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磷酸锆改性的UHMWPE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4792.6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酸锆改性的UHMWPE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792对磷酸锆片层表面进行有机化偶联修饰,再将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机械共混均匀,将混合粉料放入模具中,最后采用热压成型法将混合粉料加热模压熔融后固化成型,待冷却脱模后即可得UHMWPE减摩抗磨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磷酸锆优异的润滑性能,稳定的二维分子结构、较高的表面反应性和可控的纵横比,将KH‑792接枝到剥离后的磷酸锆片层表面,改善了填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进而改善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减摩抗磨性能。制备的UHMWPE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工况下的摩擦系数、磨损体积均有显著降低。

    磷酸锆四苯基锡协同改性UHMWPE的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9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9764.X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锆四苯基锡协同改性UHMWPE的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抗磨复合材料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四苯基锡和磷酸锆组成。首先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将四苯基锡粉末、磷酸锆粉末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机械共混均匀,然后将混合粉料放入模具中,最后采用热压成型法将混合粉料加热模压熔融后固化成型,待冷却脱模后即可得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抗磨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磷酸锆稳定的二维分子结构所具有的优异的自润滑性能,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四苯基锡在聚合物基体中的骨架承载效应,协同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而改善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抗磨性能。抗磨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工况下的磨损体积均有显著降低。

    一种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加工用固体润滑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4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1036117.X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加工用固体润滑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润滑性能赋予剂A、作为润滑赋予剂粘结剂的弹性有机涂料B、用于改善润滑性能赋予剂A分散性的润湿分散剂C,其中润滑性能赋予剂A、弹性有机涂料B、润湿分散剂C的重量份分别为:5~20份、80~95份、0.2~2份。此外,本发明说明了该固体润滑膜的制备方法,按照特定比例将固体润滑膜组份、稀释剂通过机械混合制得前驱流体;将前驱流体喷涂或刷涂在待润滑材料表面,在特定温度和时间内形成所述固体润滑膜。该润滑膜具有优异的润滑性,易去除性,在冲压成形加工时,润滑膜提供润滑作用,并保护板材与模具表面,成形件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

    一种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8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1557444.X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减摩抗磨复合材料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丙烯酸钠组成,首先选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将两者干燥后混合形成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置于模具中,采用热压机对混合粉末进行先预压后热压成型工艺,得到减摩抗磨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电解质聚丙烯酸钠水解后产生离子与海水中自由离子发生电荷排斥,减少对材料的损耗,增加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学性能,最终得到海洋装备用的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减摩抗磨复合材料在海水环境下的摩擦系数、磨痕深度和磨痕宽度均大幅度降低。

    一种龙门式复合镀层多自由度刷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10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7577.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镀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龙门式复合镀层多自由度刷镀装置,其包括龙门架、多自由度刷镀机、传送机构和刷电机构,龙门架包括龙门基座和架体,龙门基座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有导电带,刷电机构用于为导电带通电;架体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件,导向件上通过斜向移动机构安装有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上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有第二承载件,多自由度刷镀机安装于第二承载件上,使得多自由度刷镀机能在传送带上方自由移动。本申请通过设置倾斜的龙门架,实现刷镀头的大范围移动和精确定位,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导电带的设置使得设备无需额外的电接触装置,提高了刷镀操作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摩擦测试中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的调控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73317.2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摩擦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擦测试中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的调控装置和方法,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试验台,试验台上设置有往复摩擦副;试验台外套设有支撑筒,支撑筒上转动设置有转动环,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转动环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环上设置有剪叉式伸缩机构,剪叉式伸缩机构包括四个长度相等且首尾相连的连接杆,相邻的两个连接杆之间通过铰柱铰接,其中两个相对的铰柱上分别固接有用于固定磁体的夹具,转动环上设置有用于驱使两个磁体同时沿转动环的径向靠近或远离往复摩擦副的第二驱动机构。本申请能够实现摩擦测试中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的高精度调控。

    一种温度-湿度-振动耦合试验装置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0395.8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湿度‑振动耦合试验装置,由两个水平振动机构、一个竖直振动机构、振动平台、同步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振动平台上的试验箱组成。通过将试验箱连接温度控制组件和湿度控制组件,可以实时对试验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控,真实模拟被测试产品使用时的温湿度环境;通过同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激振轴和若干第二激振轴同步转动,激振轴旋转时在偏心机构的作用下产生偏心激振,从而带动水平激振块和竖直激振块分别沿水平滑动机构和竖直滑动机构进行线性运行,并通过水平支撑杆和竖直支撑杆带动振动平台沿多轴向滑动副进行三维振动,进而带动安装在振动平台上的试验箱进行多轴向协同振动,实现稳定的三维振动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