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在稻田中一年双季苗种的繁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9891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24996.3

    申请日:2015-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克氏原螯虾在稻田中一年双季苗种的繁育方法。与水产养殖中的苗种繁育有关。本发明的步骤包括:(1)在稻田开挖回形沟;(2)在回形沟和回形沟以外稻田中种植不同水草;(3)在回形沟中投放幼虾;(4)在回形沟中选留亲本,和(5)在回形沟中分二次投放亲本。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建立了克氏原螯虾在稻田中一年双季苗种繁育的人工生态系统。2)在稻田回形沟中选留良种亲虾,提高了亲虾成活率和抱卵率;3)在回形沟中实行二次投放亲虾使苗种产量翻一番,年亩产优质大规格幼虾可达16万尾。

    池塘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3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54849.9

    申请日:2013-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发明的关键是设计一种新的网围方式,使池塘黄颡鱼主养能够因地制宜套养各种吃食性鱼类,大幅提高黄颡鱼主养池塘单位养殖效率。主要步骤为:根据投饵机可覆盖的投喂面积,于主养鱼种黄颡鱼投饵机前方架设围网,使无风条件下投饵机投出的饵料80%以上落入围网包围的区域为宜,围网为聚乙烯,长60m、髙4m、网目为4cm,围网底部缝制密网圆筒状聚乙烯网片,密网片直径6cm,其内装填鹅卵石作沉子,围网用竹竿固定成封闭的圆形,下纲入底泥,上纲露出水面80-100cm。本发明同时提供了配套的养殖模式和具体方法。

    黄鳝与克氏原螯虾同池养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106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710053490.1

    申请日:2007-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黄鳝与克氏原螯虾同池养殖的方法。步骤是:1)选池塘或低洼塘,或将低洼塘开“回”、“井”或“田”字形沟,保持塘或沟内蓄水1.5m以上;2)清塘消毒,保持水深30cm,施肥并植水草;3)黄鳝网箱为敞口式,箱内植水花生;4)放养鲢、鳙调控水质,4月中下旬一次性放足健康克氏原螯虾苗种(100kg/666m2),或秋季投放性成熟的雌雄性比按2∶1的克氏原螯虾种虾;5)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或7月中下旬放养黄鳝鳝种(1kg/m2);6)按日投喂量为克氏原螯虾体重的5-8%投喂饵料;7)鳝种入箱后使其饥饿3天后驯食,糜状蚯蚓或鲜鱼肉与黄鳝饲料重量比为5∶1,4∶1,3∶1和2∶1;8)加强养殖水体和网箱内的水质管理、施肥管理和防病治虫工作。

    基于池塘的网箱式生物浮筏种植青饲料和净化水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6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97216.6

    申请日:200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池塘的网箱式生物浮筏种植青饲料和净化水质方法。特征是,设计了一种网箱式生物浮筏,由植物固定网片,防护网和固定装置构成,植物固定网片固定在水面,幅宽为1.5m,网目大小为5-10厘米;防护网为幅宽2m,网目大小为2厘米,位于植物固定网片的下方及四侧;固定装置包括纲绳、泡沫浮球和固定竹竿;将植物固定网片,防护网及纲绳及泡沫浮球组合成30-50m×1.5m×0.25m的封闭式网箱;四角用竹杆固定,每一网箱式生物浮筏的种植面积45-75m2为一个生产单元;在6--7月,将植株高度为30厘米的蕹菜连根移栽到所述网箱式生物浮筏的固定网片上,使植株茎叶浮出水面,根系浸入水中,网箱式生物浮筏按同一池塘面积5-20%配置。

    一种黄鳝批量化集中孵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49361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140526.9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鳝批量化集中孵化装置,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该黄鳝批量化集中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容器、曝气组件和进水组件,曝气组件包括曝气泵、进气管以及曝气管,曝气管固定于所述孵化容器底部,进气管与纳米曝气管和曝气泵相连接;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喷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孵化装置的曝气组件可将气体通入孵化容器内,对孵化容器内水体中的黄鳝鱼卵供氧。进水管连接水源,可通过喷水管喷水,带动孵化容器内的黄鳝鱼卵在水体中旋转,使孵化容器内的受精卵能分布均匀,避免鱼卵堆积而导致鱼卵缺氧死亡。此外,水体旋转还能有利于好卵与坏卵分离,方便清除坏卵,进而提高黄鳝鱼卵的孵化率和孵化效率。

    一种蜂巢式自动养殖系统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0970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1051638.X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一种蜂巢式自动养殖系统,包括蜂巢养殖箱,蜂巢养殖箱为蜂巢结构,在蜂巢养殖箱的每个腔室上端开有缺口,活动浮门与缺口滑动配合;蜂巢养殖箱的每个腔室下端对应连接有集污漏斗,集污漏斗下端与排污管道、吸污泵连接;蜂巢养殖箱的每个腔室内安装有分支喷管,分支喷管与主水管连接,主水管的进水端与增压水泵依次连接;移动监测船包括船体,船体上安装有集成型传感器、电源‑无线定位及控制模块,集成型传感器通过第一舵机驱动伸入水中或伸出水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蜂巢式自动养殖系统,可高密度养殖且降低成本。

    一种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11623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652626.2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一种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装置,一种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包括:中心杆,其侧壁设有黑白瓶,其侧壁沿杆体标注有刻度;呈X形的支撑架,其垂直设于中心杆的一端部;设于支撑架远离中心杆一端的漂浮圈,其中心位置与中心杆轴线、支撑架中心处于同一竖直方向;通过绳子连接于支撑架中心位置的沉锤,所述绳子一端部设于支撑架中心位置,且绳子设有刻度。该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其通过中心杆等可以很好的将黑白瓶固定于具有水流和水体浮力等的水域水层,适用于任何水域水层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一种水上圈养平台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2913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753877.3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圈养平台,属于养殖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水上圈养平台,包括:浮台、圈养桶以及固定台;浮台包括多个连接的浮块,并且浮台的中部形成多个安置孔,每一个安置孔中分别设有圈养桶;圈养桶嵌设在安置孔中并与浮台固定连接,圈养桶的侧壁设有流动孔,流动孔设有拦截网并且流动孔位于浮台的底部外侧;固定台固定设置在水域边缘并与浮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浮台对操作人员具有支撑作用,操作人员直接在浮台上方便、快捷地进行管理、喂食、打捞等操作,避免借助船只等工具,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水产养殖圈养平台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74778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49559.X

    申请日:2021-04-13

    Inventor: 何绪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圈养平台,所述水产养殖圈养平台设置有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中间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圈养桶预留空间,所述平台框架在若干圈养桶预留空间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所述平台框架有固定式和浮式两类,所述固定式平台框架下端焊接有若干支撑立柱,所述浮式平台框架下端固定有若干浮筒,或直接由浮块拼接而成;所述圈养桶预留空间中安装有圈养桶,圈养桶内安装防逃捕捞网。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产养殖圈养平台提出了圈养固定式和漂浮式两类平台,适用于水产养殖圈养模式。

    一种鱼类池塘圈养装置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84796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077608.X

    申请日:2017-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池塘圈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是一个可循环的圈养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圈养装置(100)、集排污装置(200)、曝气装置(300)、循环水装置(400)和废弃物处理装置(500)。公开了各装置的详细配置及其功能,能够相互匹配和整体运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具体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机型和友好型鱼类养殖系统。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圈养养殖的日常排污效率约为95%。每亩单产达5吨,是常规散养单产的4~5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