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348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03421.9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江西赣北公路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湖区土石混合抛填路基的组合强夯处理的施工方法,具体为:(1)抛石挤淤至设计标高;(2)平整场地,标出夯点位置;(3)起重机就位,柱锤置于夯点位置,进行第一遍夯击,锤重15.5t,锤底直径为1.4m,落距12m,点夯次数为8下,夯击能1860kN.m;(4)更换夯点,重复(2)、(3),完成第一遍夯击并平整场地;(5)起重机就位,柱锤置于夯点位置,进行第二遍夯击,点夯次数为5下,夯击能1860kN.m,更换夯点,重复(5),完成第二遍夯击;(6)第三遍普通锤满夯,锤重15t,锤底直径2.1m,满夯要求锤印搭接,落锤高度7m,夯击次数为2下,满夯单击能1050kN.m;(7)强夯布点采用梅花形布置,随夯补土,填土与路基填土一致。本发明可减少后期路面开裂可能造成的人命财产的损失,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2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35978.9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29C64/314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50/02 , C08L67/04 , C08L91/06 , C08L1/02 , C08L101/00 , C08K7/14 , C04B28/00 , C04B38/00 , B33Y70/10 , B29C64/393 , B33Y4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冻融敏感性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具有差异化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的基体材料;S2、在基体材料中掺入具有不同相变温度和潜热值的微胶囊相变材料;S3、选择加入增强纤维,改变基体材料间的胶结作用;S4、确定3D打印工艺参数,3D打印工艺参数包括层厚、填充密度、温度;S5、根据不同的基体材料、微胶囊相变材料和增强纤维及其配比进行排列组合,通过不同工艺参数的3D打印制作对应冻融敏感性复合材料,进行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根据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建立冻融敏感性—工艺—性能数据库,获取不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后续进一步材料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7114.2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核磁的三轴应力下冻土压融演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冻土测试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实现低温冻结‑渗流‑三轴应力的耦合施加、无法动态捕捉孔隙裂隙及含冰量变化的技术瓶颈,提出将低温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和土三轴测试技术有机结合,全过程低温在线精准冻结,实时采集测试数据,分析冻土压融特征演化规律。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拟土样真实环境的初始围压、轴压和渗流速度,将土样冻结至目标温度并保持恒定;动态采集初始环境下核磁共振图像、整体及分层T2谱;改变围压和/或轴压,动态采集围压和/或轴压改变过程中的核磁共振图像、整体及分层T2谱;分析在不同应力作用下冻土压融特征的全过程演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4833.7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结构界面剪切法向刚度适配及调整方法、装置,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利用刚度调整模块测量待测土体的刚度,根据待测土体的刚度测量结果,在法向加载单元与待测土体上表面之间安装多个相互独立的微弹簧单元体;微弹簧单元体的刚度与待测土体的刚度测量结果相等,以使剪切试验过程中待测土体边界处的法向刚度与待测土体的刚度保持一致,完成土结构界面剪切法向刚度的适配;同时,实时测量待测土体在剪切试验过程中每一加载点土体的压力变化情况,得到对应的土体压力监测结果,并通过土体压力监测结果验证适配常刚度边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本申请能够在剪切试验过程中提供更为真实的待测土体常刚度边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9123.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参数可控的滑坡试验装置,包括:轨道面板,包括轨道;箱体,包括箱体动力轮和装载试验对象的滚动底板,所述箱体动力轮位于所述轨道上;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箱体动力轮以带动所述箱体基于预设速度沿所述轨道运动;可动顶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形态保持模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可动顶板上,另一端用于保持所述试验对象的轮廓形态;其中,所述箱体沿所述轨道运动至所述轨道的预设位置时,使所述可动顶板移动以分离所述形态保持模组与所述可动顶板,所述试验对象基于所述预设速度在所述滚动底板上随着所述箱体继续运动,以进行滑坡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21682.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热对流下溶质运移的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核函数,根据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得到基础粒子在无热对流条件下的初始浓度流量;根据浓度扩散系数得到基础粒子在热力条件下的目标浓度流量,并根据目标浓度流量得到在热对流条件下的浓度变化函数;基于核函数,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得到基础粒子在无对流条件下的初始热流量;根据初始热流量得到在对流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函数;将目标浓度流量、浓度变化函数、初始热流量和温度变化函数,作为溶质运移的模拟函数;利用模拟函数,对从初始时刻到目标时刻的时间段内溶质运移进行模拟,得到目标时刻的浓度场和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5645.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深部隧道的损伤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初始化深部隧道的模型中粒子的粒子参数;针对每个时间步,基于粒子的当前粒子参数、所述模型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计算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更新所述粒子的当前内核函数;基于所述当前内核函数计算所述粒子的当前密度分布、当前内力分布、当前外力分布、当前第一渗流分布和当前第一温度分布;并更新所述粒子的所述当前粒子参数,得到新的粒子参数用以下一时间步的迭代,直至达到预设总时间步;基于最后时间步中的渗流分布、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损伤分布得到所述深部隧道的损伤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48074.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水力压裂过程的模拟方法及相关设备。具体地,所述模拟方法包括获取并基于目标岩体的岩体力学参数和裂隙分布,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构建岩体模型;所述岩体模型包括流体粒子,所述流体粒子被赋予预设水压;基于预设渗流场的偏微分方程、预设控制方程以及预设时间参数,对所述岩体模型的粒子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其中,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位置和速度;所述预设控制方程包括多个控制方程;所述多个控制方程对应粒子的不同类型和状态。这样的技术方案,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和渗流场相结合对水力压裂过程进行模拟,连续域到不连续域的转换在SPH框架下实现,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48075.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干热岩晶体尺度的损伤与破裂模拟方法及相关设备。具体地,损伤与破裂模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模拟温度、目标晶体的晶体粒子分布及晶体粒子的初始参数;根据所述目标模拟温度、所述晶体粒子分布及所述晶体粒子的初始参数,构建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框架的耦合模型;基于预设热力学方程、预设控制方程以及预设时间参数,对所述耦合模型中的晶体粒子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其中,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位置和速度;所述预设控制方程包括多个控制方程;所述多个控制方程分别对应不同的粒子状态。这样的技术方案,精确地捕捉了干热岩晶体的颗粒组成以及微结构,模拟了在热力条件下的晶体微裂纹扩展以及损伤特性,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19563.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8/21 , G06F18/21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47 , G06N3/088 , G06N3/09 , G06N3/084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根据滑坡数据自动确定滑坡条件因素,避免人为特征提取导致的提取不充分或选择不合理,提高评价准确性。因为无需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增强了方法的普适性和通用性。并且通过建立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将地理空间信息输入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即可得到滑坡易发性评价,简化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实用性,并提高滑坡实时预警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