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滚柱承载的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牙受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094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166859.1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滚柱承载的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牙受力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螺纹牙接触位置,对丝杠、滚柱、螺母进行离散处理;根据各个滚柱和丝杠之间、各个滚柱和螺母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置,及丝杠的约束条件,建立伴随矩阵;假设已知各个螺纹牙所受接触力,计算接触刚度并建立刚度矩阵;根据伴随矩阵和刚度矩阵,及受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确定行星滚柱丝杠离散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弹性变形和螺纹牙受力情况。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丝杠约束和螺母负载状态下,各个螺纹牙受力状态的计算,并可以讨论不同滚柱个数对行星滚柱丝杠承载特性的影响,为行星滚柱丝杠的强度刚度校核、摩擦磨损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的载荷条件。

    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复合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1197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033527.6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复合传动装置,所述复合传动装置包括信号感应与输出部分、行星滚柱丝杠部分和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所述信号感应与输出部分与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部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与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部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部分设有消隙组件,所述消隙组件包括消隙螺钉、消隙端盖、消隙板、弹簧、T型轴套和一体杆轴套,消隙螺钉与推杆/次摆线齿一体杆相连接通过压紧实现消隙作用;本发明通过行星滚柱与次摆线齿滚轮传动可以实现零隙非整周运动、高精度传动与位置控制,整体体积小,控制精度高,操作方便。

    一种基于弹性形变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动力学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9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03575.2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形变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动力学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的结构特征,建立综合考虑弹性变形、惯性力和预紧力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弹簧质量系统;S2:计算弹簧质量系统的伴随矩阵和刚度矩阵;S3:建立受力-变形-运动参数相耦合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弹性动力学方程;S4:建立丝杠和滚柱的刚体运动方程;S5:结合步骤S4中的丝杠和滚柱的刚体运动方程,求解步骤S3中的弹性动力学方程。本发明中的研究方法提出受力-变形-运动参数相耦合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弹性动力学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获得不同使用工况下该机构的预紧力、变形、载荷分布和运动状态。

    传动系统建模设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61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548004.6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传动系统建模设计系统及方法,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通过组件式拖拽式建模实现传动系统二维拓扑模型的构建,以确定传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从动力输入到动力输出之间各个单元之间的拓扑关系。在面向传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不考虑系统的空间布局及结构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传动系统传动级数、传动形式的确定并建立传动系统拓扑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传动系统传动比分配和功率流的计算。通过该系统及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传动系统的初步构型方案,显著提高传动系统的设计效率,并为传动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自适应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91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734964.1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自适应建模方法,属于动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整个齿轮系统划分为传动系统模块、箱体模块、隔振器模块和基础模块;传动系统模块采用集中质量法提取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箱体模块采用子结构法提取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隔振器模块采用弹簧单元进行建模;基础模块采用子结构法提取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通过对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进行组装,得到完整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本发明具有建模方便快速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齿轮、不同传动型式以及不同隔振型式进行自适应建模。

    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的齿轮箱附加阻尼的降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63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75684.5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的齿轮箱附加阻尼的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齿轮箱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S2、计算齿轮箱各阶模态的模态阻尼比;S3、构建齿轮箱边界元模型和Box声场,计算声学传递向量;S4、振动响应计算;S5、得出振动速度和场点声压的关系,将齿轮箱各节点引起的声压级叠加到对应的各场点,求解场点的辐射噪声;S6、在齿轮箱上的声压级最大的场点对应的区域附加阻尼,建立附加阻尼齿轮箱模型,对辐射噪声进行求解;S7、附加阻尼后降噪,确定方案为附加阻尼的齿轮箱模型,附加阻尼后未降噪,返回步骤S6更改附加阻尼的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对齿轮箱的降噪效果好,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一种基于结构声强的齿轮箱附加阻尼减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75682.6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结构声强的齿轮箱附加阻尼减振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齿轮箱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及振动响应分析;S2、得出模态阻尼比,对附加阻尼前的齿轮箱进行振动响应计算;S3、根据振动响应数求取结构声强及结构声强大小矢量分布;S4、对齿轮箱进行附加阻尼设计;S5、对附加阻尼后的齿轮箱进行振动响应计算;S6、将附加阻尼前和附加阻尼后的振动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若附加阻尼后的振动响应值减小,则得到附加阻尼方案为减振效果好的齿轮箱结构,若附加阻尼后的振动响应值未减小,则返回S4更改附加阻尼方案,继续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一种低噪声齿轮箱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772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4962.2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噪声齿轮箱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辐射噪声领域,包括:齿轮箱辐射噪声预估;选取辐射噪声声压值最大的场点为优化目标场点,基于声学贡献量的板面优化进行目标区域筛选;齿轮箱结构降噪拓扑优化计算;优化设计完成后,再次进行辐射噪声计算,再次确定辐射噪声最大的场点,场点的齿轮箱结构降噪拓扑优化设计循环迭代准则。该方法能够通过声学贡献量实现对辐射噪声贡献较大区域的筛选,以辐射噪声场点声压为目标进行降噪拓扑优化,直接高效地达到降噪的目的;具有多场点多目标的迭代循环拓扑优化的能力,可以使结构辐射噪声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ATV和法向振动速度因相位差的存在而带来优化区域筛选不准。

    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77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4487.9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建模方法,属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领域,针对常用的单层隔振齿轮系统,将系统划分为传动系统、箱体、隔振器和基础模块;建立传动系统的集中质量模型,并转换得到动刚度方程;建立箱体有限元模型,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到箱体动刚度参数;将隔振器简化为Timoshenko梁,通过波动方程得到动刚度方程;基础通过试验获取动刚度参数;通过对各子系统动刚度方程进行组装,得到完整的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模型,可以实现理论参数/试验参数的混合建模。该建模方法可大大地提高齿轮传动装置分析的建模效率和计算结果准确度。

    多输入多输出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7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2292.5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输入多输出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涉及动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输入齿轮箱、跨接齿轮箱、电机、离合器、圆光栅、三向加速度传感器、转速扭矩仪、数据采集与分析仪等部分,六个离合器的不同开关组合可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状态。传动系统下方设计了基础和浮筏组成的双层隔振装置,可以近似模拟船舶传动系统的安装形式。对各箱体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分别安装圆光栅,测量齿轮传递误差,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不同工况下多输入多输出齿轮传动系统横向及纵向振动的传递规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测量多输入多输出复杂齿轮传动系统各种工况下的响应,同时考虑了基础和浮筏的耦合特性,应用范围广,测试数据精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