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壁圆筒挤压旋转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9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21824.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壁圆筒挤压旋转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圆柱形的坯料放置在下模型腔的几何中心,下模型腔的底部设置有直孔,且直孔处放置有坯料垫块;(2)将下模型腔固设在旋转工作台上,并使下坯料位于上压头的正下方,通过挤压机驱动上压头竖直向下运动、挤压坯料,进行挤压加工工序,同时通过旋转工作台驱动下模型腔以圆柱形坯料中心轴线为轴进行匀速转动;(3)挤压加工工序完成后,使上压头保持不动,并保持下模型腔继续匀速旋转;(4)使下模型腔竖直向上进行运动,利用下模型腔的花瓣形内壁对坯料外表面进行旋转加工,待成形后的厚壁圆筒脱离下模型腔后完成脱模,至此完成了厚壁圆筒的加工。本发明提高了厚壁圆筒的使用寿命。

    一种固溶有氧的TiZrVAl合金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45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07045.0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溶有氧的TiZrVAl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包括:将固溶有氧原子的TiZrVAl合金装入模具内,再将材料在模具内进行电场和压力辅助高温半熔态压缩,加载脉冲电流,使TiZrVAl合金升温至800-1000℃,保温8-12min后继续加载脉冲电流,使TiZrVAl合金升温至1450℃后,然后使TiZrVAl合金的温度在1400-1450℃之间波动5-15次,断电自然冷却。这种热处理方法能够使TiZrVAl合金内部析出的δ'-ZrO尺寸细小,同时实现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合金组织性能的均匀性以及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太阳能追光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4109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0235.X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追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复位太阳能电池板的初始位置;B、通过光敏传感器获取光线强度信号;C、根据所述光线强度信号选择追光控制模式,所述追光控制模式包括固定公转轨道追光控制模式和光敏传感器追光控制模式;D、根据选择的追光控制模式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当前位置对电机进行控制,驱动活动支撑底座完成追光动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追光系统。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的太阳光照情况选择不同的追光控制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追光效率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增大了输出功率。同时,本发明的太阳能追光系统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稳定性高。

    一种板材强变形装置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515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363373.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材强变形装置及其工艺,涉及金属材料强变形加工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架下横梁,所述机架下横梁一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牵引液压缸,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牵引液压缸,所述第一牵引液压缸与所述第二牵引液压缸之间固定设置有凹模,所述凹模上用于放置坯料,所述坯料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牵引液压缸和第二牵引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凹模上方设置有机架上横梁,所述机架上横梁上均匀对称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压头。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的板材强变形工艺,通过往复弯曲成型,可消除应变不均匀产生的影响,使得金属晶粒得到均匀细化。

    一种侧向液压缸可旋转锻造液压机

    公开(公告)号:CN111531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433829.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向液压缸可旋转锻造液压机,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主工作缸、竖向连接结构、活动横梁、分度盘、侧向液压缸、挡板、横向拉杆、固定楔块和活动楔块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侧向液压缸可旋转锻造液压机操作方便,水平液压缸可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可实现斜孔的挤压加工,同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

    一种多向挤压强变形模具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6330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523394.4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向挤压强变形模具,包括凹模、上模压头和侧压头,凹模具有凹模型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向挤压强变形工艺,上模压头向下运动挤压坯料,然后利用四个相间隔的侧压头对坯料进行挤压,四个侧压头相抵接时停止运动,继续利用另外四个相间隔的侧压头对坯料进行挤压,直至四个侧压头相抵接,重复上述挤压步骤,直至完成变形。本发明通过上模压头及多个侧压头对坯料进行协同多向挤压,可以获得晶粒细化程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优良组织,显著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八个侧压头提供了八个加载方向的变形,既解决了传统工艺道次间需进行人工翻转的问题,又因本发明特殊的工艺设置提高了块体材料各部位组织细化的均匀性。

    一种板材反复变薄弯曲强变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6331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523378.5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材反复变薄弯曲强变形工艺,涉及金属材料强变形加工领域,包括步骤;初始步骤,将凹模润滑,并将坯料放置在凹模的第一工位上;上压头下行,对坯料施加弯曲力Fb;弯曲完成后,上压头继续下行,对坯料施加压力Ft;完成变薄弯曲后,上压头回程,并取下坯料;将坯料压平并翻转;将坯料放置在凹模的第二工位上;重复进行初始步骤;将坯料放置在凹模的第三工位上;重复进行初始步骤;将坯料放置在凹模的第四工位上;重复进行初始步骤,得到反复变薄弯曲强变形工艺强化的金属板材,实现反复变薄弯曲强变形工艺。本发明利用材料在弯曲减薄过程中引起的材料硬化,达到了强化金属板材的目的。

    马氏体钢深冷高压旋扭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1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523416.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马氏体钢深冷高压旋扭模具及方法,涉及高强度钢细晶处理技术领域,采用一种下模带有凹槽的模具,将USIBOR1500马氏体高强度钢板材装入下模的凹槽里的液氮中,上模下行压在板材上,向下模的凹槽中灌满液氮,然后把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密封,对试样进行深冷处理,处理时间为20min或30min;深冷处理后在4GPa或5GPa压力下高压旋扭,扭转角度为360°;将不同工艺深冷处理并进行高压旋扭后的USIBOR1500马氏体高强度钢板材再进行真空电场辅助再结晶退火处理,其温度为750℃,保温时间为20min,保温结束后空冷。最终制备出的USIBOR1500马氏体高强度钢晶粒为均匀的细小马氏体晶粒,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均比处理前有所提高。

    一种滚动式高压扭转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001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212052.0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式高压扭转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平模模具,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平模模具均包括轴向滑动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上套设有上导套,下模上套设有下导套,下模用于放置板材;第一模具上模的底面固设有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第一滚珠沿第二圆周和第四圆周分布,第二圆周和第四圆周的圆心及第二滚珠均位于第一模具上模的底面中心;第二模具上模的底面沿第一圆周、第三圆周和第五圆周固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平模上模的底面上设置有凸台。一种滚动式高压扭转装置方法,从用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平模模具依次对板材进行强变形。本发明能够避免材料在进行强变形时的打滑现象,提高了金属材料强变形的形变均匀性。

    一种薄壁直管强化装置及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0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212224.4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壁直管强化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模、第二定位模、分瓣模、整圆模和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壁直管强化方法,利用上述薄壁直管强化装置,调整分瓣模定位管件,使分瓣模的的内壁与管件之间具有间隙,将待处理管件伸入第一定位模、第二定位模的通孔,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置于管件内腔中,向第一腔体内注入液压油,液压油向管件内壁施压使管件鼓胀,完成扩径变形;管件内液压油卸载,分瓣模朝向第一定位模的轴线运动直至相邻分瓣模相抵接,完成缩径变形;经过多次循环扩径和缩径变形后,管件向前输送至整圆模的通孔内,向第二腔体内填充液压油,液压油对管件内壁施压使其鼓胀,完成整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