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4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425979.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通过组合突变设计出最佳突变体,对BsPanD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克服了之前野生型的酶因为严重的机制性失活而导致的催化稳定性低的局限,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Q5(BsPanDI46V/I88M/K104S/I126*),其催化半衰期和β-丙氨酸产量分别为野生型的3.47和2.58倍,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转化后15L规模发酵罐产量为123.8g/L,转化率>99%,单位菌体生产β-丙氨酸的能力为6.2g/g,将该突变体Q5进一步与L-天冬氨酸酶(AspA)偶联,以富马酸为底物,β-丙氨酸产量达到118.6g/L,因此大大降低了之前的高菌体量以及昂贵的底物成本,为β-丙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70748.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赖氨酸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大肠杆菌已于2019年6月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43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MME-lys,表现出耐受高浓度L-赖氨酸的能力,其耐受能力达260g/L,减少了在发酵过程中因产物对细胞产生毒害的影响,并进一步促进赖氨酸的生成。经发酵罐扩大培养,发酵33h L-赖氨酸产量高达210g/L,葡萄糖得率为75%。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19484.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化L-苏氨酸生产L-2-氨基丁酸的重组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双质粒的重组菌,同时实现三种酶的高效表达,将L-苏氨酸转化为L-2-氨基丁酸,并偶联一辅酶再生体系,通过将NAD+转化为NADH,使得NADH在体系中浓度相对稳定,转化能够高效进行。更进一步地,在此过程中由甲酸铵转化而来的CO2可溶于转化体系中生成的氨水,对环境污染小,有工业化应用价值。本方法具有转化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成本低廉、转化时间短等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L-2-氨基丁酸,投入40g/L L-苏氨酸,所得产物L-2-氨基丁酸的浓度为43.3g/L,转化率达9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6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303473.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高产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将D‑海因酶和D‑氨甲酰水解酶的突变体连接在双表达质粒pETduet‑1上,提高了D‑氨甲酰水解酶的表达,该菌株转化12h生产30g/L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量达到24.9g/L,摩尔转化率达到95.4%,转化12h生产40g/L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量达到30.4g/L,摩尔转化率达到87.4%;转化12h生产50g/L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量达到29.8g/L,转化24h产量达到33.0g/L,摩尔转化率75.9%。本发明方法在工业上用于提高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量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泛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46843.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大肠杆菌快速诱变和响应对羟基苯甲酸浓度的质粒,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向质粒中引入脱氨酶、E.coli RNA聚合酶的α亚基以及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的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抑制剂,获得了具有快速诱变能力的重组质粒。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引入能有效响应对羟基苯甲酸浓度的表达元件,可用于对羟基苯甲酸高产菌株的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37555.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赖氨酸的大肠杆菌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菌株FMME‑XC5能够利用工业葡萄糖中的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糖,有效提高葡萄糖得率,也可以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使得以甜菜糖蜜为底物成为可能。最终,在5L发酵罐上L‑赖氨酸产量可以达到220g/L,葡萄糖得率提高至75%,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40.68%。转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20.03%。本发明提供的菌株FMME‑XC5具有工业实用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8323.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酪氨酸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理性代谢工程改造获得L‑酪氨酸的重组菌株,在E.coli SA07基础上,通过回补表达aroK、aroL和tyrAfbr(M53I/A354V),敲除全局调节因子基因tyrR,pheA,trpD,tyrP,发酵罐发酵L‑酪氨酸产量达到45.8g/L;利用中等强度启动子过表达DNA结合转录双调节因子基因marA提高了菌株的存活率,经过5L发酵罐发酵48h,酪氨酸产量可以达到65.9g/L,葡萄糖得率为21.9%,死亡率降低至43.5%。本发明发酵生产酪氨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性能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607545.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其在生产3‑脱氢莽草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宿主菌中,敲除3‑脱氢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roE、负调控转录抑制因子tyrR、乙酸激酶基因ackA、丙酮酸脱氢酶基因poxB和奎尼酸脱氢酶基因YdiB,并过量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酶ppsA、转酮醇酶tktA和转醛缩酶talA、DHQ合酶aroB、3‑脱氢奎尼酸脱水酶aroD和抗反馈抑制的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DAHP)合成酶基因aroGFBR。本发明发酵生产3‑脱氢莽草酸的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9308.X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酰胺合成的内酰胺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内酰胺酶突变体不仅可以催化4‑(羧丙基氨基)‑丁酸内环化反应,而且突变提高了该酶对4‑(羧丙基氨基)‑丁酸的活性,同时也提高了酶的稳定性,最优突变体的酶活可达到100.90U/L,在pH 8.0的条件下孵育60min仍有67.2%的剩余活性,在30℃的条件下孵育60min仍有77.2%的剩余活性,分别相较野生型提高了1.68和1.28倍,为该酶重复利用提供了基础。本发明通过促溶标签与本发明的内酰胺酶突变体共表达,提高了酶的可溶性表达,可使酶活得到提高,为酶法转化法生产ETI‑COOH提供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68573.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L‑苯丙氨酸的菌株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改造获得耐受高浓度L‑苯丙氨酸的重组菌株E.coli PHE,通过向菌株E.coli JNYPQ导入两个重组质粒:pEM‑marA‑aroA‑aroD‑tyrB和pACYC177‑CI‑aroF‑pheAfbr‑yddG,既提高了L‑苯丙氨酸的产量又增强了菌体活性。经过5L发酵罐发酵48h,L‑苯丙氨酸产量可以达到89g/L,发酵终点死亡率为32%,本发明所得菌株产L‑苯丙氨酸潜力巨大,且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