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6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6239.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水压盾构隧道的一体化的封堵结构及方法;该封堵结构包括封堵墙、扶壁墙、防淹安全门以及车道板,车道板沿隧道纵向设置,车道板的末端设置有沿隧道内横断面设置的封堵墙,封堵墙上开设有门洞,门洞上适配有防淹安全门,至少两个扶壁墙竖直设置在车道板上,其上端延伸至与管片连接,相邻的两个扶壁墙之间设置有门洞,扶壁墙与封堵墙连接且沿车道板纵向延伸用于支撑封堵墙。本发明在隧道内横断面设置封堵墙,封堵墙与扶壁墙、车道板以及下部侧墙连接形成三维一体化受力结构体系,提升了封堵结构横向和纵向刚度,避免了单一封堵墙结构纵向刚度不足的问题,可满足更大水土压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5569.3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与竖井连接节点,包括设于管片结构与竖井壁间的柔性填充层、现浇的洞门环梁、预埋于洞门环梁内的螺栓孔、与螺栓孔配合连接的连接螺栓,管片结构朝向洞门环梁的端面预埋内环钢板,竖井壁朝向洞门环梁的端面预埋外环钢板,螺栓孔一端固定于内环钢板上,内环钢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洞门环梁连接。本发明通过形成盾构隧道与竖井半柔半刚连接节点,达到既减少盾构隧道与竖井连接节点地震响应,又将地震变形量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与竖井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005547.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方法,包括:分别确定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基于所述每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基于所述最大接触面积和所述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装置和存储介质,如此,可以确定盾构隧道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2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30650.6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表面伸缩变形量测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管片拼装前,测量计算管片上两测量标志点之间的弦长L前;步骤2,根据隧道施工组织安排,完成被测量管片的拼装,直至管片变形稳定;步骤3,在管片变形稳定后,再次测量计算管片上两测量标志点之间的弦长L后;步骤4,基于L前和L后的差值,计算得出被测量管片拼装前后的伸缩变形值。本发明取消了大量预埋高精度的基点的做法,极大方便了施工,并降低了工程造价,可对建成后盾构隧道任意管片进行测量,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705683.3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通过盾构法综合管廊直径、功能区范围及行车空间布置确定路面板上部空间最小高度H1;S2、根据行车的建筑限界要求确定行车空间,修正步骤S1的最小高度H1;S3、根据修正后的最小高度H1及路面板的厚度初步拟定中间箱涵顶板上表面相对隧道内壁顶部的高度H2以及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S4、根据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及中间箱涵结构在综合管廊中的位置确定两侧墙高度H3及两侧墙净距L2;S5、根据综合管廊排风腔的空间要求确定侧墙牛腿上表面相对于侧墙底部的高度H4;S6、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均通过结构受力安全性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18095.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5/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管片组件,所述管片组件中的相邻两个管片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激励装置和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激励装置,用于产生激励荷载,所述激励荷载能够使得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一管片产生第一位移,并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处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能够使得所述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二管片产生第二位移;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管片基于所述激励荷载而产生的第一速度以及第二管片基于所述作用力而产生的第二速度;基于所述作用力、第一位移、第二位移、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75228.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接缝形式嵌缝防水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左侧夹具、右侧夹具、第一左半舱砼试块、第二左半舱砼试块、第一右半舱砼试块以及第二右半舱砼试块,第一左半舱砼试块和第二左半舱砼试块固定于所述左侧夹具上且紧密贴合形成呈半圆柱状的左半部分舱体,第一右半舱砼试块和第二右半舱砼试块固定于所述右侧夹具上且紧密贴合形成呈半圆柱状的右半部分舱体,左半部分舱体和右半部分舱体紧密贴合构成呈水平圆柱状的完整舱体,各接缝槽部位填充有嵌缝材料,舱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压装置,出水口连接有水压表。本发明可充分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不同接缝部位嵌缝材料的防水性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51220.9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岩石地层盾构法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围岩径向位移△i、与开挖面距离L以及支护力Pi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③;计算同步注浆体和管片衬砌作为支护结构体系的特征曲线⑥;若围岩稳定且围岩径向位移小于盾构机锥度,则根据关系曲线③和特征曲线⑥的交点得出围岩压力;若围岩稳定且围岩径向位移大于盾构机锥度,则考虑盾构壳体锥度的围岩的特征曲线⑦,根据特征曲线⑦和特征曲线⑥的交点得出围岩压力;若围岩不稳定,则计算断面设置应力释放率下的围岩是否稳定,如果稳定,则按照围岩稳定地层的方法计算围岩压力;如果断面设置应力释放率下的围岩不稳定,则将塑性区围岩作为坍塌体的荷载与围岩形变压力之和作为最终围岩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77909.3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大型活动断层的高速铁路隧道内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属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其通过优选设置穿越大型活动断层的高速铁路隧道内的仰拱填充层高度,并在轨道板与仰拱填充层之间对应设置支墩、支座和纵梁,组成轨道变形控制结构,使得纵梁、轨道板及钢轨可在地震作用时不完全随着仰拱填充层横向摆动,实现了穿越大型活动断层的高速铁路隧道内轨道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安全运行。本发明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能有效保证高速铁路隧道内的轨道结构在穿越大型活动断层区段时的正常运行,减少轨道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变形,确保了高速铁路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064764.7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4 , G01N33/24 , G05D1/0242 , G05D1/0253 , G05D1/0257 , G05D1/0276 , G05D22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全断面衬砌损伤自动检测系统、检测车及检测方法,属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查询装置、应答装置和采集装置,通过查询装置和应答装置相互配合来自动判断进入隧道和离开隧道的时机,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到采集装置,在进入隧道时控制其打开并采集衬砌数据或者在离开隧道时控制其关闭,从而实现了对隧道全断面衬砌损伤的自动检测。本发明的衬砌损伤自动检测系统,可集成在自动检测车上,由查询装置和应答装置配合来提示检测车驶入和驶出隧道,并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来控制采集装置工作或关闭,有效实现了对隧道全断面衬砌损伤的自动检测,大大提升了隧道衬砌损伤的监测效率,降低了隧道衬砌损伤监测的经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