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涡轮内部冷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418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3362.5

    申请日:2023-12-19

    Inventor: 罗磊 杜巍 柴盛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涡轮内部冷气结构,属于涡轮内部冷气结构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原有涡轮燃气温度提高导致叶片热负荷提高、热应力增大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涡轮内部冷气结构设计,用于涡轮内部冷气结构的优化设计,该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冷却效率高、叶片表面对流传热系数高、节省冷气成本等优点。本发明中,冷气分别从前后缘进入涡轮内部结构,一端通过前缘冷却腔体,再由前缘气膜冷却口排出,另一端进入尾缘冷却腔,经由蛇形通过多流程肋片换热后,尾缘劈缝冷却出流孔流出,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涡轮内部冷气结构的冷却效率,增加了涡轮的使用寿命。

    一种呼吸机微涡轮用角度可调式静叶扩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62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47800.5

    申请日:2023-12-18

    Inventor: 罗磊 杜巍 陈浩

    Abstract: 一种呼吸机微涡轮用角度可调式静叶扩压器,属于呼吸机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涡轮的静叶角度和位置均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工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导致呼吸机的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范围较窄的问题。若干静叶叶片沿叶轮周向均布且均滑动插装在叶盘上,通过周向布置的多个曲柄调节机构对若干静叶叶片进行角度调节。根据静叶叶片分布位置调节静叶叶片角度,进而改变静叶出口面积及通道外型,使得静叶叶片出口处空气流速与压强保持均匀分布,减少气流堵塞,有效保证在多种工况下呼吸机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更宽的工作范围。

    微涡轮和具有该微涡轮的呼吸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76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74523.7

    申请日:2022-04-11

    Inventor: 罗磊 杜巍 罗千千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微涡轮和具有该微涡轮的呼吸机。其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呼吸机的微涡轮包括壳体和叶轮。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叶轮包括轮盘和两个叶片组,所述轮盘具有在其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两个所述叶片组背靠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轮盘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气体进口,两个所述气体进口与两个所述叶片组对应地设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呼吸机的微涡轮具有尺寸小、方便携带、使用寿命高、质量流量大和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智能新型多功能蒸锅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7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7241.X

    申请日:2022-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新型多功能蒸锅及控制方法,其中,该多功能蒸锅包括:蒸锅本体、单片机控制系统和物联网模块;蒸锅本体包括蒸锅内胆、蒸锅外壳和蒸锅锅盖;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黄铜网、风扇、雾化装置、温度传感器、水位监测器、单片机和继电器开关组件;继电器开关组件包括控制黄铜网通断的继电器、分别控制两组雾化片通断的继电器;物联网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客户端;本发明协同利用了超声波雾化技术、黄铜网加热方法改变传统加热模式、以及单片机控制等特性,通过智能过调节水汽雾化量及加热温度,使得加热过程更贴合食物实际,从而实现最佳加热‑雾化设计曲线,在提升食物口感与工作效率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功能。

    试验台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7470.6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壳体、分流组件、多个叶片和探测器,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第一子壳体内具有进风腔,第二子壳体内具有出风腔,分流组件包括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沿进风腔的长度方向设在进风腔内,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多个叶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风腔和出风腔的连通处,壳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探测器的探头和通孔配合以便通过通孔测量通孔处的气流的流速和压力。本发明的试验台通过分流组件将气流分流,减少了气流扩散带来的数据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薄壁圆环截面合金铸件原位离心铸造设备及离心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2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206368.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薄壁圆环截面合金铸件原位离心铸造设备及离心铸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铸件的离心铸造设备及离心铸造方法,目的是优化传统离心铸造的繁琐工艺,消除熔体转移及浇注时的安全隐患,降低铸件冷隔、夹杂、气孔等缺陷,避免浇道中合金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发明原位离心铸造设备中合金原材料装入被固定在底盘上的石墨加热器内,加热器外侧放置保温筒,再外侧设置感应加热线圈,铸型置于加热器和保温筒的顶部,底盘圆心处固定一根限位导柱,通过旋拧轴向限位螺母使上压板下移与底盘一起固定中间各部件。本发明原位离心铸造方法是使合金原材料在离心装置中熔化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型腔凝固成形,实现原位熔炼和原位离心的耦合。

    一种带周转型抽吸孔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2324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73654.6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周转型抽吸孔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包括:吸力面、压力面、叶顶、叶根、主流孔和周转型抽吸孔;在压气机叶片的最大挠度处开设主流孔,主流孔的径向范围是从压气机叶片的叶根到叶顶;周转型抽吸孔均匀分布在主流孔沿着流动方向的一侧,与主流孔相连通;周转型抽吸孔沿着流动方向延伸预设长度,在预设长度后以预设周转角度回转,延伸到与吸力面相交。既能达到抽除流动分离时的低能流体的效果,又可以尽可能小地对压气机叶片的强度产生影响。

    悬空双轨道推拉硬币脱轨箱式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0080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1183936.8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悬空双轨道推拉硬币脱轨箱式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硬币分离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硬币处理装置为传送带装置,存在耗能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第二级漏斗装置位于第一级悬空分离轨道的正下方,第二级导流通道的宽度方向与第二级导流通道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第一硬币收集箱设置在第二硬币收集箱内,第二级悬空分离轨道设置在第一硬币收集箱的上部,第二级悬空分离轨道的横截面呈圆弧形,第二级悬空分离轨道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第二通槽,第二级挡块组沿第二级悬空分离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级悬空分离轨道与第二级悬空分离轨道上下平行设置,第二级推拉杆的一端与第二级挡块组的一端固接。本发明用于硬币分离收集。

    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63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1183932.X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温材料导热性差和韧性低的技术问题。该合金按原子百分比由铌51at%‑75at%、钼5at%、硅16at%、钛0at%‑22at%、钨0at%‑2at%、铪0at%‑2at%、铬2at%和铝2at%组成。制备:一、称取原料;二、非自耗电弧熔炼;三、非自耗电弧‑感应熔炼重熔。本发明的超高温合金材料密度为7.8‑8.2g/cm3,在1500℃的抗压强度为500‑750MPa;在1200℃的抗压强度为850‑1050MPa;室温维氏硬度为650‑780HV,抗压强度为1500‑2500MPa,具有超高温(1600℃)、短时高强度、低密度(小于8.2g/cm3)的特点。本发明属于超高温合金的制备领域。

    一种高温涡轮叶片前缘伞状涡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07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330637.0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86

    Abstract: 一种高温涡轮叶片前缘伞状涡冷却结构,属于涡轮传热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涡轮前缘冷却结构的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高温涡轮叶片前缘伞状涡冷却结构,包括涡轮叶身、涡轮叶片前缘、前缘空腔、多个冲击孔和多个伞状涡发生器,以及冲击套筒或者隔板一,前缘空腔位于涡轮叶身内的前缘部位,冲击套筒或者隔板一设置在涡轮叶身内部,多个伞状涡发生器设置在涡轮叶片前缘内壁面,冲击套筒或者隔板一上设有多个冲击孔。本发明改变了冲击射流的流动状态,加强了冷气的扰动,增强了整体以及局部流动换热能力;改善了局部换热不均匀的情况,并且增加了换热面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