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6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23276.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经混合直流送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在系统启动时先解锁陆上换流站,并控制陆上换流站直流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再解锁海上MMC换流阀,然后启动部分风电机组,通过降低陆上换流站直流电压,进而使得海上DR换流阀直流电压随之降低至预设的电压阈值后,使得海上DR换流阀导通开始输送直流功率,再启动剩余海上风电机组,通过控制陆上换流站直流电压进一步降低,以使得海上DR的传输功率继续上升,进而使得直流功率全部经由海上DR换流阀而不是海上MMC换流阀注入直流侧,从而降低小容量的海上MMC换流阀长期运行时的损耗,提高经济性,避免了海上MMC换流阀过载,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13400.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换流站的并网点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海上换流站的直流电压Udcoff;当判断到直流电压Udcoff小于第一电压阈值Udc1时,保持海上换流站的交流电压的幅值参考值Vrmsoff不变;当判断到直流电压Udcoff大于第一电压阈值Udc1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Udc2时,通过第一预置电压调整公式调整幅值参考值Vrmsoff;当判断到直流电压Udcoff大于第二电压阈值Udc2且小于第三电压阈值Udc3时,通过第二预置电压调整公式调整幅值参考值Vrmsoff;控制风机基于幅值参考值Vrmsoff调整风机输出功率,以减小海上风电并网点的馈入功率。解决了目前的控制方法要想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耗能装置的能耗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00559.8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方法,包括:当第一受端换流站或第一直流线路发生永久故障时,控制送端换流站执行移相操作,控制第一受端换流站闭锁;当送端换流站执行移相操作的操作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控制第一直流线路中的高压母线和金属回线出线侧的高速并联开关断开,并控制第二受端换流站的高速接地开关闭合,使得将第二受端换流站作为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后的新的金属回线接地点;控制送端换流站和第二受端换流站执行移相重启操作,并恢复功率输送,这样实现准确快速地隔离故障区域的同时进行金属回线接地点的转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23063.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双极平衡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处于两个送端换流站和一个受端换流站的双极运行方式下,若任一送端换流站的本极退出运行,且受端换流站发生双极区故障,则判断另一送端换流站的本极的运行电流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流阈值;当所述另一送端换流站的本极的运行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阈值时,将所述另一送端换流站的本极的运行电流提升至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阈值,之后,控制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执行双极平衡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和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避免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执行双极平衡操作失败的情况,提高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04312.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快速降输出功率方法、系统及设备,应用于海上风电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上,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海上换流站、陆上换流站、直流线缆以及耗能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直流电压以及耗能装置的上限电压阈值和下限电压阈值;S2.若直流电压大于上限电压阈值,耗能装置触发工作,陆上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快速降低。通过海上风电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耗能装置导通,耗能装置吸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有功功率,让陆上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能够在响应时间内快速降低,解决了在现有应陆上换流站受到干扰或扰动需要迅速降低功率情况下无法在秒级的响应时间实现降低功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4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15323.4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装置检修阀组退出方法,包括向检修阀组发送退出指令,使得检修阀组退出运行;检测到检修阀组为常规阀组时,向与常规阀组同一极的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柔直阀组发送降压指令,以降低所述极的直流侧电压;检测到检修阀组为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柔直阀组时,向与所述柔直阀组对称且同一极的常规阀组发送退出指令,使所述常规阀组退出运行;检测到检修阀组为定直流功率控制的柔直阀组时,向与所述柔直阀组同一极的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柔直阀组发送降压指令,以降低所述极的直流侧电压,同时向与所述定直流功率控制的柔直阀组对称且同一极的常规阀组发送退出指令,使所述常规阀组退出运行。能降低柔直阀组投退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4365.X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自适应三相重合闸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和产品,本方法通过在新能源场站的送出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基于储能构网控制,维持新能源场站孤岛稳定运行,并通过向故障送出线路主动注入电压信号,来判断故障性质,并在瞬时性故障的情况下,重合系统侧断路器,并对场站侧断路器的两侧的电压信号参数进行预同步,消除电压幅值差与相位差,确保新能源场站平滑再并网,在完成预同步后,通过控制场站侧断路器进行重合闸操作,实现新能源场站的再并网,提高重合闸的可靠性,保障新能源场站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72088.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构网型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的离网转并网控制方法和相关组件,通过将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由停运状态启动至离网运行状态,光储一体化变流器采用构网型控制策略;当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的直流电压达到稳定状态后,启动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的同辐同相环,同辐同相环用于计算并网点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偏差和相位偏差并提供至构网型控制策略;检测并网点两侧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满足同期合闸条件后闭合并网点开关;当运行稳定后退出同辐同相环,完成构网型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离网转并网运行操作。该方法通过增加同辐同相环控制,充分发挥了变流器灵活控制能力的优势,降低离网转并网运行时对变流器造成的冲击,实现了离网转并网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01533.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线路直流故障主动清除方法和装置,在海上风电送出线路发生直流故障后,送端将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入切换置零,d轴电压控制器状态锁存,受端切换直流偏置输出量到零,送端和受端直流偏置控制器的输入输出量通过速率控制器限制,减少控制量突变在海缆等效电容上带来的影响,避免了海缆线路的强电容效应导致故障点电弧重燃,使故障清除策略失效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可靠的海上风电送出线路直流故障主动清除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93993.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H桥集成式多端口直流断路器,包括一个低损耗部分、一个H桥部分、一个断路部分、n个线路限流电感和n个机械开关DS1~DSn;低损耗部分由n条由一个负载转移开关和一个超快速机械开关串联构成的支路组成;H桥部分由n+1个桥臂组成,每个桥臂由2个二极管组构成;断路部分由主断路器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并联组成。本发明实现了主断路器的完全复用,所需的电气元器件数量大大减少,显著降低了设备的体积与成本;同时得益于H桥部分拓展出了一对桥臂连接至直流母线、负载转移开关中使用二极管构成了第二个H桥结构的拓扑设计,其相比于现有技术额外具备了母线故障清除能力,能够满足未来高压直流电网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