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和红外图像融合的低发射率涂层智能探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8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87315.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和红外图像融合的低发射率涂层智能探损方法,首先,建立或选择卷积神经网络,并对其进行训练和优化,得到用于检测低发射率涂层损伤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待检测的低发射率涂层的光学图像以及与其同位置、同视角、同尺寸的红外图像,并对获取的光学图像及与其同位置、同视角、同尺寸的红外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待检测的低发射率涂层的融合图像;对待检测的低发射率涂层的融合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检测的数据样本;最后,将待检测的数据样本输入用于检测低发射率涂层损伤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待检测的低发射率涂层进行损伤自动检测,实现了低发射率涂层损伤的自动、快速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一种用于非导电材料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的电磁感应胶带

    公开(公告)号:CN10914221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995737.X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应用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非导电材料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的电磁感应胶带,由电磁感应线圈、橡胶层、黑胶带组成,其中电磁感应线圈通过橡胶层内嵌于黑胶带粘接面内。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过程中黑胶带朝外面与脉冲激光作用诱导产生激光冲击波;紧贴待检测材料表面电磁感应线圈振动切割外加磁场线产生感应电流,并使外加EMAT电磁超声换能器产生感应电流/电压,实现EMAT电磁超声换能器对非导电材料激光冲击波动态响应信号的监测。胶带原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通用性强,可用于非导电材料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

    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63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00023.1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基体、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缸体相对于其中心线自转使得缸绕中心线公转;传动组件包括斜盘,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斜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和往复运动,以此协同缸体与斜盘之间的运动(转缸结构),形成斜盘外缘到缸体距离的周期往复变化以驱动连杆活塞在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斜盘与缸体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斜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并可以扩展结构用途,能够满足活塞泵、压缩机、发动机的设计需求。

    齿协同三维摆盘活塞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19633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599189.6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协同三维摆盘活塞发动机,包括基体、主轴、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齿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传动组件包括摆盘,协同齿组件包括固定于摆盘上的第一伞状齿轮和固定于缸体上的第二伞状齿轮,第一伞状齿轮和第二伞状齿轮之间形成啮合,使得摆盘与缸体之间形成在圆周方向的协同,以此协同缸体与摆盘之间的在圆周方向的同步,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摆盘与缸体在圆周方向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常用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摆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本发明采用转缸配气结构,紧凑、简洁、功重比高、功率体积比大、活塞径向载荷小,整机机械效率高;发动机整体设置为圆柱结构,迎风面积小,用于运动机械减小阻力,适合于航空发动机。

    齿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652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99114.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基体、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齿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缸体相对于其中心线自转使得缸绕中心线公转;传动组件包括斜盘,包括固定于斜盘上的第一伞状齿轮和固定于缸体上的第二伞状齿轮,利用协同齿协调缸体与斜盘之间的运动(转缸结构),使得缸体与斜盘的同步转动得到约束,从而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斜盘与缸体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斜盘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对于传统的曲轴连杆活塞驱动结构,不仅更加紧凑而且连杆摆角大幅降低,活塞径向载荷减小,机械效率提高,活塞-缸套间不利载荷降低,可扩展应用领域,为设计基于轴向活塞的超紧凑型压缩机和发动机创造活塞驱动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技术的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49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97996.6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和电磁超声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技术的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方法。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由电磁感应线圈、黑胶带、EMAT电磁超声换能器、天然强磁铁、线圈、高能激光器、综合检测系统组成;检测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效应将材料表面振动信号经电磁感应线圈转为EMAT电磁超声换能器内的感应电压信号。整个检测装置与方法原理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检测判断快速准确,可适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特殊涂层/薄膜等非导电材料激光冲击波结合力在线检测。

    纳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钛合金薄叶片冲击波吸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87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50551.3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钛合金薄叶片冲击波吸收的方法。本发明本发明在对钛合金薄叶片侧、边缘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时,利用特定的冲击波能量吸收装置将冲击波从叶片侧边、背面导出,从而控制薄叶片冲击变形并提升强化效果,通过在待强化叶片背面安装能量陷阱装置,利用现有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实现薄叶片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突破,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可直接在已有设备上改装,克服现有薄叶片激光冲击强化降功率、降脉宽而导致强化效果不好,双面冲击强化又容易导致内部形成拉伤的缺点,采用能量为2~5J、光斑直径为1~2mm的纳秒脉冲激光对钛合金薄叶片侧边进行冲击强化,是进行薄叶片强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效果好,适宜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