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檀香803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50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7705.4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檀香803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檀香803的制备方法。所述檀香803通过固体酸催化剂与氢化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在固定床中连续化生产,固体酸催化剂催化苯酚与莰烯进行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产物中的萜酚混合物通过氢化催化剂催化进行氢化反应,制备得到檀香803;且所述氢化催化剂为含有镧系元素氧化物的钴基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用于檀香803合成的连续化工艺,通过选取、制备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固体酸催化剂与氢化催化剂,使得可以连续化、无间断地合成檀香803,进而提高了檀香803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放大生产。

    一种Ni-Mn/Ce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4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13609.2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Mn/Ce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的研究方法。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具有优异储氧性能的CeZrO2为载体的基础上引入具有金属活性组分的Ni、Mn,通过浸渍法,并煅烧还原合成具有双金属的Ni‑Mn/CeZrO2催化剂,然后将该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愈创木酚等酚类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的反应中。本发明制备的双金属催化剂方法简单,过程容易操作,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生物油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且催化剂具有磁性方便回收利用。除此之外,该方法以水和异丙醇的水相重整反应提供氢源,相比于外部氢气提供氢源安全性更高。

    一种Co@NCNT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酚类加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996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670822.X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加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o@NCNT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酚类加氢中的应用。反应体系中采用的Co@NCNTs催化剂是以HZIF‑67为模板,采用一步热解即可得到。本发明催化剂制备步骤简单、周期短,所得材料微观结构良好、可控性强。在低温下原位合成表面覆盖有空心CNTs独特结构的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尺寸较小且分布较均匀的Co NPs,且表面最高的石墨N含量,使得催化剂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剂循环稳定性较好,循环5次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依然维持,且催化剂利用本身的磁性即可实现固液分离,降低分离成本。此外,在酚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

    氮掺杂碳负载钴催化剂在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72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444333.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氮掺杂碳负载钴催化剂在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过渡金属金属钴颗粒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以多巴胺衍生碳材料为载体制备了一种选择性高,转化率高,稳定性好,且可以回收的用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剂。使用一步溶剂热的方法,使金属活性组均匀分散在碳载体上。该催化剂用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的反应,经实验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和对产物环己醇的选择性。

    一种Ni/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14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41088.9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Ni/C催化剂在邻甲酚加氢制邻甲基环己醇中的应用,属于催化加氢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反应体系中采用的Ni/C催化剂是以Ni‑BTC作为自牺牲模板,经过一步热解得到的。本发明所提出的Ni/C催化剂制备原料广泛,价格低廉,整个催化剂制备过程工艺简单,方便可控,适合大规模制备。在较低温度下热解原位形成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Ni/C催化剂,且催化剂稳定性极好,循环反应7次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且因催化剂自身具有磁性,在催化反应结束后,很容易通过磁吸附方式被分离,回收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