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化L-苏氨酸生产L-2-氨基丁酸的重组菌的构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119484.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化L‑苏氨酸生产L‑2‑氨基丁酸的重组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双质粒的重组菌,同时实现三种酶的高效表达,将L‑苏氨酸转化为L‑2‑氨基丁酸,并偶联一辅酶再生体系,通过将NAD+转化为NADH,使得NADH在体系中浓度相对稳定,转化能够高效进行。更进一步地,在此过程中由甲酸铵转化而来的CO2可溶于转化体系中生成的氨水,对环境污染小,有工业化应用价值。本方法具有转化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成本低廉、转化时间短等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L‑2‑氨基丁酸,投入40g/L L‑苏氨酸,所得产物L‑2‑氨基丁酸的浓度为43.3g/L,转化率达99.9%以上。

    一株固定CO2产苹果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51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17890.8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固定CO2产苹果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发酵领域。所述工程菌是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G1655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获得的菌;所述基因工程改造为敲除富马酸还原酶基因、富马酸酶基因、乳酸脱氢酶基因和乙醇脱氢酶基因,并游离过表达甲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酰化乙醛脱氢酶、甲醛裂合酶、二羟基丙酮激酶、苹果酸酶和亚磷酸氧化还原酶,获得菌株GH0407。上述菌株用于发酵生产苹果酸,以CO2和葡萄糖作为共底物厌氧发酵72h,苹果酸产量达到39g/L,得率为1.53mol/mol,原始出发菌株不积累苹果酸。

    一种提高D-酪氨酸生产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8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63367.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D-酪氨酸生产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一株双质粒共表达的重组菌,同时实现三种酶的高效表达,将L-酪氨酸转化为D-酪氨酸,并通过偶联辅酶再生系统,将NADP+转化为NADPH,使得NADPH循环再生,转化能够高效进行。并通过优化全细胞转化条件,实现了D-酪氨酸的高效生产。通过本发明生产的D-酪氨酸产量可达8.4g/L,转化率达93%。

    一种高产维生素C-2-磷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8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610793043.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吴静 宋伟 郑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维生素C‑2‑磷酸酯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中克隆获得磷酸酶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E.coli BL21(DE3),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获得表达载体高拷贝重组的含磷酸酶工程菌。通过组氨酸标签对酶进行纯化,并用于转化维生素C生产维生素C‑2‑磷酸酯。通过控制底物比例,实现维生素C‑2‑磷酸酯的高效生产。在40℃、pH4.5的条件下反应8h,维生素C‑2‑磷酸酯产量可达54.8g/L,转化率为42.9%,时空产率为6.9g/L/h。

    一种高效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14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230669.4

    申请日:2015-05-07

    Inventor: 刘立明 刘佳 宋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乳酸菌中克隆获得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过程优化等手段,提高ADI生产菌株产酶能力,通过优化催化体系,建立高效生物催化生产L‑瓜氨酸的平台。发酵得到的菌体无需破碎,即可直接用于转化,在50℃条件下,工程菌具有较高的透性,更有利于底物的吸收和产物的释放,反应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转化周期仅需4‑12h,瓜氨酸产量可达150‑180g/L,转化率94%以上。

    一种精氨酸脱羧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6152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63114.1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8 C12P13/001 C12Y401/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氨酸脱羧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因组数据库挖掘及同源序列比对等虚拟筛选手段,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从腐败希瓦氏菌中克隆获得精氨酸脱羧酶基因。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过程优化等手段,提高精氨酸脱羧酶生产菌株产酶能力,通过优化催化体系,建立高效生物催化生产胍基丁胺的平台。发酵得到的粗酶液经纯化后进行转化,反应体系成分明确,有利于后续产物提取纯化。在37℃条件下,脱羧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的生长,在该温度下,反应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转化周期需24h,胍基丁胺产量可达61?71g/L,转化率达68?8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