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结晶性能双热电偶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546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0038.7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结晶性能双热电偶测试装置,包括成像装置、反应室、加热测温元件、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数据采集装置与图像记录装置;所述反应室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导管;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室上方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加热测温元件由两支热电偶组成,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两支热电偶对保护渣进行加热、测温,模拟连铸结晶器内铸坯、保护渣、结晶器壁之间的实际工况,实现原位观察、记录、测量保护渣的熔化与相变过程的热物性;更接近于实际生产,其结果用于指导生产工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于作为连铸生产线中,保护渣熔化与相变过程的热物性快速检测。

    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力分离熔体中不同类型含Ti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14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32952.1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力分离熔体中不同类型含Ti氧化物的方法,包括:将纯度大于99%的铁放入坩埚中,置于感应炉中,向炉体内通入惰性气体,通过控制感应炉的输出功率加热铁熔化至得到熔体;将熔体保温后,先加入纯度大于99%的铝,间隔一段时间后加入纯度大于99%的钛进行合金化;将合金炉冷或水淬冷却至凝固温度得到铸锭。还提供一种对应的装置。采用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地分离熔体中不同类型含Ti氧化物。

    一种钙铝基二氧化碳捕集材料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4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52160.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能源材料类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钙铝基二氧化碳捕集材料和制备方法。该钙铝复合材料包括CaO及γ‑、δ‑和α‑Al2O3,CaO作为活性材料用于二氧化碳捕集,Al2O3作为CaO的结构支撑材料,进一步提升CaO在反复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中材料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钙铝材料在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中,极易失效、循环性能不佳,对原料要求高等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对设备要求低、能耗低、步骤简单、所得产品性能优越,易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一种铝合金双辊薄带连铸设备及布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85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33312.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双辊薄带连铸设备及布流系统,旨在使铝液能够长时间连续且稳定均匀地分布到熔池中,从而提高薄带的铸轧质量。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铝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包括缓冲腔体和布流腔,布流腔的下端浸没在两个结晶辊间形成的稳定熔池中,上端则与缓冲腔体底部的出液孔连通,布流腔底部封闭设置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条条形布流缝,两个结晶辊对称布置在布流腔的左右两侧,布流腔内设有上下间隔分布的至少两块横向挡板,每块横向挡板被对半分成左右并排的导流区和封闭区;其中,导流区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流通孔,封闭区的整个底部下沉形成有聚渣腔,位于上方的横向挡板的聚渣腔与下方相邻的横向挡板的导流区对准。

    一种高通量旋转热机械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79506.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旋转热机械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气氛保护室,气氛保护室内含加载辊和圆柱型高通量样品承载基台,样品承载基台由动力装置驱动绕中心轴旋转,其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样品槽,用于固定待测样品,气氛保护室内部按旋转方向设有加热区、冷却区、拍摄区和加载区,加热区配有钨丝灯红外加热装置,冷却区有冷却装置,拍摄区装有高速摄像机,加载区则有加载辊以进行径向加载,温度采集装置包括多个测温传感器,分布于加热区、冷却区和拍摄区,用于各个区域监测待测样品表面的实时温度。本发明可以高效地进行样品的温度变化和力学加载测试,并利用高速摄像记录相关过程,大幅度节约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一种高Zn含量7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2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8352.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Zn含量7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处理方法,将铝合金铸锭升温至380‑420℃进行一级均匀化处理,所述一级均匀化处理的时间为6‑12h,然后由380‑420℃冷却到200‑250℃,随后再升温至450‑480℃进行二级均匀化处理,所述二级均匀化处理的时间为4‑10h,本发明通过上述均匀化处理,解决了高Zn含量7系铝合金铸锭中高合金化带来的析出相粗大且繁多的问题,极大地缓解了铸锭中元素局部偏析和内应力的问题,避免了热裂问题,为后续热加工和热处理提供良好条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均匀化时间短,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熔渣低碳脱磷的钢渣全量利用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68556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0059.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碳还原的钢渣全量化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从熔融钢渣中提取回收有价元素铁、磷和全量循环利用低磷尾渣。该技术包括加入废钢和/或铁水与熔融钢渣、熔融钢渣还原、渣铁分离与分别利用三个过程。本发明还原所得含磷铁水可进行转炉冶炼,或作为增磷剂使用;所得尾渣可作为熔剂进入烧结工序,随后作为高炉渣产出,可作为水泥原料;或作为造渣剂用于转炉脱磷,或直接冷却凝固后制备石材或用作水泥原料,由此实现大宗固废转炉钢渣的全量循环利用。本发明是一种低碳、低能耗、全量化利用的钢渣循环方法,工艺设计合理,不仅实现了有价元素铁和磷的高效回收与增值利用,还充分利用熔渣余热和废钢的情况下实现钢渣循环综合利用。

    一种铜镍复合带材的短流程连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24753.0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铜镍复合带材的短流程连续制备方法,采用凹型夹送辊进行铜板母带传输,搭配同样凹度的结晶辊,对真空冶炼得到的高纯镍水与铜板母带进行轧制复合,冷却至热轧温度后进行热轧,热轧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冷轧,最终卷曲得到铜镍复合带材产品。采用凹型夹送辊使铜板母带产生一定弧度,增大熔融镍水与母带的接触面积,提升复合效果和冷却速度,其配合凹型结晶辊生产的铜镍复合铸带也具有一定弧度,为后续轧制提供变形空间,避免复合过程中不同金属界面的开裂,使复合薄带的厚度更加均匀,均匀轧制时薄带表面受力,提高了薄带表面质量。该方法缩短了产线长度,降低了铜镍复合带材的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