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8370.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包括氨气瓶、氨分解反应器、散热器、变温吸附系统、燃料电池和燃烧器,氨分解反应器包括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氨气瓶与氨气入口连通,散热器与分解气出口连通;散热器依次与变温吸附系统和燃料电池的入口连通;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氨气通道,氨气通道的一端为第二燃烧入口,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的一端为第一燃烧入口,另一端为高温烟气出口;燃烧室上开设有空气入口;燃料电池的尾排气体出口与第一燃烧入口连通,氨气瓶与第二燃烧入口相连,燃料电池的散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连通。该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能量利用效率高,无需额外携带燃料即可完成快速启机。

    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3189.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包括液氨罐、缓冲罐、温度控制机构、氨分解装置、多个风冷器、水冷机构、膨胀机、发电机构和储电机构;液氨罐与缓冲罐相连,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开设置的至少一个蒸发器和换热器;缓冲罐分别与蒸发器和换热器连通;换热器同时与氨分解装置的氨气入口和膨胀机相连;水冷机构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冷器和水箱;氨分解装置依次与风冷器、水冷器和发电机构连通;水箱分别与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冷器互相连通;膨胀机与蒸发器以及缓冲罐串联连通;膨胀机还与储电机构同轴连接。该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分解系统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冷热平衡,保障各部件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寿命和效率。

    燃料电池气体增湿装置、发电系统及气体增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1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68271.X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增湿装置、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气体增湿方法。本发明通过一端为敞口的内筒和外筒,以及设在两筒间的进水管路、出气管路、进气管路以及填料层相互配合,实现为气体加湿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体增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燃料电池气体增湿控温装置与气体中水的分配关系;通过将外筒底部水体输送至填料层上部启动气体的增湿过程;通过给外筒底部水体升温或降温调控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本发明通过内筒圆孔状溢流型液体分布器和金属丝网填料交替作用,实现高效增湿控温。

    用于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系统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6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7426.X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系统(100),具有带有阳极部(120)和阴极部(130)的燃料电池堆(110),阳极部(120)具有用于供应阳极供应气体(AZG)的阳极供应部(122)和用于排出阳极废气(AAG)的阳极排出部(124),阴极部(130)具有用于供应阴极供应气体(KZG)的阴极供应部(132)和用于排出阴极废气(KAG)的阴极排出部(134),其中,阳极排出部(124)具有分配部(125),用于将阳极废气(AAG)分配给阳极循环部(140)以作为阳极循环气体(ARG)进行循环并分配给阳极排气部(150)以作为阳极排气(AUG)排出至环境,其中,在阳极排出部(124)中或在阳极循环部(140)中设有与阴极供应部(132)传热接触的冷凝器装置(126),用于通过加热阴极供应气体(KZG)的方式而使阳极废气(AAG)或阳极循环气体(ARG)冷却,其中,在冷凝器装置(126)的下游设置排水口(128),用于将冷凝器装置(126)中冷凝的冷凝水(KW)排出,其中,在排水口(128)的下游设置混合部(123),用于将阳极循环气体(ARG)与燃料气体(BRG)混合并且作为阳极供应气体(AZG)供入阳极供应部(122)中。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冷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456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124524.1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空冷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自适应送风装置、防尘流通轨道、匀流架和防尘罩,固定支架用于限位固定多个氢燃料电池电堆,固定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流通接头,防尘流通轨道安装在多个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内部,防尘流通轨道的内壁设有若干输出端,防尘流通轨道的用于过滤进流空气,匀流架和自适应送风装置均安装在防尘流通轨道的内部,自适应送风装置用于向防尘流通轨道中输送气流,匀流架用于引导进入的气流向防尘流通轨道的内壁均匀扩散流动,防尘罩套设在多个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外侧,用于遮蔽灰尘。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散热均匀性和适应性,同时延长了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燃料电池的集成装置、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6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801921.2

    申请日:2022-07-08

    Inventor: 郭广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集成装置、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包括:集成式中冷器;空气供应系统,供应空气至所述集成式中冷器;氢气供应系统,供应氢气至所述集成式中冷器;电堆,与所述集成式中冷器连接;以及尾排空气系统,以输送所述电堆的尾排空气至所述集成式中冷器。所述空气供应系统包括:空压机,与所述集成式中冷器连接;以及空气过滤器,与所述空压机连接。通过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燃料电池的集成装置、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能够使燃料电池的供气系统更加集成化与轻量化。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风扇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173883.7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散热风扇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的燃料电池散热风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燃料电池出口冷却液温度作为输入温度,利用训练完毕的温控模型,基于获取的出口冷却液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比值,确定散热风扇的工作数量;基于获取的出口冷却液温度,利用训练完毕的温控模型,得到与目标温度对应的散热风扇占空比信号,散热风扇基于占空比信号输出对应的转速;若获取的出口冷却液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所在范围,利用训练完毕的温控模型调整权值,得到更新后的散热风扇占空比信号和散热风扇工作数量。在线性散热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网络权值进行PWM调节,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

    综合热管理系统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08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8705.0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热管理系统,涉及氢能源车技术领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缓冲罐、低温固态储氢装置、高温固态储氢装置、换热单元和多级热泵单元,低温固态储氢装置通过缓冲罐与燃料电池电堆连通,低温固态储氢装置与缓冲罐之间设有排气管,低温固态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设有将二者热联接的换热单元;高温固态储氢装置通过多级热泵单元与缓冲罐连通,多级热泵单元与燃料电池电堆连通,多级热泵单元用于至少吸收高温固态储氢装置脱氢后高温氢气的热量和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废热并提供至高温固态储氢装置。具有能耗低、储氢压力低、储氢系统体积小、冷启动速率快、响应速度快、储氢量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以及续航里程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