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9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93349.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扭试验中绝缘子疲劳损伤程度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子抗扭试验装置、扭力施加装置,至少一个抗扭变形传感器;绝缘子抗扭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子三支柱,绝缘子三支柱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固定工装,固定工装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一端分别连接;扭力施加装置包括:夹持件,夹持件与第三支柱的一端相连接;扭力施加平台,扭力施加平台通过夹持件与第三支柱相连接;抗扭变形传感器设置在第三支柱的端部。本发明能够评估抗扭试验过程中未断裂的三支柱绝缘子的形变量与恢复程度以及疲劳损伤程度,并筛查出三支柱绝缘子存在的机械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417700.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材料老化状态多维联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复合绝缘子制造配方制取硅橡胶材料,在温度范围150~200℃内进行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0h、24h、48h、72h、96h,每隔24h取出1组试样,冷却至室温,24h后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介电频谱、以及热失重实验。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找出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变化明显的物理量作为老化特征量,通过将特征参量的联合分析能够得到表征材料表面、内部以及整体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状态,使老化评估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1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662679.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绝缘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异物影响的沿面绝缘测量装置,包括负压状态的密闭实验室、微粒添加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测试试样和加热模块;密闭实验室设有微粒进入通道和气体通道;微粒添加模块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外部壳体、中部壳体和内部推杆,中部壳体上设置有微粒槽;电压检测模块包括高压导杆、接地导杆、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测试试样夹持在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之间;加热模块设置在密闭实验室内;本发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灵活添加微粒,改变微粒浓度的问题,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向密闭试验腔体内部送入异物微粒,使微粒自然附着在固体沿面上,提高在不同微粒浓度下对绝缘结构表面闪络特性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03215.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IPC: G06F30/3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端工况下盆式绝缘子失效时间预测方法、系统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盆式绝缘子的特征和相应的极端荷载,构建盆式绝缘子模型,在盆式绝缘子模型上设置裂纹并进行裂纹扩展模拟,当盆式绝缘子模型的裂纹进入快速扩展阶段,获取裂纹进入快速扩展阶段所用的时长,根据时长预测目标盆式绝缘子在极端工况下的失效时间;在本发明中,目标盆式绝缘子将要经历或已经经历极端工况时,可根据经历极端工况前采集的目标盆式绝缘子特征数据,并结合极端荷载去进行裂纹扩展模拟预测失效时间,提高了盆式绝缘子在极端条件下的失效时间的预测的准确性和盆式绝缘子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制定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8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7542.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降解产物的相转移分离方法,将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加入碱性降解液中降解,得到降解溶液;将所述降解溶液中加入乙醇,静置产生沉淀,利用抽滤收集沉淀物;将上述抽滤后的溶液在80℃下真空旋蒸10min,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将上述除去乙醇后的溶液中加入水,静置分层,取出下层油相。本发明实现材料在温和的条件下完全降解,回收得到的降解产物利用相转移分离法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产物可重新再合成新的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解决了废弃电工装备中绝缘材料无法绿色回收及利用的难题,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9635.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乙二醇诱导的环氧树脂界面融合方法,将环氧树脂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内加入乙二醇进行降解反应,生成降解溶液;将降解溶液滴加到待粘接的环氧树脂表面,并均匀铺开;将粘接后的环氧树脂放入加热环境中进行反应,完成界面融合。本发明利用环氧树脂的降解溶液,在无压力处理下实现界面融合,实现环氧树脂的热重塑再生,提供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回收方式,避免界面融合过程中应力集中和组件连接的风险,克服传统界面融合方法的局限性,提高连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0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123120.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阶梯温升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固性环氧绝缘件阶梯温升试验测试方法、装置及应用,所述热固性环氧绝缘件阶梯温升试验测试方法,包括:实验室内工频交流市电经导线与调压台的输入端口连接,调压台调控由其输出端口接入工频试验变压器输入端口;试验变压器通过调压台调控给经导线连接绝缘材料提供连续调节工频交流电压,绝缘板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并将其温度传感器与巡检仪连接进行温度的检测;利用温度计进行外部环境的测量;设定好秒表,加压计时;检查整体的试验回路,进行加压试验。本发明能够对于评价环氧绝缘件的优劣提供一种参考的技术指标,对于环氧树脂绝缘件在高压领域的应用提供很有效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261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47499.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9C73/34 , G06T7/00 , G06T7/60 , G06V10/26 , G06V10/4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64 , B29C73/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聚焦加热的环氧材料缺陷修复装置、方法及介质,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缺陷定位器、控制台、聚焦控制器、聚焦装置,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环氧材料图像数据;缺陷定位器用于检测环氧材料的状态信息,根据环氧材料图像数据获取环氧材料信息;控制台用于根据环氧材料信息获取环氧材料缺陷数据,由当前的环氧材料缺陷数据匹配最优修复数据;聚焦控制器用于根据最优修复数据输出聚焦装置修复缺陷环氧材料的修复信号;聚焦装置用于根据修复信号产生红外辐射,并聚焦红外辐射至缺陷环氧材料,以对缺陷环氧材料进行缺陷修复。通过聚焦装置产生红外辐射并聚焦到缺陷环氧材料上,实现了对缺陷的精准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1893.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断路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结构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高压断路器的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得到场强参数数据和气流参数数据,通过场强参数数据和气流参数数据得到高压断路器内各灭弧室测点的介质恢复特性值,采用气流参数数据进行混沌特征识别,得到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构建介质恢复特性值与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介质恢复特性值能够快速定位高压断路器的薄弱区域,通过映射关系匹配薄弱区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并用于定向调整薄弱区域的结构,直至满足预设结构优化要求,则输出灭弧室结构优化参数,解决了如何快速定位断路器灭弧室设计薄弱区域并进行结构优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76852.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GIS/GIL用金属微粒陷阱及筒体结构,包括:微粒陷阱本体,微粒陷阱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微粒捕获槽,微粒捕获槽包括圆弧面和斜切面,斜切面一端与圆弧面的一端相接,且斜切面朝向圆弧面内侧倾斜。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金属微粒容易从捕获槽口二次逃逸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捕获效率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