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3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01341.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5/062 , A61F9/00 , A61N5/0613 , A61N2005/06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黄素紫外胶联系统,包括:紫外组件,其包括位移可调节的紫外灯;位移可调节的定位组件,其包括出射光形成交汇点对准到眼部病灶区域的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第一激光灯与紫外灯的出射光同光路;图像采集组件,其包括采集眼部实时图像的红外摄像头;控制器,其分别通信连接到紫外灯、第一激光灯、第二激光灯以及红外摄像头;控制器根据接收眼部实时图像,分别实时调节定位组件和紫外灯的位移,以实时对准紫外灯发出的紫外光与眼部病灶区域。本发明提供的核黄素紫外胶联系统,紫外光自动跟踪患者眼球位置以定位眼部最佳治疗位置,可实时监控及调整紫外光光强以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73936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12866.6
申请日:2015-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A61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瞳孔对光反射跟踪系统,该系统包括抓握式双目瞳孔检测设备成像系统和瞳孔追踪测量模块;其中,成像系统包含两个红外相机、两个红外照明光源、两个刺激光源、抓握式设备和单片机,红外相机、照明光源、刺激光源、单片机集成在抓握式设备内部,相机和光源与单片机连接,由单片机负责信号的控制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瞳孔追踪测量模块集成于单片机,对单片机采集的图像进行追踪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还包括与手柄配套的移动座、悬挂组件,该系统适用性强,可应用于急救、野外等场合,应用前景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8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04567.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Q5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具体公开了用电子设备通过文字识别病人纸质检查单并保存、管理、重现的一种供个人使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包括检查单OCR识别录入模块、疾病诊断录入模块、用药录入模块、治疗过程记录模块、数据库、历史就医记录查询模块、历史用药查询模块、历史检查查询模块和历史治疗过程查询模块;将原常规的存储在医院内的电子病历,储存在移动的数据库中并备份到云数据存储中心,为个人使用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电子病历,不论用户身处何地就医都可以查阅自己的电子病历,为自己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672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09478.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V40/16 , G06N20/00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微表情和宏观表情的情绪识别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输入数据中检测并定位人脸;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面部特征提取;对提取的面部特征进行微表情识别以及宏观表情识别;根据微表情识别结果和宏观表情识别结果分析情绪状态。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识别视频或实时图像中人物的微表情,并据此分析出相应的情绪状态,为心理咨询、人机交互、安全监控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相关应用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可视化展示情绪分析结果,方便用户直观了解人物的情绪变化,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1523.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理测评大模型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用户心理特征向量数据库;通过所述用户心理特征向量数据库对心理测评大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用户当前的心理状态及历史数据,通过所述心理测评大模型计算生成个性化的心理测评建议。本发明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实现精准的心理状态识别和个性化的心理测评建议生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心理测评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集成心理学、数据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确保测评建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372926.3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40
Abstract: 一种I2C通信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通过I/O接口实现I2C通信的设备中,其中,基于定时器与双状态机实现,所述方法,包括:针对I2C通信的各通信状态,通过第一状态机的状态轮转,基于定时器产生各通信状态中基于数据bit位的总线时钟信号和总线数据信号;对于其中一个通信状态到其他通信状态之间的转化,根据I2C通信协议或接收到的I2C通信命令,第二状态机基于字节转化成目标通信状态;其中,I2C通信的通信状态包括开始状态、寻址状态、数据发送状态、数据接收状态及停止状态。本方案,I2C通信的实时性、可控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同时,既做到了通信的可控、稳定,又节约了系统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178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059015.8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动及头动参数监测的疲劳检测及促醒系统,包括:眼镜本体;图像采集模块;头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佩戴者的头动数据;促醒模块,包括光刺激单元、声音刺激单元和振动刺激单元;电源模块;后台处理模块,其包括眼动数据分析模块、头动数据分析模块、疲劳程度分析模块及主控模块。本发明的基于眼动及头动参数监测的疲劳检测及促醒系统,通过眼动及头动数据融合评定,能自动判定人体疲劳程度,并依据人体疲劳等级进行预警,并施以声、光、振动相结合的促醒刺激,促使人体疲劳程度降低,使人体警觉度及作业能力提升;本发明采用基于MRCNN的人眼眨眼分析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能提高眨眼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74157.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I2C通信总线监测调试设备及方法,监测调试设备并联于I2C通信总线,包括接口模块,用于提供I/O接口,以与I2C通信总线相连接;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I2C通信总线中SDA数据线的电位变化信息及SCL时钟线的电位变化信息;总线状态转换模块,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连接,将I2C通信总线电平变化信息转换为I2C通信总线状态信息;处理模块,与总线状态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对包括所述I2C通信总线状态信息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并提取I2C通信总线的异常;通信模块,用于传输解析后的通信协议及异常。本方案,可自动监测I2C通信总线的状态,节省了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8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66593.X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 G01N21/01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荧光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固定架及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光源部件、反射元件、二向色镜及光探测器;将试剂管装入第一安装腔内,光源部件发出的激光,经反射元件反射后照射在二向色镜上,再经二向色镜反射,经第一通道照射在试剂管内的试剂上,之后试剂产生荧光,荧光反射至二向色镜上,经二向色镜透射后直接照射在光探测器上,完成荧光定量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射光路以反射的形式照射在光探测器上,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降低出现假阴性的误判;发射光路上的反射元件和光源部件,与检测光路上的二向色镜和光探测器均位于固定架的一侧,使检测装置的结构在其长度方向上结构紧凑,所占用的空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662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10003685.4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干眼检测手持成像装置及干眼检测设备。其中,干眼检测手持成像装置包括眼部定位器、光源、镜头、相机和单片机;所述眼部定位器用于确定检查者眼部位置;当眼部位于所述眼部定位器位置时,所述光源向眼部投射出设定形状的光;所述镜头与相机均相对所述眼部定位器固定安装,使得相机可以获取清晰的投射有光源的眼部图像,并通过所述单片机将所述眼部图像发送给具有干眼检测单元的PC机。本发明的干眼检测手持成像装置,通过设置眼部定位器事先实现相机的聚焦,保证镜头处于固定位置无需进行聚焦调节,从而缩小设备的体积,使得设备可以设计成手持便携的形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