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4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6537.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连铸坯生产水电站用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连铸钢板生产技术领域。采用“连铸→轧制→轧后冷却→奥氏体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的工艺步骤,使钢板心部在高温回火后形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细小粒状贝氏体+细小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结构。优点在于,该工艺在较小的压缩比下,通过热处理工艺的组合和组织控制,得到了与薄规格钢板同等的性能,相比于模铸、锻造等方法,简便易行、成材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8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79823.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610MPa高强度高韧性厚钢板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03~0.10%,Si:0.10~0.50%,Mn:1.00~1.80%,Ti:0.010~0.030%,Nb:0.02~0.09%,Cu:0.10~0.50%,Ni:0.15~0.60%,Mo:0.15~0.60%,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控制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低碳成分,利用Mo、Ni等元素提高淬火性,Nb、V、Ti等元素细化晶粒,经本发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轧态钢板抗拉强度≥61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9%,钢板厚度1/4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200J,钢板厚度1/2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100J,制备钢板厚度50~60mm,钢板焊接适应性良好,微观组织为板条、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4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99462.1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方法,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4~0.18%,Si 0.20-0.40%,Mn 1.30~1.55%,P<0.025%,S<0.015%,Alt 0.035-0.05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不添加Nv、V、N、Mo等合金元素的条件下,利用合理的控制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组织强化作用,提高钢板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生产的钢板,其屈服强度ReL≥415MPa、抗拉强度Rm=550-690MPa、延伸率A≥22%-40℃夏比冲击功Akv平均值≥80J;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0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497333.5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450MPa级抗氢致开裂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板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0.13%‑0.14%,Si:0.20%‑0.30%,Mn:0.90%‑0.95%,P:≤0.008%,S:≤0.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C、Si、Mn三种合金元素的合理添加,匹配相应的轧制工艺,经过正火热处理,在满足一般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屈服强度≥300MPa,抗拉强度≥450MPa,延伸率≥30%,0℃冲击功≥200J,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性能,裂纹长度率≤5%,裂纹宽度率≤1.5%,裂纹敏感率≤0.2%。具有制造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8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79823.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610MPa高强度高韧性厚钢板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03~0.10%,Si:0.10~0.50%,Mn:1.00~1.80%,Ti:0.010~0.030%,Nb:0.02~0.09%,Cu:0.10~0.50%,Ni:0.15~0.60%,Mo:0.15~0.60%,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控制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低碳成分,利用Mo、Ni等元素提高淬火性,Nb、V、Ti等元素细化晶粒,经本发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轧态钢板抗拉强度≥61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9%,钢板厚度1/4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200J,钢板厚度1/2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100J,制备钢板厚度50~60mm,钢板焊接适应性良好,微观组织为板条、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539804.8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屈服245MPa级抗氢致裂纹容器钢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通过铁水喷镁加石灰脱硫预处理,喷镁量0.25~0.5kg/t钢,石灰加入量3~7kg/t钢,扒渣时间7~10min;转炉冶炼,出钢温度在1570℃~1600℃之间,出钢时磷含量0.003~0.005wt%之间;LF精炼,终点硫含量在0.0006~0.001wt%之间;RH真空处理,结束时氢含量小于1.5ppm;板坯连铸工艺完成。优点在于:成本低、容易实现、工艺控制稳定,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4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211331.5
申请日:2016-12-24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415MPa级别高强正火容器钢及热处理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技术领域。钢成分重量百分数为:当厚度为6mm~29mm时,C≤0.2%;Si:0.1%~0.5%;Mn:1.0%~1.3%;P≤0.035%;S≤0.035%;V:0.1%~0.18%;Ni:0.4%~0.7%;当厚度为30mm~55mm时,C≤0.2%;Si:0.1%~0.5%;Mn:1.31%~1.6%;P≤0.035%;S≤0.035%;V:0.1%~0.18%;Ni:0.4%~0.7%;当厚度为56mm~75mm时,其化学成分设计如下:C≤0.2%;Si:0.1%~0.5%;Mn:1.61%~1.7%;P≤0.035%;S≤0.035%;V:0.1%~0.18%;Ni:0.4%~0.7%;余量均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优点在于,钢板的力学性能都能满足标准要求,同时可以保证钢板具有良好的韧性。工艺成本低、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9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9804.8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屈服245MPa级抗氢致裂纹容器钢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通过铁水喷镁加石灰脱硫预处理,喷镁量0.25~0.5kg/t钢,石灰加入量3~7kg/t钢,扒渣时间7~10min;转炉冶炼,出钢温度在1570℃~1600℃之间,出钢时磷含量0.003~0.005wt%之间;LF精炼,终点硫含量在0.0006~0.001wt%之间;RH真空处理,结束时氢含量小于1.5ppm;板坯连铸工艺完成。优点在于:成本低、容易实现、工艺控制稳定,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283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576537.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连铸坯生产水电站用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连铸钢板生产技术领域。采用“连铸→轧制→轧后冷却→奥氏体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的工艺步骤,使钢板心部在高温回火后形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细小粒状贝氏体+细小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结构。优点在于,该工艺在较小的压缩比下,通过热处理工艺的组合和组织控制,得到了与薄规格钢板同等的性能,相比于模铸、锻造等方法,简便易行、成材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91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44028.1
申请日:2013-12-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压力容器用钢板抗回火脆化性能的加工方法,属于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压力容器用Cr-Mo系低合金钢板正火后进行弱水冷处理.控制的技术参数为:轧后钢板进行正火,正火温度850~950℃,保温5~30min;出炉立即进入淬火机进行弱水冷处理,钢板终冷温度控制在300~500℃,之后再空冷至室温;弱水冷冷却速度控制在2~5℃/s;回火温度700~760℃,回火保温时间5~30min。优点在于,处理的钢板P元素控制在0.015%以内即可,钢板最终抗回火脆化性能能够达到并优于传统方法生产的钢板。钢板正火弱水冷处理后形成均匀板条贝氏体组织,有利于钢板抗回火脆化性能提升。用热处理的方法提升钢板抗回火脆性性能生产成本更低,生产组织更容易,方法适用能力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