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6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80008427.2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1/76 , H01L29/06 , H01L29/12
Abstract: 具备元件分离层(14)以将主单元区域(Rm)与感测单元区域(Rs)之间电分离,在元件分离层(14)的底部具备电场缓和层(15)以缓和电场集中。此外,将电场缓和层(15)以直线状构成,将相邻的电场缓和层(15)以与相邻的p型深层(5)的间隔(Wd)相同的间隔形成,抑制电场的进入。进而,在从主单元区域(Rm)侧突出的电场缓和层(15)与从感测单元区域(Rs)侧突出的电场缓和层(15)之间,也使两者的间隔(Wp)为相邻的p型深层(5)的间隔(Wd)以下,抑制电场的进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072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80049387.3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06 , H01L29/78 , H01L29/12 , H01L21/336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衬底的终端区域具有p型的多个保护环和多个第1扩散区域。在对上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平面观察时,与上述多个保护环的1个对应而配置有上述多个第1扩散区域的1个。在对上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平面观察时,上述多个保护环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述第1扩散区域内。上述多个保护环各自的宽度比对应的上述第1扩散区域的宽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80020140.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20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使JFET部(2a)为高浓度,并且由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二导电型区域(3、5、6、8、61)夹着JFET部而形成窄幅的结构。而且,以在成为了比正常动作时的漏极电压Vd稍高的电压时JFET部被夹断的方式,设定JFET部的宽度与JFET部及第二导电型区域的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80020140.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20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使JFET部(2a)为高浓度,并且由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二导电型区域(3、5、6、8、61)夹着JFET部而形成窄幅的结构。而且,以在成为了比正常动作时的漏极电压Vd稍高的电压时JFET部被夹断的方式,设定JFET部的宽度与JFET部及第二导电型区域的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80102398.0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开关元件具备设置有沟槽的半导体基板、栅极绝缘膜以及栅极电极。半导体基板具有源极区、体区、漂移区、第一电场缓和区以及连接区。漂移区在体区的下侧的沟槽的侧面及沟槽的底面与栅极绝缘膜相接。第一电场缓和区被配置于漂移区的内部,与沟槽的底面隔开间隔地被配置于沟槽的下部,沿着沟槽的底面延伸。连接区以到达第一电场缓和区的方式从体区向下侧突出,在从上方俯视时,在与沟槽交叉的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在将连接区的介电常数设为ε(F/cm)、将连接区的临界电场强度设为Ec(V/cm)、将元电荷设为e(C)、将从上方俯视位于沟槽的下部的连接区时的p型杂质的面密度设为Q(cm‑2)时,满足Q>ε·Ec/e。
-
公开(公告)号:CN111463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050572.6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9/423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倒置型半导体元件,该倒置型半导体元件包括:半导体衬底(1);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层(2);形成于第一导电类型层上并包括线性形状部分的电场阻挡层(4);形成于第一导电类型层上并具有线性形状部分的JFET(3)部分;形成于电场阻挡层和JFET部分上的电流分散层(5);形成于电场阻挡层和JFET部分上的深层(7);形成于电流分散层和深层上的基区(6);形成于基区上的源区(8);包括栅极沟槽(11)、栅极绝缘膜(12)和栅电极(13)并布置成条形形状的沟槽栅极结构;层间绝缘(14);源电极(15);以及形成于半导体衬底的背表面侧上的漏电极(16)。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3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280016150.0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12 , H01L21/336 ,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666 , H01L21/3065 , H01L29/1608 , H01L29/34 , H01L29/4236 , H01L29/66068 , H01L29/7813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碳化硅衬底(1)上形成漂移层(2);在所述漂移层(2)的表面部分上或表面部分中形成基极层(4);形成沟槽(6),以穿透所述基极层(3)并且到达所述漂移层(2);在所述沟槽(6)中的所述栅极绝缘膜(7)上形成栅极电极(8);形成电连接至所述源极区(4)和所述基极层(3)的源极电极(9);以及在所述衬底(1)的背侧表面上形成漏极电极(11)。形成所述沟槽(6)包括:对衬底表面进行平坦化,并且在平坦化之后蚀刻以形成所述沟槽(6)。(3);在所述基极层(3)的表面部分中形成源极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