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报警防坠安全绳装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0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76901.9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安全辅助工具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防坠安全绳装置,所述防坠安全绳包括防坠器和安全带,防坠器主体上部设有金属棘爪,外周设有限制位移的金属环,其内侧设有单维活动金属棒,金属棒导电性良好,金属环与信号报警器借助导线连通,在意外发生时能及时防坠,安全带上的信号发射装置可确保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带,并实时监控佩戴状态,本发明可及时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意外安全事件,同时其信号报警器内部电路结构可以实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范,所设信号发射器也能确保主控室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情况,从而使建筑施工现场达到安全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效果。

    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6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70314.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属于超疏水涂层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超疏水涂层在低温下性能降低,在紫外线光照下易老化,与基体粘结情况不佳,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易磨损脱落等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疏水层、粘结层和基体组成,在沥青路面上喷涂由水性聚氨酯、油性聚氨酯、纤维组成的粘结层,再在粘结层上喷涂由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制成的粉末状超疏水材料,最终固化后得到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粘结层由两种聚氨酯组成具有防水、耐低温等特点,使用有极强光催化活性的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制成超疏水复合涂层,增强超疏水材料的抗老化性和耐磨性。

    一种测试圆竹环向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264292.4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一种测试圆竹环向强度的方法,通过制备圆竹节段、贴敷薄膜、安装隔板、预留销栓孔道、灌注填充材料、安装圆竹试件、调节活动夹具、穿插销栓棒、拉伸试验实现对圆竹环向强度的测试,圆竹节段内壁贴敷薄膜,避免了填充材料与圆竹节段内壁粘结对圆竹环向强度的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圆竹节段内的填充材料预留销栓孔道与活动夹具连接,活动夹具左右两侧的开孔钢板能够根据圆竹节段的长度同时向内外侧移动调节,保证了测试时轴心受拉。本发明原理方法简单,在不损伤圆竹的前提下,可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圆竹环向强度,活动夹具的两侧的开孔钢板可调节,适用不同长度的圆竹进行试验,适用范围广。

    一种抗老化聚氨酯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5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8016.1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老化聚氨酯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老化聚氨酯高强复合材料由聚氨酯原料A组分、聚氨酯原料B组分和TiO2‑SiO2载体制备。本发明从聚氨酯改性材料原料和制备方法入手,先将低温法制备的有极强光催化活性的纯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通过溶胶‑凝胶法与二氧化硅融合制成TiO2‑SiO2载体,然后将其与聚氨酯原料B组分混合,最终与A组分进行聚合发泡反应,制备抗老化聚氨酯高强复合材料,用于路面桥梁的注浆修复、矿井煤洞的堵漏、固化道床、堤坝防护。本发明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强度,降低聚氨酯材料受紫外线影响发生老化,提高聚氨酯材料使用耐久性和防火性。

    一种角度可调式桥梁独柱墩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56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819993.5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桥梁独柱墩加固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固构件、可伸缩撑杆、固定销钉和体外预应力筋。可伸缩撑杆由两根外置螺纹的钢杆和两个内置螺纹的钢套筒组成,可通过旋转套筒来调节伸缩撑杆的长度,实现对不同形状尺寸桥梁腹板的贴合;体外预应力筋为具有强抗拉承载能力的索具材料,由高强钢筋、钢绞线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制成,其与钢制固定销钉共同约束加固构件,保证独柱墩顶部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装置与独柱墩整体连接,连接后的整体结构增强了原结构的抗侧倾能力,减缓偏载作用下梁体的偏向扭转,起到保障梁体安全的作用。本发明灵活便捷,加固效果优异,并且不会影响独柱墩的完整性和自身承载能力。

    一种非牛顿体高效减震型减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42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06593.1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牛顿体高效减震型减速装置,属减震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橡胶减速带仅依靠橡胶材质本身进行减速,但减震效果并不理想、车内乘客舒适度不高等问题。本发明主要由橡胶减速带本体、橡胶制连接装置、限位装置和装有非牛顿体的柔性填充袋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减速带内部的非牛顿体填充空间中放置装有非牛顿流体材料的柔性填充袋,同时用橡胶制连接装置将非牛顿体填充空间与减速带本体相连,配以限位装置来限制减速带本体受压下降的高度。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利用非牛顿体的湍流减阻效应,使其既能达到使驾驶者减速的目的,又不会有颠簸、滑破车轮和噪音污染等问题,提高驾驶者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废弃固体物再生利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13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81531.3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废弃固体物再生利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废弃固体物再生利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由废弃轮胎,废弃塑料为主回收的材料进行再加工,去除其中杂质并进行相应的表面处理,与混凝土进行融合搅拌,产生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所述高性能混凝土中由橡胶颗粒材料作为部分骨料替代,进行一定配比优化后添加回收聚丙烯纤维材料制成,且高性能混凝土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强度以及耐久度,减少混凝土的裂纹;本发明,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韧性、在裂纹生成时,由于裂纹尖端延展至橡胶颗粒时,橡胶颗粒的变形能力耗散了裂缝尖端应力,延缓裂纹进一步延伸,通过添加回收聚丙烯纤维,表现出比普通混凝土更优越的残余强度及断裂能。

    一种高弹性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7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78356.1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混凝土的组成如下:硅酸盐水泥600‑900份、硅灰80‑150份、矿粉50‑80份、粉煤灰150‑250份、砂1000‑1050份、钢纤维150‑200份、纳米CaCO310‑40份、水150‑300份、减水剂5‑20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采用常规的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即可制备出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优良的高弹性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制备的高弹性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工作性能好、抗压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路用超疏水抑冰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3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424564.6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用超疏水抑冰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借鉴荷叶及昆虫翅膀表面微构造特征,通过对微‑纳米材料进行低表面能处理以达到超疏水性能,采用耐候性良好的粘结料制得新型抑冰涂层。首先,将纳米二氧化钛采用硬脂酸及乙醇进行低表面能结构重组处理,制得具有超疏水性的改性纳米复合颗粒;然后,将环氧丙烷和羟基硅油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湿固化型聚氨酯;最后,将复合颗粒与湿固化型聚氨酯制备成新型抑冰涂层。本发明在结冰前期对冰晶成核起延缓作用,在结冰中期对冰晶生长起抑制作用,在结冰后期使冰雪易清除。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对主动除冰雪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紧急避险车道非牛顿体减速消能墙

    公开(公告)号:CN112458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35622.9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紧急避险车道非牛顿体减速消能墙,主要解决现有避险车道重力式挡墙刚性过大,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力会造成人员伤亡,及减速消能设施不能很好地拦截失控车辆并使其减速、吸收其失控时产生的巨大冲力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重力式挡墙本体和非牛顿体填充袋构成,其特征在于重力式挡墙面向车道的一面为倾斜的弧形墙面,且在倾斜墙面上放置三个非牛顿体填充袋,内部装有非牛顿体。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利用重力式挡墙的弧形墙面和非牛顿体的湍流减阻效应,保证失控车辆首先接触到非牛顿体,使其减速并有减震效果;同时通过非牛顿体来吸收撞击时产生的巨大冲力,保障了车内人员的安全,减少损失。本发明施工方便,结构稳定,经济耐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