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7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76179.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常规直流换流站换相失败的串联电压补偿器及系统,补偿器包括:第一至第三变流链,第一至第三变流链的每条变流链包括多个全控型电压源子模块,并串联接入LCC-HVDC换流变压器与换流器交流端口之间,以控制串联电压以辅助阀组换相,并增加LCC-HVDC换流器的换相电压面积。该补偿器采用可控全桥子模块组成的变流链串联接入常规直流系统换流器交流端口与换流变压器之间,不需改造原有换流器桥臂内部结构,对LCC-HVDC具有良好的换相失败抑制能力和加快故障后恢复的能力,从而可显著提高LCC-HVDC防御换相失败的能力以及换相失败后的恢复速度,控制灵活性高、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82623.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管廊数字化建模方法,即自顶向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分析总结GIL管廊工程的各机具与设备的施工图纸及具体参数等相关资料;利用PROE工业建模软件对所述施工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模,并形成数字化等比例二维模型库;通过3DMAX软件利用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贴图、材质选择等技术处理,形成高精度三维仿真模型;基于开发平台,通过脚本编译,实现数字化二维模型与数据相关联,建立数据与图形的逻辑关系,形成施工机具、设备的三维数字化仿真模型库。本发明方法为GIL管廊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为工程施工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05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824271.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接地网的石墨接地体接续装置,包括公接续件、母接续件和卡箍;公接续件和母接续件上分别设有连接面,该连接面上设有贯通公接续件或母接续件长度方向的圆弧槽,并在该圆弧槽一端的底部设置与圆弧槽贯通的U形槽,使该端为开口端;公接续件和母接续件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两者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连接成一接续体,使公接续件和母接续件上的圆弧槽组合成沿接续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孔槽;用于接续连接的石墨接地体从开口端经垂直折弯后引入并从另一端的孔槽口引出;卡箍卡接在接续体的开口端一侧,并抵靠在石墨接地体的折弯部分。优点是接地体不易从接续装置中脱离,连接可靠、方便施工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17690.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3 , G06F18/213 , G06F16/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的成果聚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配置初始爬虫参数,对采集并存储的多源数据生成特征化数据,对所述特征化数据进行聚类;对聚类结果分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爬虫参数;以及,将优化后的爬虫参数反馈到智能参数联动爬虫模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的成果聚类方法,通过将爬虫参数与聚类分析参数相互联动,形成动态反馈机制,实现数据采集与聚类分析的闭环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0633288.9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区电力联网互补性判断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各待联网区域的平均负荷需求、各待联网区域的风电平均出力和各待联网区域的光伏平均出力确定各待联网区域的净负荷平均功率;根据所述各待联网区域的净负荷平均功率确定各待联网区域的净负荷平均功率的峰谷差;根据所述各待联网区域的净负荷平均功率的峰谷差确定各待联网区域间的电力互联互补系数;根据所述各待联网区域间的电力互联互补系数判断各待联网区域间的联网互补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考虑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等波动性因素,全面体现跨区域电力联网的互补性,并可以准确刻画跨区域电力联网对电力系统调峰产生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2106.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运行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预先构建重力储能机组的有功控制模型以及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内外环控制模型;获取电网侧功率需求;基于多机组运行控制的功率分配策略,确定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基于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给出重力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结合内外环控制模型,更新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重力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优化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实现对并入电网的多机组的运行控制。本发明针对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电力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快速满足电网调峰调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9860.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根据获取的宽频振荡量化评估指标生成振荡影响因素矩阵,进而生成振荡模态参数矩阵,通过计算多个子频率区间的Copula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来实现对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Copula熵对宽频振荡关键影响因素量化分析,进而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通过针对性调整等相关方法抑制振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3352.6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906 , G06F18/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资源数据重构整合系统,本发明涉及数据整合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数据重构整合完毕后,其数据很容易出现丢失情况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数据重构整合过程中,将不同属性的数据进行提前分类,在分类完成后,根据不同的模型,确认不同属性数据的特征向量,再将不同的特征向量进行合并分析,确认相似度,将相似度高的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确认目标数据整合包,依次确认后续的目标整合包,采用此种方式,便是为了将整合数据的整体容量进行缩减,降低并缩减对应的存储空间,对存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79583.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光伏板发电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预测天气数据、Km‑S分析系统、预测光伏板发电功率、全天光伏发电功率、短时光伏发电功率、不同季节晴天光伏发电功率。该试预测模型以光伏系统在短期内波动较小,具有相关性的情况,根据近期相邻时刻的发电数据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发电功率。考虑在多种因素下的光伏发电率的来进行整体的预测,以降低季节变化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预测的效率且十分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285474.1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变电站全寿命周期低碳评价方法,本方法包括: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分析理论,生产环节碳排放转移概念,变电站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理论。该发明方案基于产品生产、安装及拆除回收环节碳排放基准值理念,建立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分析理论体系,可测算各环节的碳排放值,同时可推动各环节碳排放竞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