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植入心内设备的头部组件和相应的心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47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235.1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植入心内设备(0)的头部组件(0.1),其是自动化组装友好的,其中头部组件包括圆柱形馈通布置(5.1、15.1)、环形近端帽(4、14)、环形远端帽(1、11)、具有从基环向远端突出的至少两个尖齿(2.2)的基环(2.1)、以及按压布置(1.7)。馈通布置(5.1、15.1)具有外壳表面(5.2、15.2)。近端帽(4、14)包括内表面(4.1)。远端帽包括(1、11)外表面(1.1)。远端帽(1、11)包括具有内表面(1.2)的固定部分(1.6),内表面(1.2)与馈通布置(5.1、15.1)的外壳表面(5.2、15.2)形成锁定连接,以抵消远端帽(1、11)和馈通布置(5.1、15.1)在轴向方向(9)上彼此分开的移动。近端帽(4、14)、远端帽(1、11)和基环(2.1)配置为使得近端帽(4、14)的内表面(4.1)和远端帽(1)的外表面(1.1)同轴地布置并且朝向彼此,并且基环(2.1)插置在近端帽(4、14)的内表面(4.1)与远端帽(1)的外表面(1.1)之间,以便能够相对于远端帽(1)同轴地旋转。按压布置(1.7)被配置成在径向方向上施加弹力,从而将基环(2.1)按压抵靠近端帽(4)的内表面(4.1)和远端帽(1)的外表面(1.1)中的一个。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心内设备以及分别用于头部组件和心内设备的制造方法。

    支持无线双模传输的双向脑机接口装置、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6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95720.4

    申请日:2024-11-25

    Inventor: 孙鎏炀 季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无线双模通信的双向脑机接口装置,其包括依次堆叠的主板、子板和电池,主板和子板通过多个排针直接焊接相连,电池焊接在主板的两个特定焊盘上;所述主板设置为统筹调度双向脑机接口装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驱动数据流的集散及对子板的控制;所述主板集成有支持蓝牙通信模式和Wi‑Fi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模块,且所述主板上设有相应的板载天线;子板其通过电极公口与前端侵入式电极阵列的电极母口进行连接,设置为脑电信号的收集及对植入脑区施加刺激。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双向脑机接口系统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双向脑机接口装置在小体积、轻重量的基础上,通道数较多,同时支持蓝牙和Wi‑Fi无线传输。

    可调节可旋转引线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9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80098551.9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旋转连接器被配置为在植入式医疗引线与外部测试装置的电缆之间建立电连通,同时允许该植入式医疗引线相对于该电缆的旋转。耦接件包括导电的引脚。可调节插槽被定位在该引脚内并且被配置为接纳不同大小的引线连接器。轴承被配置为便于该引脚相对于该电缆的旋转。可致动元件围绕该可调节插槽的至少一部分。该可致动元件被配置为在相对于该可调节插槽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变,以允许该可调节插槽接纳该植入式医疗引线的该引线连接器并将其固定在该可调节插槽中。

    一种神经刺激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0341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39626.X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刺激装置,包括电极、限位座、穿刺针和可拆卸固定在限位座上的体外脉冲发生器;电极包括植入段与连接段,连接段固定在限位座上;限位座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第一通孔;穿刺针经第一通孔预先穿套在植入段上,以形成电极穿刺组件;穿刺针的外壁上设有轴向缺口,轴向缺口能使所述穿刺针不干涉地撤离电极;体外脉冲发生器固定在限位座上时,体外脉冲发生器与限位座上的连接段导电连通。本申请装置将电极与穿刺针的对准插入步骤提前至植入前,并利用穿刺针的穿刺功能直接将电极引导至靶点位置;相比传统先插入穿刺针,再将电极顺着穿刺针内孔插入生物体的植入方式,本申请的植入步骤更加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皮下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464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1196782.2

    申请日:2019-04-19

    Inventor: Y.D.曼尼卡

    Abstract: 一种植入式皮下装置,包括壳体、附接至所述壳体顶侧的卡夹以及电极。所述卡夹被构造为将所述装置锚固至肌肉、骨骼和/或第一组织。所述电极被构造为接触器官、神经、所述第一组织和/或第二组织。所述壳体中的电路与所述电极电连通,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电极来感测来自所述器官、所述神经、所述第一组织和/或所述第二组织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电极向所述器官、所述神经、所述第一组织和/或所述第二组织递送电刺激、以及/或者向药物泵递送信号以向所述器官、所述神经、所述第一组织和/或所述第二组织提供靶向或全身治疗药物。

    硅胶封装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

    公开(公告)号:CN109925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1711363733.1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胶封装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其包括:线圈基体,其包括传输线圈和与眼球形状相匹配的硅胶片套,传输线圈封装于硅胶片套内,硅胶片套的两端由绷带连接,硅胶片套通过绷带能固设于眼球;集成封装体,其固设于线圈基体上,集成封装体包括硅胶筒套和封装于硅胶筒套内的钛筒,钛筒内设有基板,传输线圈与基板电连接;神经电极,其包括硅胶弧套和电极板,电极板设于硅胶弧套内,硅胶弧套的一端与集成封装体的侧壁相连,硅胶弧套的另一端与眼球的形状相匹配并设有凹槽,电极板的一端伸出硅胶弧套并与基板相连,电极板的另一端设有能与眼球相接触的刺激部,刺激部位于凹槽内。本发明能有效隔离水汽和氧气,易于植入。

    心脏起搏装置
    9.
    发明公开
    心脏起搏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01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2889.1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一种心脏起搏装置,其芯片采用BCD工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人体的生物模拟信号;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生物模拟信号转换为生物数字信号;第一机器学习模块,基于输入的生物数字信号输出决策信号;数字控制模块,用于将决策信号转换为数字控制信号,以执行心脏起搏装置的治疗动作。BCD工艺可在单一芯片上实现模拟和数字混合信号功能,同时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人体的生物模拟信号,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动态调整心脏起搏装置的工作参数。第一机器学习模块可基于输入的生物数字信号输出决策信号,通过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的第一机器学习模块,能够智能地调整心脏起搏装置的工作状态。

    硬膜外电刺激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1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12863.3

    申请日:2025-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膜外电刺激装置,包括:载体,其配置成棒状,所述载体具有远端和近端;刺激阵列,其包括多个电刺激单元,多个所述电刺激单元沿轴向依次布置在所述载体上;每个所述电刺激单元均包括附接于所述载体上的片状的弹性基底以及贴附于所述弹性基底的外侧表面的片状的柔性电极;脉冲发生器,其用于向柔性电极提供脉冲电流;导管,其套设于所述载体外,所述导管具有与所述载体一致的远端和近端;所述弹性基底具有通过弹性变形而包覆于载体的外周面的收拢状态以及通过弹性复位而反向弯曲所形成的展开状态,所述导管通过相对于载体轴向移动以使弹性基底切换至收拢状态或展开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