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电插塞连接的插座

    公开(公告)号:CN10262971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76496.1

    申请日:2012-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3 H01R24/58 H01R2105/00

    Abstract: 用于与插头产生电插塞连接的插座,包括:插头外壳,在容纳室内可插入插头的插头杆;套筒-触点;具有接触段的插头-触点,该接触段在插头插入状态下可由触针接触;具有接触段的插头-开关触点,其在插头未插入情况下紧贴在插头-开关触点-接触部位上,且接触段在插头插入时从插头-开关触点抬起。接线段从插头外壳的接线端伸出,并平行于容纳室的纵向中轴线的纵向延伸。接触段至少在包括触针-接触部位和插头-开关触点-接触部位的区域内横向于纵向中轴线纵向延伸。触针-接触部位和插头-开关触点-接触部位在横向于纵向中轴线的方向上彼此相隔,触针-接触部位比插头-开关触点-接触部位更远离插头-触点的自由端。

    耳机插座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7470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616812.0

    申请日:2010-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58 H01R2105/00 H01R2107/00

    Abstract: 公开一种耳机插座,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电路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每个第一连接端子都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从壳体向外延伸以连接至音频设备的电路,第二连接部从第一连接部伸出并弯成C状,从而使第二连接部弹性地装配在耳机插头相关的一个连接端子周围。由于第一连接端子具有弯成圆弧状的结构,因此即使耳机插头重复地插入和拔出壳体,耳机插座也能够弹性地支撑耳机插头。

    连接器防水结构及使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69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51154.1

    申请日:2010-11-19

    Inventor: 张智为 布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2 H01R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用于将连接器装设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外部连接器插头穿过的穿设孔,所述连接器防水结构包括基体及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部,该基体开设有用于容置该连接器的收容腔及与该收容腔贯通的通孔,且该通孔与该穿设孔对准,该通孔用于供外部连接器进入该收容腔而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壳体及基体紧密贴合,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环绕所述通孔及穿设孔以封闭该基体与该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能有效避免灰尘、水汽等通过壳体的穿设孔进入电子装置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连接器防水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听筒插头信号尖端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3594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184030.9

    申请日:2011-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58 H01R2103/00 H01R22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筒插头信号尖端。电插头具有中央信号轴,中央信号轴的末端在尖端中,其中所述尖端具有:大致截头圆锥形鼻端;中心在距离尖端的前端小于0.120英寸的轴向距离处的凸出的环形肩部(限定球状部分);以及具有大于大约0.75英寸的曲率半径的凹入腰部,所述腰部限定邻近于球状部分的制动件。

    弹性连接器以及弹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和导通连接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233423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80009776.X

    申请日:2010-03-01

    Inventor: 今野英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进行两个连接对象部件间的导通连接的弹性连接器的,能对应于各种连接对象部件间的距离、角度且以小的初始成本来迅速完成初始产品的生产效率高的技术。在由绝缘性的橡胶管(15)构成的管状部(12)的内侧,使得导电材料发生交联硬化(固化)从而形成用作导电部(13)的长柱体(16),并用裁切刀(C)将所述的长柱体(16)沿着其轴向交叉方向的切断线(CL)切断从而得到轴向变短的弹性连接器。该弹性连接器在制造时不需要制造新的模具,而是通过自由改变长柱体的切断长度来进行切断,就能容易地制得对应于各种连接对象部件间的距离、角度的弹性连接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