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1447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1725.X

    申请日:2022-03-04

    Inventor: 汪丹 黄睿 王璐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载体,该载体由如下步骤制得:配置醋酸钴和2‑甲基咪唑溶液;将2‑甲基咪唑溶液加入醋酸钴溶液中并在常温中搅拌混合,用水和甲醇反复洗涤沉淀,得到原生ZIF‑67固体;将原生ZIF‑67固体分散至无水乙醇中,加入镍离子刻蚀,产物经洗涤、干燥得到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载体LDH@ZIF‑67。本发明的载体可高效负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同时具有优异的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而且,该酶固定化载体重复使用多次,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

    一种采用复合型催化剂制备环己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6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11956.1

    申请日:2019-02-13

    Abstract: 一种采用复合型催化剂制备环己醇的方法,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首先将氨水、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并缓慢加入钛酸丁酯和正硅酸乙酯,室温下搅拌,真空干燥生成凝胶后研磨,得到钛硅载体;将两种金属盐与钛硅载体置于正己烷中搅拌,对所得混合液进行离心、干燥、焙烧,冷却后的试样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然后对混合液离心、水洗、干燥后将试样放入烧结炉中,高温、通氢气还原,得非负载型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和苯酚-正庚烷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在氢压力1~5MPa,温度60~120℃下反应,最终得到环己醇。该方法采用非负载型金属基催化剂,原料廉价,催化剂金属含量高,原料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好,其催化效率比传统催化剂提高了数十倍。

    一种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6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168261.9

    申请日:2015-04-11

    Abstract: 一种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锌、2‑甲基咪唑和表面活性剂用甲醇溶解,在20~60℃下搅拌反应1~6h后静置10~18h,得到浑浊溶液。(2)对浑浊溶液进行离心处理,沉淀物用甲醇洗涤后,放在烘箱中干燥得到ZIF‑8载体。(3)将过渡金属盐用水溶解后浸渍在ZIF‑8载体上,放入马弗炉内焙烧,得到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其方法为:将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放入固定床反应器中还原,再将植物油通入反应器中,在空速0.9~3.6h‑1,氢分压2~4MPa,温度300~400℃条件下进行加氢裂解反应,最终得到生物柴油。该方法合成的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传统的氧化铝催化剂提高了几十倍。

    一种含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新型聚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37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68163.0

    申请日:2017-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并应用于制备新型聚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通过聚乙二醇改性氧化石墨烯得到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再将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添加至聚醚酰亚胺制膜液中由浸没相转化法制备含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新型聚醚酰亚胺纳滤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网状多孔结构改善聚醚酰亚胺的孔结构,以有效截留有机溶液中的大尺寸溶质分子并增加膜内有利于溶剂透过的流体孔道。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添加比例为1.0 wt%时,可实现纳滤膜的渗透通量和截留率同时提高。

    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576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5701.8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5 B01J20/226 B01J2220/46

    Abstract: 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具有三维微孔结构的ZIF-8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具有纳米孔径的CNTs,由羧基化的CNTs、2-甲基咪唑单体和Zn金属盐在溶剂中混合搅拌而制备。CNTs外壁多带有的羧基和2-甲基咪唑可分别与Zn金属盐配位络合,形成具有多种孔结构的微孔材料。本发明的最大特征在于通过不同制备方法实现对该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得到最佳吸附性能的微孔材料,可从水中快速、高效除去有机污染物。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微孔结构适用于选择性吸附分离,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具备可控性、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一种亚临界法提取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89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66447.4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亚临界水提取雷公藤甲素的方法,属于天然活性成分提取领域。先将雷公藤根粉碎,后过20~80目筛,然后放入亚临界水提取装置,在温度100~150℃、压力0.5~2.0MPa、亚临界水与雷公藤粉末的液固比为10~40mL/g条件下,提取30~90min,提取1~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静置后离心得到的沉淀即为粗品,再通过旋转蒸发浓缩和柱层析法得到雷公藤甲素。本发明采用先进的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提取雷公藤甲素,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该方法绿色无污染,对设备要求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