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流清扫车中的微细垃圾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76221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55861.0

    申请日:2005-03-15

    Abstract: 在空气流清扫车的横置式的离心式粉尘分离装置(3)中,更有效地对含有尘埃的空气流作用离心分离作用。粉尘分离装置(3)之中,从吸引口(60)的相对于挡板(100)来说位于与鼓风机(7)相反一侧的部分吸入的空气在粉尘分离装置(3)的内侧空间(C)中一边形成涡旋一边沿轴线方向朝向鼓风机(7)流动。此时,空气流与挡板(100)发生碰撞,之后,通过挡板(100)周围的空气通路(103)而朝鼓风机(7)的方向流动。这时,由挡板(100)对空气流的轴线方向的流动施加了阻力,从而含有尘埃的空气流在分离装置(3)内滞留的时间变长,离心分离作用较长时间地作用在该尘埃上,这样,更加完全地离心分离了尘埃。

    活塞外形加工数据生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68988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3816456.6

    申请日:2003-07-11

    Inventor: 芹泽一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937 G05B19/40932 Y02P90/265

    Abstract: NC加工用的活塞外形数据生成装置中,在1个加工数据表(表计算软件的表)预先记述非圆形部形状数据和这以外的条件数据(切削条件数据和非圆形部以外的形状数据等切削活塞的整个外形所需的其他条件数据),NC数据生成程序中,在步骤S4中读取加工数据表,在步骤S5中理解加工数据表中记述的指示语即“开始单元”、“结束单元”,之后取出在后续单元的内容指定的单元区域的矩阵数据,在步骤S6中,取出同一加工数据表中记述的非圆形部形状数据以外的条件数据,并基于这些条件数据和非圆形部形状数据计算要提供给NC加工装置的NC加工用数据。从而,可省却将非圆形数据和这以外的条件数据分别单独管理的时间,将关联的数据总括地输入。

    双侧曝光系统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3375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0108316.3

    申请日:2000-03-24

    Inventor: 冈本惇

    Abstract: 一种双侧曝光系统(1),其包括第1作业保持装置(21L),该装置用于保持与曝光掩模(55)相对的基板(P),以便通过该曝光掩模(55)对基板(P)的第1表面进行曝光;第2作业保持装置(21R),其用于保持与另一曝光掩模(55)相对的该基板(P),以便通过该曝光掩模(55)对基板(P)的第2表面进行曝光。可使未曝光的基板的接纳,转移和预处理操作阶段,以及具有一个已曝光表面的基板的接纳,转移和预处理操作阶段错开,以便防止在曝光操作过程中进行等待而造成的时间损失。

    竖直的校正工作台机构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3224C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00106519.X

    申请日:2000-02-29

    Inventor: 冈本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7/62

    Abstract: 一种用于夹持形成印刷线路板的面板的竖直的校正工作台机构,该机构具有竖直的支承壁,和与支承壁前表面相面对的竖直设置的校正工作台,该工作台的窗口上设有曝光板。该校正工作台借助多个工作台支承部件支承在支承壁上并可在竖直面上移动。每一工作台支承部件包括固定于支承壁上的球状脚轮,该脚轮内有球体,支承部件还包括固定在校正工作台上的接触块。拉伸弹簧迫使接触块的表面和球体相抵靠。工作台移动部件也设置于支承壁和校正工作台之间。每一工作台移动部件包括校正工作台上的接触块和支承壁上的随动辊轮。弹簧迫使随动辊轮抵靠在接触块上。脉冲马达产生校正工作台相对于支承壁的移动。

    用手引导的压路机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58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01807.8

    申请日:2000-01-27

    Inventor: 加藤治之

    Abstract: 一种用手引导的压路机,它有本体框架(2),转向杆(32),其有可作枢轴转动地支撑在本体框架上的前端部,该压路机还有后滚筒支撑框架(14),其支撑在本体框架上,并支撑着后滚筒(16),该压路机还有前滚筒支撑框架(13),其支撑在本体框架上,并支撑着前滚筒(15)。使作用力倍增的辅助装置(40)把转向杆(32)与后滚筒支撑框架(14)互锁,连接杆(22)把前和后滚筒支撑框架(13,14)彼此连接起来,当由于旋转转向杆(32)使后滚筒支撑框架(14)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前滚筒支撑框架(13)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前和后滚筒(15,16)沿着相同的车辙进行滚压。

    无杆动力液压缸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211C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98109799.5

    申请日:1998-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082 F02B71/04 F15B15/226

    Abstract: 一种无杆动力液压缸,包括具有横断面为长圆形的中心孔的筒和贯穿该筒的壁面并沿该中心孔的纵轴延伸的切口。上述中心孔包括切口侧内表面和相对切口侧内表面,该切口形成在切口侧内表面上,相对切口侧内表面与切口侧内表面相对。中心孔的切口侧内表面是平面或其曲率大体为零的曲面。而且,在切口的两端的切口侧内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凹槽的表面是曲面,其曲率大于切口侧内表面的曲率。由平而薄的金属带制成的内部密封带被用来密封切口开口。该密封带在其横向边缘与凹槽的表面相接触。因此,由凹槽的表面和密封带的边缘之间的接触可以得到良好的密封能力。

    机床刀具库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749C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96108044.2

    申请日:1996-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15733 B23Q3/15766 Y10T483/1873

    Abstract: 一种刀具库,有与相应现有技术中的刀具库大致一样的结构,却能夹持比现有刀库所能夹持刀具直径更大的刀具(T)。刀具库组成包括有:带有环形导槽60A的刀库体59,和许多各带一把刀具、固定装备有与环形导槽60A结合使之沿导槽滑动的导向件70的刀座61。分别设在邻接刀座61间并与之接触的惰轮62支承于环槽中,以使之能沿其该槽移动。送进机构55使刀座的惰轮沿环形导槽运动,而惰轮与相邻刀座的导向件相互接触。惰轮形状和尺寸与导向件基本一致。各导向件表面涂覆以小的动摩擦系数的耐磨层。

    作动缸的弹性材料减震器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395C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98122626.4

    申请日:1998-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226 F16F9/58

    Abstract: 在作动缸两端设置弹性材料减震器以便在行程端停止在缸中移动的活塞。弹性材料减震器包括一对在行程端抵靠活塞的凸起部分。凸起部分呈锥形,其横截面积从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因此,当活塞抵靠凸起部分并压缩凸起部分时,作用在活塞上的制动力逐渐增加,不会突然变化。因此,活塞在其行程端平稳减速。另外,由于凸起部分的顶面形成一平面,该顶面借助一个圆表面连接于凸起部分的锥形侧面,因而在该部分无应力集中。因此,即使作动缸长期使用后,在所述顶面也不会出现材料裂纹或断裂。

    一种线性驱动装置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329C

    公开(公告)日:2001-10-03

    申请号:CN96116724.6

    申请日:1996-12-27

    Inventor: 野田光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线性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带有缸套的无杆动力油缸机构。一个外部滑板置于缸套上并可沿缸套的轴向运动。配置有一个装有导轨的基座。滑台由无杆动力油缸机构的外部滑板驱动并由导轨导向。按照本发明所述,外部滑板位于缸套上对着导轨的一侧。这种结构使得外部滑板和滑台可以装入缸套的高度内。因此总的来说可以把线性驱动装置的高度减小到大体上和缸套的高度相等。

    分度机构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170C

    公开(公告)日:2001-09-19

    申请号:CN96113347.3

    申请日:1996-08-31

    Abstract: 分度机构,有转动地支承于基体上的分度轴4,和固定装在轴4上并在其圆周设有间隔布置的分度齿13的棘轮8。蜗轮7固装于轴4。转轴15支承于基件2上作旋转,其轴线垂直于轴4的轴线而延伸。固装于转轴15上的蜗杆18与蜗轮7啮合。支承于基件2上的把持件26在顶部接触分度齿13的工作位置与顶部不接触分度齿的空闲位置之间转动。相接于转轴15的双向伺服马达21经蜗杆18和蜗轮7转动分度轴4。受控的马达21正向转动轴4,使棘轮8的一个相应分度齿13转过与把持件26顶部相接触的一个所要求的分度位置,并反向转动轴4使该分度齿与把持件26顶部啮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