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7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0815.7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钢凝固枝晶生长和偏析的三维预测方法,所属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计算三维相场及溶质场的控制方程:编写三维基于相场法计算的程序代码;将程序计算结果数据写入Tecplot可读文件,由Tecplot打开得到相场及溶质场的三维图像,不同计算时间的三维图像组合得到钢液中晶粒竞争生长过程。本发明方法将形核、长大、溶质扩散等机理引入数值模拟中,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钢液凝固过程中晶粒竞争生长的微观形貌,而且能够准确预测晶粒竞争生长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现象,提高钢液凝固过程中晶粒竞争生长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87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352660.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连铸生产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中含硫夹杂物的检测方法。其中,在通过磁选方式去除混合液中磁性杂质后,将非磁性含铁化合物转化成铁粒或磁性含铁化合物,再通过磁选方式去除铁粒或磁性含铁化合物,由此消除了非磁性含铁化合物对目标含硫夹杂物检测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此外,最后获得的夹杂物粉末放置在导电载体上进行SEM检测或EDS检测,能够获得夹杂物三维形貌特征图,能够全面地、准确地表达目标含硫夹杂物的形貌,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另外,本发明并非采用酸溶法从钢试样中分离出含硫夹杂物,适用于本身溶于酸的含硫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24361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710406218.0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确定方法。本发明提出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由所浇铸钢中各溶质元素最佳压下位置和各溶质元素偏析程度权重耦合确定。这样将钢中各溶质元素的最佳压下位置耦合考虑钢中溶质元素的偏析程度来确定连铸坯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组分及其含量的钢做有针对性的计算,无需根据现场工艺实验确定,且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82547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177766.0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工艺冷却水流量的确定方法,包括:在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工艺的水冷区域给予冷却水流量,测量连铸二冷各区出口位置、矫直区出口位置以及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水冷结束位置的铸坯温度;建立连铸阶段铸坯凝固传热数值模型和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阶段铸坯传热数值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连铸坯温度场,提取到矫直区出口位置的多个连铸坯温度场;求解各冷却初始温度下连铸坯表面达到冷却目标温度所需冷却水流量;测量矫直区出口位置的铸坯表面中心温度,计算铸坯表面达到目标冷却温度所需冷却水流量。保证良好的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效果和较高的热装温度,避免热送裂纹发生使热送热装过程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171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64425.7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枝晶生长方向的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连铸坯中枝晶形貌全部为柱状晶的小方块,沿其体对角线进行切割,枝晶腐蚀实验后,统计各个面上的一次枝晶间距和斜截面的面积和晶粒个数,结合数学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关系式,计算出实际的一次枝晶的水平偏转角和垂直偏转角,在此基础上,得出柱状晶的生长方向的偏转角,用于定量表征连铸坯中一次枝晶的生长方向。本发明方法对阐述连铸坯凝固组织生长和溶质偏析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为连铸坯凝固组织和成分均质化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87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52660.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连铸生产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中含硫夹杂物的检测方法。其中,在通过磁选方式去除混合液中磁性杂质后,将非磁性含铁化合物转化成铁粒或磁性含铁化合物,再通过磁选方式去除铁粒或磁性含铁化合物,由此消除了非磁性含铁化合物对目标含硫夹杂物检测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此外,最后获得的夹杂物粉末放置在导电载体上进行SEM检测或EDS检测,能够获得夹杂物三维形貌特征图,能够全面地、准确地表达目标含硫夹杂物的形貌,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另外,本发明并非采用酸溶法从钢试样中分离出含硫夹杂物,适用于本身溶于酸的含硫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59840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046129.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连铸结晶器喂包芯线及喂线过程的动态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连铸生产领域,钢连铸结晶器喂包芯线由外壳和内芯组成,采用钢连铸结晶器喂包芯线进行喂线过程的动态控制方法步骤包括:(1)建立结晶器最佳喂线速度的数据库;(2)从数据库中调取喂线机的最佳喂线速度;(3)获得速度偏差值;(4)判断速度偏差δ是否为零;(5)喂线速度的动态控制;连铸生产过程中,钢液过热度和铸机拉坯速度受到生产节奏的影响,工艺参数时刻变化,本方法能够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实时动态调整喂线速度,促进钢液达到较大的过冷度,从而增加液相穴晶粒形核,细化晶粒尺寸,改善两相区的补缩行为,达到降低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稳定铸坯内部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75959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161833.0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15 , B22D1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铸凝固末端的电磁搅拌器及其动态控制方法,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内具有连铸坯,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直流电磁体,所述直流电磁体具有带凸极的环形铁芯及绕于所述环形铁芯的线圈,所述直流电磁体被传动装置驱动绕内筒旋转,在连铸坯内形成交变磁场,进而在铸坯内诱导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电磁力,驱动两相区的钢液流动,促进富集的溶质和枝晶的重新分布,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且通过动态控制方法,保证当前搅拌参数与最佳搅拌参数相当,以获得最佳的搅拌效果,稳定连铸坯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46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779660.4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6
Abstract: 一种钢连铸结晶器内初凝坯壳厚度的预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钢种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块、结晶器初凝坯壳生长预测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漏钢坯壳微观凝固组织检测;采集初始信息:计算钢液凝固过程中枝晶间溶质偏析和凝固路径进而获得钢种热物性参数的步骤;求解结晶器钢液流场、结晶器温度场和结晶器溶质场,并将结晶器内宏观传输过程与结晶器内微观凝固组织演变行为进行耦合,进一步预测连铸结晶器内部高温钢液凝固过程坯壳生长行为;将预测的结晶器内凝固组织形貌和结晶器内不同位置处的初凝坯壳厚度以及与初凝坯壳实际厚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并显示。本发明能够精确预测结晶器内初凝坯壳的微观凝固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