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悬吊法检修作业用吊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267393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416140.9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直升机悬吊法检修作业用吊篮系统,包括吊篮主体结构,吊篮主体结构包括导向装置、滑轮组和2个吊框,导向装置用于引导吊篮主体结构入位,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能压设于导线以完成电位转移,第二滑轮能压设于导线连接以承担吊篮主体结构的压力;吊篮主体结构上能拆卸地连接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舌和第二压舌,第一压舌和第二压舌能卡止压设于导线上;吊篮主体结构上还能拆卸地连接有电位转移棒,吊篮主体结构通过电位转移棒搭接或脱离导线以完成电位转移。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直升机悬吊法检修作业,精准入位,安全完成电位转移,作业过程中吊篮主体结构定位稳定。

    直升机吊法作业含顶杆的配重球

    公开(公告)号:CN212313888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0969387.2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吊法作业含顶杆的配重球,包括:主半球,设置有第一径向槽和第一顶紧螺纹通孔,第一径向槽设置在主半球的底面处,第一顶紧螺纹通孔的一端置于主半球的弧形面处,第一顶紧螺纹通孔的另一端与第一径向槽连通;副半球,与主半球能拆卸地连接,副半球设置有第二径向槽和第二顶紧螺纹通孔,第二径向槽设置在副半球的底面处,第二顶紧螺纹通孔的一端置于副半球的弧形面处,第二顶紧螺纹通孔的另一端与第二径向槽连通,第一径向槽与第二径向槽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吊索的径向通槽;顶紧组件,设置在第一顶紧螺纹通孔和/或第二顶紧螺纹通孔内,顶紧组件能够与吊索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直升机吊索法作业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直升机载人带电作业用光杆型电位转移棒

    公开(公告)号:CN210535850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887610.2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载人带电作业用光杆型电位转移棒,包括: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呈圆直杆状结构,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的一端连接有电位转移棒铜线;电位转移棒绝缘部件,套设在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的一端外,电位转移棒铜线能够穿过电位转移棒绝缘部件的端部并与工作人员的屏蔽服连接;挂钩,设置在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与电位转移棒绝缘部件的连接处。将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设置成圆直杆状结构,有利于在不稳定状态下带电作业工人更便利地进入带电环境,同时在沿电位转移棒导电部件进入等电位后可以利用挂钩将本实施例悬挂至导线上,方便快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