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48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50711.8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nventor: 唐宇 , 骆少明 , 黄梓坤 , 侯超钧 , 庄家俊 , 黄伟锋 , 孙胜 , 刘泽锋 , 陈亚勇 , 张恒涛 , 陈家政 , 黄福祥 , 黄建钧 , 阮家明 , 林进添 , 朱立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空两用四旋翼飞行器,包括控制单元、机架及四组两用轮翼,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两用轮翼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每组两用轮翼均包括环形轮毂和设于其内的旋翼;每组两用轮翼上还设有导流板及驱动该导流板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飞行器起降时及飞行过程中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流板转动以调整导流板与空气的切角;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环形轮毂的设置即可实现陆地转动行驶,以节省电能;驱动导流板转动以不断调整导流板与空气的切角,同时驱动两用轮翼转动,使得旋翼转动,以实现该飞行器的起降;飞行过程中通过驱动导流板转动,使得该飞行器能利用空气压强提供滑翔所需的升力,且滑翔过程中导流板角度固定,从而节省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57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94067.8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B64C3/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代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器的空间多升力面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镍基合金/钛合金梯度结构栅格翼。栅格翼分为栅格薄壁和边框两个部分,两部分根据工作温度的不同又可整体划分为工作温度较高的部位和工作温度较低的部位,其中工作温度较高的部位采用耐高温的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制备,工作温度较低的部位采用轻质高强的钛合金TA15制备,栅格薄壁镶嵌在边框内形成。该结构在满足栅格翼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达到了减重的目的,增加飞行器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240001.9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有限责任公司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适应激波控制凸起的飞行器机翼。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具有上表面元件和第一致动器驱动机构的飞行器机翼,上表面元件包括:具有刚度S1的上游段;具有刚度S2的下游段;具有刚度S3的互连段,互连段沿上游段的整个下游边缘和下游段的整个上游边缘或者至少沿上游段的下游边缘的大部分和下游段的上游边缘的大部分延伸,互连段具有使上表面元件呈凸形形状的机械预应力,S3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06977.6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苏州艾锐泰克无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C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辅助结构,尤其是一种无人机单扰流板侧翼。该结构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中部设有侧翼,机身两侧尾部设有侧尾翼,机身末端上部设有尾翼,所述的两侧侧翼下方分别设有一扰流板。本发明的无人机单扰流板侧翼在机身两侧的侧翼下方设置扰流板,对经过侧翼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侧翼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侧翼对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086570.3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龙川
Inventor: 龙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道机翼系统,包括涵道机翼和设置在涵道机翼前缘的风扇,涵道机翼为环形结构,纵向剖面具有翼型,风扇叶片旋转到涵道机翼下半部时,风扇叶片桨尖高于涵道机翼下半部前缘,风扇叶片旋转到涵道机翼上半部时,风扇叶片位于涵道机翼上半部的外部空间,风扇叶片桨尖高于涵道机翼上半部前缘部分的外壁;本发明涵道机翼系统,其风扇能同时加速环形结构的涵道机翼下半部内壁表面和上半部内外壁表面气流,从而能产生很大的升力,涵道机翼后缘的襟翼等增升装置向下偏转可使风扇滑流向后下方喷出,产生向前上方的推力;本发明公开的运用涵道机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水平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水平飞行状态之间的平稳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13450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10142438.3
申请日:2007-08-27
Applicant: 波音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3/076 , B64C23/065 , Y02T50/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控制飞行器漩涡的主动系统和方法。根据本发明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对面对的流动表面和翼尖的机翼。该系统还包括由机翼承载的漩涡消散装置,所述漩涡消散装置包括:定位成从翼尖向外导引流体的流体流孔;操作连接至流体流孔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定位成改变将流体从翼尖向外导向所采用的方式;以及操作连接至该致动器的控制器,用于指令该致动器的操作。该漩涡消散装置可用于在漩涡(例如,翼尖漩涡)产生后加速漩涡消散的速率,例如通过交替地提供脉冲流体向内和向外穿过流体流孔。
-
公开(公告)号:CN102390522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84902.9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C3/58
Abstract: 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弦长为机翼弦长的10%,展长为机翼展长的80%。各排翼均绕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偏转。在弦向方向,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05、1.15、1.25倍主翼弦长;在垂直于弦线方向上,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1、0.2、0.3倍主翼弦长。各排翼的一端均固定在机身上,另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机翼的下表面。本发明用于机翼下方时,使气流经过叶栅的导向并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滞作用,在机翼的下表面形成了大范围的高压区,并且由于三组排翼上也具有升力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机翼的升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444811.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Inventor: 斯特凡·奥莱克桑德·施奈德 , 本杰明·纳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飞行器组件和飞行器,该飞行器组件包括:飞行器结构;柔性面板,该柔性面板具有固定地附接至飞行器结构的支承端部,其中,柔性面板构造成相对于飞行器结构围绕支承端部弯曲;刚性止挡件,该刚性止挡件从飞行器结构延伸并固定地附接至飞行器结构;其中,刚性止挡件构造成限制柔性面板围绕支承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弯曲,并允许柔性面板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09603.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樯式机翼翼梢小翼及飞机,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翼梢小翼能够与内盒段进行快速互换,翼梢小翼包括:前缘、主盒段、后缘、翼尖整流罩、对接肋组件;各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实现机械连接,形成翼梢小翼多闭室承载结构;前缘、主盒段、后缘沿展向前后布置,翼尖整流罩布置在翼梢小翼端部,翼梢小翼通过对接肋组件与内盒段互换连接,从而能够快速互换。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多樯式主盒段承力布局方案及对接肋式互换连接方案,涵盖了方案的总体布置,受力系统的传载分配,互换连接设计等内容。在满足结构维形及传载功能需求的同时,具有传力路径清晰,空间需求小,结构效率与互换效率较高的优势,具备应用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46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540647.9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装配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扰流板安装方法,通过扰流板悬挂主接头、辅助接头交点孔为基准,实现了主接头和辅助接头之间的安装协调,并对梁平面的位置进行了控制,采用接头交点保形工装,保证了接头交点同轴度及槽口间隙,控制了扰流板安装交点的变形,并通过增加扰流板模拟件,确定了扰流板前缘与对接结构之间的间隙协调基准,安装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飞机机翼扰流板,实现了扰流板开启角度和运动性能要求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