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90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071005.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故障诊断实验平台,包括台架基座,所述台架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台架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纵横可滑动座,台架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可调节滑动座,所述可调节滑动座的上侧插接有可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可升降调节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增程器底座。故障发生装置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发动机失火故障的模拟、不对中故障的模拟、发电机部件匝间短路故障的模拟机不同类型耦合故障的模拟。故障发生装置作为所述的增程器实验平台中最重要的装置之一,能够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通过人为的设置故障进行分析,能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04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036593.6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角度转向轮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双纵臂式悬架,包括车轮(1)、轮毂电机(2)、制动系统总成、转向节(5)、上前控制臂(6)、上后控制臂(7)、下前控制臂(8)、下后控制臂(9)、减震器弹簧(10)和减震器阻尼器(11);上前控制臂(6)、上后控制臂(7)、下前控制臂(8)、下后控制臂(9)的一端分别与转向节(5)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吊耳与车架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双纵臂式悬架,通过设置合理的几何参数,巧妙地避开了与车架、车轮之间的干涉,轮胎最大转角可达90°,可实现万向行驶功能;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使得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延长线的虚拟交点构成了虚拟的主销轴线,虚拟的主销轴线靠近轮胎中心平面,使转向时半径不会改变过大、悬架定位参数变化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64317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114433.9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用方程式赛车夹具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通用方程式赛车夹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通用方程式赛车夹具装置,包括有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支架Ⅳ、上下移动装置、对称定位装置、支架Ⅴ、夹具装置Ⅰ、支架Ⅵ、夹具装置Ⅱ、移动支撑装置、支架Ⅶ、支架Ⅷ、T形滑块Ⅰ、T形滑块Ⅱ、方形套管Ⅰ、方形套管Ⅱ、连接架、定位螺栓Ⅰ和定位螺栓Ⅱ;在支架Ⅰ的左部上方设置有支架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通用方程式赛车夹具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的管材进行夹紧固定,拓宽了应用范围,节约了资源,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9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26622.0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半主动颗粒阻尼橡胶悬置。其技术方案是:橡胶弹簧(3)的中间位置处同轴心地嵌入连接骨架(2)内,橡胶弹簧(3)的开口端通过钢圈(4)与悬置壳体(5)的开口端相向固定连接。外钢管(11)和内钢管(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连接骨架(2)的下平面和底板(10)的上平面同轴心地对应连接,阻尼腔(15)中装有钢珠(14),钢珠(14)的装入量为阻尼腔(15)容积的50~80%。外钢管(11)外壁安装有电磁线圈(13),电磁线圈(13)位于底板(10)的上平面;电磁线圈(13)通过固定在悬置壳体(5)上的线圈插座(6)外接悬置总成的控制器,线圈插座(6)固定在悬置壳体(5)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且具有宽频隔振、减振和降噪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9111.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567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熔盐加热装置。一种动力电池熔盐加热装置,包括储热罐、加热单元、换热单元和水泵,所述储热罐内存储有储热介质,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储热罐内,其中,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储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换热单元用于将储热介质的热量与外界进行交换,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储热罐外,其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换热单元泵送换热介质。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熔盐加热装置,采用储热罐储存热量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热,不消耗动力电池电量,由熔盐储存的热量作为热源,换热介质换热后传递热量加热动力电池,提高动力电池工作温度,维持动力电池化学性能和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1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0301.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废气氨重整和氨氢协同燃烧的发动机系统及方法,包括分别与发动机气缸相连通的氨燃料供给机构、柴油供给机构和氨重整气反应器机构,分别向发动机气缸输送氨气/空气混合气体、柴油和氢气;还包括ECU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柴油、氨气和氨重整气分解后产生的氢气的喷射量,以满足发动机不同运行工况的燃料供应需求,本发明有效地结合氨气和氢气的双燃料掺烧技术,利用发动机废气热量分解氨,降低未燃的氨排放,提高氨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8003.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80 , G06V20/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拖轮自主伴航实时感知方法及设备,涉及拖轮自主伴航领域,包括:通过样本数据集合对改进YOLOv8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好的改进YOLOv8模型;拖轮获取目标船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对可见光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和空间标定,获得标定结果;将可见光图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改进YOLOv8模型,获得视觉目标检测结果,通过视觉目标检测结果、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标定结果获得视锥点云;对视锥点云进行聚类,获得3D目标框,拖轮通过3D目标框对目标船进行伴航。本发明通过改进YOLOv8模型得到的视觉目标检测结果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3D目标框,实现自主伴航过程中的高精度实时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8001.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主伴航作业中对被伴航船的目标跟踪方法及设备,涉及目标跟踪领域,包括:S1:伴航船通过被伴航船的MMSI数据获取被伴航船的AIS数据,若获取成功则进入步骤S2,否则禁止进入伴航状态;S2:伴航船通过AIS进行目标跟踪;若AIS数据丢失则返回S1,若AIS数据与TTM数据匹配成功则进入步骤S3,否则重复步骤S2;S3:伴航船通过AIS与K波段雷达融合进行目标跟踪;若K波段雷达丢失目标则返回步骤S2,若视觉识别成功则进入步骤S4,否则重复步骤S3;S4:伴航船通过视觉相机与激光雷达对被伴航船进行目标跟踪,若视觉相机丢失目标则返回步骤S3。本发明在不同阶段采用精度最高的对应方式进行目标跟踪,保证了整个伴航过程均能实现高精度的目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89067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2009.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半主动悬架多目标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当前的路面状态信息和车辆状态参数信息;基于预期指标和所述路面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车辆状态参数信息中各个参数的权重,得到各个所述车辆状态参数信息对应的目标权重;将所述路面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参数信息和所述目标权重输入至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生成悬架控制电流;所述悬架控制电流用于对车辆悬架进行实时调整。通过在悬架控制中引入实时路面信息,使得车辆与路面实时进行交互,加强了路面对车身的反馈,实现了车路协同;另外,综合考虑了多个预期指标,从而调节车辆状态参数信息中各参数的权重,对车辆的舒适性、操稳性和安全性进行权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4713.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G01F23/263 , G01F23/8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主体、信号检测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主控芯片模块和上位机。传感器主体部分用于感知液位的变化,并将液位的变换转换为传感器输出电容的变化。信号检测电路则负责感知这种变化并将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由信号转换电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供单片机处理的数字信号并送入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液位高度。上位机用于人机交互,通过CAN通信与单片机建立联系,通过配置相关参数信息后显示液位高度、实现对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控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U形电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并以此为核心设计了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由于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解决了传统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无法满足不规则容器液位测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