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模块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气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4541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380042342.3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模块的制造方法,该电气模块包括:第一电极,其在第一基板的板面形成透明导电膜,并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表面形成半导体层;第二电极,其在第二基板的板面以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相对的方式形成相对导电膜;在形成于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内密封有电解质,所述电气模块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电气模块的制造方法具有:粘贴工序,使所述透明导电膜与所述相对导电膜相对而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粘贴;分割工序,自形成有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第一基板的背面或者形成有所述相对导电膜的所述第二基板的背面中的任一者施加超声波振动,使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位于被施加该超声波振动的位置的彼此相对的板面抵接而绝缘,并且将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熔接,从而分割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

    电气模块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2885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80036748.0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68 H01G9/2031 H01G9/2059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模块,其是具有配置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单元的电气模块,包括第一电极和与所述该第一电极相对配置的第二电极,在这些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夹设有电解质地粘贴,并且具备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极端子和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电气模块使用了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中的至少一者,该第一结构是通过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电极而设置的开口部将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向所述第一电极的外部表面侧取出,该第二结构是通过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电极而设置的开口部将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向所述第二电极的外部表面侧取出。

    蚀刻方法及装置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3490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80015715.9

    申请日:201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蚀刻方法及装置,沿着压力接近大气压的传送路径(11)连续传送被处理物(9)。在传送路径(11)的上游侧的位置上,从供给喷嘴(21)向被处理物(9)供给蚀刻液,对金属膜(97)进行湿式蚀刻。接着,在传送路径(11)的下游侧的处理空间(19),使包含氟系反应成分及氧化性反应成分的蚀刻气体接触被处理物(9)的表面,对半导体膜(94)进行干式蚀刻。氟系反应成分是通过大气压等离子生成的。根据被处理物(9)的传送速度,按照被处理物(9)通过处理空间(19)的期间内的蚀刻深度对应于掺入了杂质的膜部分(96)的厚度的方式,设定蚀刻速率。由此,能够使半导体装置的沟道部分等的蚀刻更高效化,从而能够缩短处理时间。

    表面处理装置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10014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0980145086.4

    申请日:2009-09-16

    Abstract: 为了防止处理气体从用于处理被处理物表面的处理槽中泄漏,并稳定处理空间中的处理气体的流动。被处理物(9)由输送机(20)通过入口(13)输送到处理槽(10)的内部,并被定位处理空间(19)中。处理气体由供给系统(30)供给至处理空间(19),并且对被处理物(9)进行表面处理。随后,通过出口(14)将被处理物(9)输送出。处理槽(10)内部的气体由排气系统(40)排出。气体的排出使处理槽(10)外面的气体通过开口(13,14)流入处理槽(10)的内部,使得流入气体的平均流速至少为0.1m/sec,但仍然小于将允许流入气体到达处理空间的速度。

    蚀刻方法及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5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6520.0

    申请日:2011-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08 H01L21/67173 H01L21/677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含硅物的蚀刻量的控制简化。在前处理工序中,从前处理喷嘴(42)吹出含有第二氧化性反应成分的处理流体,使其与被处理物(9)接触。接着,在蚀刻处理工序中,在利用移动装置(20)以横穿处理空间(39)内的方式使被处理物(9)移动的同时,将含有氟系反应成分和第一氧化性反应成分的处理气体供给至处理空间(39),使其与被处理物(9)接触。

    硅的蚀刻方法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6064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80109735.0

    申请日:200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的蚀刻方法,其课题在于,使硅的蚀刻速度提高。其中,在氟系原料的CF4和Ar的混合气体中添加露点成为10℃~40℃的量的水,在大气压下进行等离子体化。将等离子体化后的气体和来自臭氧发生器13的含有臭氧的气体混合,得到反应气体。反应气体包含1vol%以上的臭氧、COF2等非自由基氟系中间物质和0.4vol%以上的HF等氟系反应物质,氟原子数(F)和氢原子数(H)的比为(F)/(H)>1.8。将该反应气体喷射到温度10℃~50℃的硅膜91(被处理物)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