体,重复性好,反应条件易控制,反应时间短,易于工业化;采用直接碳化法,简单易操作,得到了中空的多级孔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3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659042.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ITO薄膜,所述多层复合ITO薄膜包括两ITO层和一M层,其中所述M层位于两ITO层之间,M层的In含量为≥In2O3中In含量的含In层,以保障M层与两层ITO层之间相互结合的稳定性而保障所述多层复合ITO薄膜的结构稳定性;所述M层具有8nm~16nm的厚度,M层并与两层ITO层具有200nm~600nm的总厚度,以保障所述多层复合ITO薄膜的透光性的同时降低所述多层复合ITO薄膜的片阻。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5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003223.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的硫化钴铜纳米片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硫化钴铜纳米片呈片状分级多孔结构,所述分级多孔结构由大孔径和介孔构成,大孔结构尺寸为167±30nm,介孔结构尺寸为2~15nm,所述硫化钴铜纳米片由9.5±1mmol的CuCl2·2H2O、15±1.5mmol的CoCl2·6H2O、12±1.2mmol的NH4F和18±2mmol的尿素经水热反应制得前驱体后再与过量的浓度为0.1M的Na2S·9H2O溶液反应制得。本发明在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同时,使得制备方法简单化,利于降低电容器材料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85613.5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固态电解质由聚氧化乙烯、复合无机填料、锂盐、离子液体组成。复合无机填料为SiO2包覆的ZIF‑8(ZIF‑8@SiO2),将锂盐溶解于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获得锂离子液体,将ZIF‑8@SiO2粉末与锂离子液体研磨至均匀,真空干燥后得到ZIF‑8@SiO2/IL填料。将ZIF‑8@SiO2/IL填料在溶剂中混合后,加入聚合物和锂盐,经成膜,晾干,干燥,即得复合固态电解质。本发明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能够提供超过10‑4S·cm‑1的室温离子电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和高离子迁移数,将其应用于固态锂电池体系,电池容量高且循环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4775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21589.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35/553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钙透明陶瓷及低温制备方法,以纯CaF2粉体、Nd1‑5at%:CaF2粉体或Yb1‑5at%:CaF2粉体为制品的成型原料,在设定温度、压力下保温保压0.5‑2小时于加压成型模具中成型,升温速率10℃/min,温度范围300‑400℃,压力范围300‑600Mpa,粉体成型原料的粒度20‑200nm,水份控制在1‑15wt%。本发明直接采用高压方式,成型、烧结一次顺序完成,获得更为致密、晶粒细小均匀且透光率高的CaF2基透明陶瓷。本发明具有烧结温度低、工艺简单、节约能源的优势,同时减小产品变形量,有利于保障产品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5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03223.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的硫化钴铜纳米片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硫化钴铜纳米片呈片状分级多孔结构,所述分级多孔结构由大孔径和介孔构成,大孔结构尺寸为167±30nm,介孔结构尺寸为2~15nm,所述硫化钴铜纳米片由9.5±1mmol的CuCl2·2H2O、15±1.5mmol的CoCl2·6H2O、12±1.2mmol的NH4F和18±2mmol的尿素经水热反应制得前驱体后再与过量的浓度为0.1M的Na2S·9H2O溶液反应制得。本发明在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同时,使得制备方法简单化,利于降低电容器材料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90327.0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介电常数BaTiO3陶瓷及制备方法,所述BaTiO3陶瓷在结构中具有Vo··‑2Ti′Ti缺陷构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20‑200nm尺寸的BaTiO3粉体压制成陶瓷生坯;(2)在还原气氛的混合气体条件下烧结,所述混合气体由0.5‑5%的还原性气体和95‑99.5%的惰性气体组成;(3)在温度1150‑1400℃下烧结,保温时间0.5‑4小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巨介电常数BaTiO3陶瓷材料的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255251.7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G23/00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含有锂源、钛源和次氯酸盐的混合溶液;对所述混合溶液40~90℃并进行保温处理,再对所述混合溶液烘干处理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于惰性气氛中进行煅烧处理,后进行研磨处理,获得烧结粉体;将所述烧结粉体于含氮气氛中进行氮掺杂热处理,得到复合钛酸锂材料。本发明复合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氮取代了钛酸锂中的氧以及生成氮化的次氯酸盐改善材料的界面电导,使得锂离子传输通道更为通畅,利用氮化的钛酸锂提高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表面的电子电导,提高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中电子的传输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