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5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5358.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的刀盘后退辅助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连接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挡板和液压千斤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铁槽件和扣件,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所述挡板用于固设于盾构机的轨道上,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固设于挡板侧部且液压千斤顶的中心线平行于轨道顶面。本发明利用了铁路隧道施工中已经铺设好的轨道作为提供作用力的固定端,极大地简化了装置,可以利用较少的成本达到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78759.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隧道模型的一端设置开口,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推板,推板与隧道模型的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推板与隧道模型底部围构的空腔用于填装砂土或者金属构件,以模拟土舱支护结构或全刚性支护结构两种支护结构的工况;隧道模型的外壁与提升装置转动连接,隧道模型的下方设置储水柜,渗水管的一端伸入储水柜,渗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推板伸入推板与隧道模型底部围构的空腔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工况、能够考虑到“渗流作用下大纵坡盾构开挖面失稳诱发地层塌陷规律”和“土压盾构开挖面土舱渣土荷载传递规律”两个因素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9223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0625961.X
申请日:2018-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成槽全过程试验方法及其模拟装置。模拟装置包括模型箱,上水箱,下水箱,地下连续墙开挖土体模型。模型箱的底面和一个侧面均采用钢板整体焊接而成,其余三个侧面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进行围护,模型箱内填砂土;采用上、下两个水箱,模拟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泥浆护壁。地下连续墙开挖土体模型由蜂巢铝板块体使用承插式制成,由千斤顶控制模块的升降。本发明采用简易的材料完成地下连续墙成槽全过程的模拟,试验模拟装置按比例缩小了现场的一些地形地貌,并能对各种变量进行控制,不需要在实地进行复杂的全尺寸试验;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比数值模型法更直观、(56)对比文件吴九江,程谦恭,文 华,曹建磊,张建磊《.格栅式地下连续墙竖向载荷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第34卷(第12期),2581-2592.董宏波《.软土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数值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第12卷(第2期),750-754.李波,王志鹏,龚壁卫,黄鹄,胡勇《.深大坑中坑基坑围护结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第15卷(第4期),303-307.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9976.7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盾构切削地连墙实验的墙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前立柱、后立柱、顶横梁以及水平加载梁;前立柱、后立柱中部开有用于盾构切削的窗口,且二者分别具有底座,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实验墙体放置在底板上并固定于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顶横梁的两端通过栓卯结构插接在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所述前立柱、后立柱的侧面分别设有纵向的滑槽,水平加载梁的两端部通过滑块安装在滑槽内,并能通过动力组件驱动水平加载梁沿着滑槽上下调节高度;前立柱的内壁、顶横梁的底部,以及水平加载梁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组用于固定实验墙体的液压千斤顶,实现对室内不同大小体积的地连墙试验模型提供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005229.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长距离清障装置及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的方法,包括水平钻机、主动转杆、套管、金刚石钻头、钢管;所述主动转杆一端与水平钻机驱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套管末端连接;所述金刚石钻头安装于套管的前端,通过水平钻机驱动,依次带动主动转杆、套管以及金刚石钻头转动;所述套管内插接有岩芯管,所述岩芯管的前端与金刚石钻头连接;所述钢管垂直安装在待钻孔的墙体上,钢管上设置有一组孔口防喷阀;所述主动转杆、套管以及金刚石钻头组成的钻孔组件,能够沿着钢管内部向前转动。钻进过程中,障碍物芯样被挤压至岩芯管内,当芯样充满岩芯管后,用取芯工具将岩芯管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34301.9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盾构机管片拼装成型质量偏差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布设多个站点设备进行扫描,获得盾构隧道结构的三维点云数据;2)、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3)、将去噪后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拼接;4)、调整三维点云数据的坐标系,使得调整后的三维点云数据的中心轴线与世界坐标系中的一条坐标轴平行或重合;5)、三维点云数据空间位置调整后,然后采用非平均分割算法进行环段数据的分割提取。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沿轴向非平均分割方法,解决了隧道直线型走向点云数据传统分割手段不足,该分割方法可实现对隧道点云中环段数据与环缝数据的高效快速分割,并依据分割后的数据特点进行快速区分归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3650.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距离隧道施工内部环境的降温除尘装置及方法,包括储水单元、加压单元和喷射单元;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储水箱以及位于储水箱底部的法兰式电动球阀;所述加压单元包括输水管以及位于输水管上的增压泵;所述喷射单元包括射流风机以及风机支架;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法兰式电动球阀连接,另一端与射流风机的进水口连接,通过增压泵将储水箱内的水经输水管送入射流风机内进行喷射。该降温除尘装置直接针对施工段降温,施工所需设备及部件较少,工程量及投入成本低;喷嘴结合自动旋转装置,可以多角度长距离对隧道进行降温。在运行时不仅能够起到降温作用,喷出的水雾还有明显的降低隧道内灰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237294.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的固体废弃物焚烧炉渣无害化强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处理方法为:将原始炉渣移入细菌与钙源的混合液1中,所述原始炉渣在混合液的液面以下,抽真空并超声处理,之后浸泡,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炉渣和混合液2;用尿素溶液喷洒所述预处理炉渣的表面,并将环氧树脂喷涂在所得炉渣的表面得到炉渣1;将所得炉渣1放入石灰与淀粉的混合物中并翻滚,使得炉渣1和混合物充分混合得到炉渣2;将所得炉渣2取出,并在所述炉渣2的表面喷洒所述混合液2得到炉渣3;将炉渣3表面覆盖土工布,养护5‑14天,即完成炉渣的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处理方法可有效的对炉渣材料表面裂缝进行修复,完成晶体间胶结,并大幅降低其吸水率,从而提升其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37294.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的固体废弃物焚烧炉渣无害化强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处理方法为:将原始炉渣移入细菌与钙源的混合液1中,所述原始炉渣在混合液的液面以下,抽真空并超声处理,之后浸泡,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炉渣和混合液2;用尿素溶液喷洒所述预处理炉渣的表面,并将环氧树脂喷涂在所得炉渣的表面得到炉渣1;将所得炉渣1放入石灰与淀粉的混合物中并翻滚,使得炉渣1和混合物充分混合得到炉渣2;将所得炉渣2取出,并在所述炉渣2的表面喷洒所述混合液2得到炉渣3;将炉渣3表面覆盖土工布,养护5‑14天,即完成炉渣的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处理方法可有效的对炉渣材料表面裂缝进行修复,完成晶体间胶结,并大幅降低其吸水率,从而提升其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38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1348224.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空心板梁下表面张拉裂缝注浆观测与强度检测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控制注浆浆液刚好浸没裂缝顶端,使得裂缝被浆液充分填充,最后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本发明对注浆过程准确地观测和控制,防止了注浆材料地过量使用,节约了水泥、砂石等建筑资源,间接减少了炸山取石的行为,从而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通过本发明可以对有贯通式纵向裂缝地底板内部的修复强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整体的修复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该部位在中短期使用期间的再次破坏,从而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并降低了交通行驶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