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流培养与收集周丛藻类的方法和人工基质

    公开(公告)号:CN105684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32345.4

    申请日:201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8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流培养与收集周丛藻类的方法和人工基质,属于人工基质技术领域。包括漂浮架、分流保护装置和附藻器,所述漂浮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架和对称固定于支撑架两端的泡沫块;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固定于支撑架中间底侧,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上、下端敞开,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长方形挡板,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前端下方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附藻器放置在分流保护装置内部,所述附藻器上、下端敞开,所述附藻器其中两个相对的内壁对称开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载片的凹槽,所述附藻器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长方形挡板。本发明克服了流速快和水位变化的影响,用于在激流水体中定点培养周丛藻类,并且易于定时、定量收集样品。

    一种采用人工饲料培育黑斑原鮡鱼苗和鱼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99056.6

    申请日:2013-12-18

    Inventor: 谢从新 覃剑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人工饲料培育黑斑原鮡鱼苗和鱼种的方法,在室内水泥池,利用清洁河流水源,人工控制微流水,饲喂人工配合饲料,将从受精卵孵出的鱼苗培育为全长3cm的鱼种。采用本发明培育黑斑原鮡2~3日龄的鱼苗至3cm鱼种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

    池塘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3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54849.9

    申请日:2013-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发明的关键是设计一种新的网围方式,使池塘黄颡鱼主养能够因地制宜套养各种吃食性鱼类,大幅提高黄颡鱼主养池塘单位养殖效率。主要步骤为:根据投饵机可覆盖的投喂面积,于主养鱼种黄颡鱼投饵机前方架设围网,使无风条件下投饵机投出的饵料80%以上落入围网包围的区域为宜,围网为聚乙烯,长60m、髙4m、网目为4cm,围网底部缝制密网圆筒状聚乙烯网片,密网片直径6cm,其内装填鹅卵石作沉子,围网用竹竿固定成封闭的圆形,下纲入底泥,上纲露出水面80-100cm。本发明同时提供了配套的养殖模式和具体方法。

    基于池塘的网箱式生物浮筏种植青饲料和净化水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6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97216.6

    申请日:200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池塘的网箱式生物浮筏种植青饲料和净化水质方法。特征是,设计了一种网箱式生物浮筏,由植物固定网片,防护网和固定装置构成,植物固定网片固定在水面,幅宽为1.5m,网目大小为5-10厘米;防护网为幅宽2m,网目大小为2厘米,位于植物固定网片的下方及四侧;固定装置包括纲绳、泡沫浮球和固定竹竿;将植物固定网片,防护网及纲绳及泡沫浮球组合成30-50m×1.5m×0.25m的封闭式网箱;四角用竹杆固定,每一网箱式生物浮筏的种植面积45-75m2为一个生产单元;在6--7月,将植株高度为30厘米的蕹菜连根移栽到所述网箱式生物浮筏的固定网片上,使植株茎叶浮出水面,根系浸入水中,网箱式生物浮筏按同一池塘面积5-20%配置。

    一种用于河流培养与收集周丛藻类的方法和人工基质

    公开(公告)号:CN1056848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032345.4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流培养与收集周丛藻类的方法和人工基质,属于人工基质技术领域。包括漂浮架、分流保护装置和附藻器,所述漂浮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架和对称固定于支撑架两端的泡沫块;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固定于支撑架中间底侧,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上、下端敞开,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长方形挡板,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前端下方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附藻器放置在分流保护装置内部,所述附藻器上、下端敞开,所述附藻器其中两个相对的内壁对称开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载片的凹槽,所述附藻器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长方形挡板。本发明克服了流速快和水位变化的影响,用于在激流水体中定点培养周丛藻类,并且易于定时、定量收集样品。

    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摇蚊科两个属水生昆虫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399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306996.8

    申请日:2016-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水生昆虫摇蚊科帕摇蚊属和寡角摇蚊属的鉴别方法。首先提取待鉴别的摇蚊科帕摇蚊属和寡角摇蚊属昆虫的基因组总DNA,以此为PCR模板,利用COI通用引物扩增线粒体COI前部区段的约650 bp的序列,并进行回收测序,最后按照核苷酸特征变异位点进行种属鉴别。本发明方法能对帕摇蚊属和寡角摇蚊属不同生物型以及幼虫或残缺个体进行鉴定,具有快速、高效、准确和便捷的特点,本方法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求较低,一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均可进行且对鉴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相比传统方法依赖成虫形态特征的鉴别更为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黄颡鱼开口苗在普通池塘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887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697570.6

    申请日:2013-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颡鱼开口苗在普通池塘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基础设施;准备水源;培育前的准备;苗种培育方法:1)放养时间:在池塘种植的植物株高40~50cm时,投放黄颡鱼鱼苗;2)放养量:每亩放养量根据育成规格和预期产量确定;3)水位控制:早期水位20cm,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加,每天增加5~10cm,鱼种长到5cm左右,水深达到100cm左右;4)饲料投喂;5)病害防治:培育后期采用10ppm的福尔马林液浸泡3~5min。本发明阻断了投喂饵料生物传播致病生物;开口苗直接下塘,提高了鱼种对环境的适应;种植的植物大量吸收池塘过剩的营养物质,为苗种提供了庇护和栖息场所;减少了捕捞、运输造成的受伤、死亡的几率。

    一种高原鱼类尖裸鲤的催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220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82857.7

    申请日:2014-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鱼类尖裸鲤的催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成熟亲鱼;催产药物种类与剂量;药物处理;给药方法;人工授精;针对西藏地区难以获得鲤脑垂体的情况,在催产药物中减免了鲤脑垂体的使用,摸索出适合尖裸鲤催产的适宜催产激素的配伍,在西藏高海拔、高寒地区成功进行了该鱼的批量人工繁殖。

    一种低磷配方的黄颡鱼饲料

    公开(公告)号:CN103719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26232.0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磷配方的黄颡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酪蛋白35%、血粉10%、明胶2%、鱿鱼粉7%、面粉21%、鱼油6%、豆油3%、无磷矿物盐预混物2.75%、多维0.5%、磷酸二氢钙1.2%、维生素C0.5%、胆碱0.25%、三氧化二铬1%、纤维素9.8%。本发明的突破了黄颡鱼对饲料中磷利用效率低,磷排放高的局限,利用了降低饲料中磷含量以刺激小肠上皮中的钠磷转运载体蛋白基因的大量表达,以促进黄颡鱼小肠对饲料磷的吸收效率,同时降低了残饵磷、粪磷和尿磷的排放,保证了黄颡鱼生长的良好水质条件,又降低了饲料的成本。

    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细菌数量的荧光显微计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72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87705.5

    申请日:2011-07-06

    Abstract: 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细菌数量的荧光显微计数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学领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样品稀释液和抗褪色剂;(2)将样品加入到样品稀释液中进行处理,制成样品计数液。取样品计数液到离心管中,加入10×的SYBR Green I荧光染料,避光染色后加入抗褪色剂,制成染色样品;(3)将洁净的盖玻片盖在干净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上,涡旋混匀染色样品,用移液器取染色样品,沿盖玻片边缘加样,使染色样品充满计数室。将加样的血球计数板静置5min,置荧光显微镜载物台上,以480nm光波激发,40倍物镜下观察,计数5个中方格中细菌颗粒的数量。最后按公式Y=31.25×A×106计算出1g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其中Y表示1g样品中细菌的数量,A表示一个中方格中细菌的平均数。该方法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抗褪色,能快速准确检测出泥土和沉积物中细菌的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