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加工方法
    42.
    发明公开
    管体加工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733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3998.2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体加工方法,其包括对毛管进行定径热轧处理,对毛管进行定径热轧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毛管进行加热处理,以将毛管在加热温度为910℃±10℃的环境中加热0.5小时至1.5小时;对毛管进行初级减径处理,以使毛管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毛管;对横截面为圆形的毛管进行次级减径处理,以使毛管形成横截面为预设形状的预设管体。本发明的管体加工方法对毛管的减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这样,在对一个管体进行第二阶段加工时,可以同时对另一个管体进行第一阶段加工,以提高预设管体的生产加工效率;当预设管体为矩形管时,使用本管体加工方法能够提高矩形管的生产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矩形管的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钢管及其在线淬火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2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223683.8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及其在线淬火方法。该在线淬火方法为将经过轧制、定径的高温钢管直接进行淬火冷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温钢管直接转至淬火槽;2)使钢管旋转,同时向淬火槽内快速充水;以及3)钢管降温到40~200℃时完成淬火得到淬火钢管,同时将淬火槽内的水排出。根据上述方法,当钢管完成轧管定径后,直接进行淬火处理,避免了二次加热,节约了升温和保温时间,缩短了钢管的生产周期,扩大了产能;节约了能耗,减少了设备投资;减少了二次加热过程中钢管的表面氧化,提高了钢管表面质量,得到的钢管强韧性较好,并且,通过向淬火槽内快速充水,使高温钢管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发生马氏体转变,完成淬火。

    钻杆镦粗加厚工艺及加厚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767173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189194.9

    申请日:2008-12-31

    Inventor: 贺国盛 刘勇 周勇

    Abstract: 一种钻杆镦粗加厚工艺及加厚模具,其加厚模具包括加厚模1和冲头模2,第三次加厚模为最终成型模——内加厚复制模,其包括夹紧区11、过渡带12和加厚区13,以及与加厚区13依次相连的变形过渡带14和起始区15,并大大延长加厚模过渡带的长度,且采用S形平滑过渡。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钻杆管端内过渡带形状坑洼不平、需车削加工、易出现应力集中、钻杆使用寿命短等不足,与现有技术相比,钻杆管端内加厚过渡带自然平滑过渡,大大降低了变形区的应力集中及使用过程中因尺寸突变产生涡流的机率,减少加厚的管体结合部的应力,最终产品的内过渡带不需要加工成型,延长钻杆使用寿命,确保钻杆质量。

    张紧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2590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572050.8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基座、滑动架、压板、丝母、丝杆、限位件、压块和驱动杆,其中,基座内具有滑槽;滑动架包括安装部和滑动部,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丝母固定设置在滑动部上;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丝杆与丝母螺纹连接;限位件位于基座的卡槽内以对丝杆的轴向进行限位;压块用于将限位件限定在卡槽内;驱动杆用于转动丝杆。采用该方案,当需要张紧链条时,通过转动驱动杆使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可驱动丝母和滑动部在滑槽内移动,从而可带动安装部上的链轮移动,实现张紧链条的目的。上述各部件的设置使得该张紧装置结构稳定可靠,传动精确,并且便于操作,从而可保证链条传动长期可靠运行。

    钢管矫直设备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27611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2060645.5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矫直设备,包括:基体;第一辊子组件,设置在基体上并输送钢管;第二辊子组件,设置在基体上并位于输入辊子和输出辊子之间,加热装置,能够对钢管的弯曲处进行加热;第一施力装置,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第一施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与钢管的输送方向,第一施力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施力机构;第二施力装置,位于输出辊子远离输入辊子的一侧,钢管的弯曲处位于输出辊子和第二施力装置之间,在第一施力机构和第二施力装置共同作用下,钢管的弯曲处能够变形至伸直状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钢管因管端弯曲导致返切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钢管淬火的淬火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88382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19214.1

    申请日:2012-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管淬火的淬火装置,包括相连的淬火槽和泄水槽,淬火槽内设置有旋转托辊,淬火槽还包括:第一外水管,平行于旋转托辊延伸,第一外水管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外水管,与第一外水管对称地设置在旋转托辊的两侧,第二外水管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喷嘴组;其中,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中各喷嘴的喷射方向设置为与放置在旋转托辊上的最大规格钢管相切的方向,且各喷嘴的喷射方向与钢管的旋转方向相反。该淬火装置的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沿上述方式设置,加快了水流和钢管的相对流动速度,使水流和钢管的热交换速度更快,实现了钢管的快速冷却。

    石油管加厚端检测用卡板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33357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216503.4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一种石油管加厚端检测用卡板,它包括尺身,在尺身一端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分别设有两组硬质合金块,第一卡爪上的第三硬质合金块和第二卡爪上的第一硬质合金块组成一对检测石油管加厚端管端外径的量爪,量爪之间的距离h1为石油管加厚端管端的最大外径。第一卡爪上的第四硬质合金块和第二卡爪上的第二硬质合金块组成一对检测石油管加厚端管端外径的量爪,量爪之间的距离h2为石油管加厚端管端的最大外径。在尺身一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用来检测石油管加厚端管端长度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用来表示石油管加厚端管端长度公差范围的第三台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