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1532.0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7/14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行星式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构建数据集,获取样本数据对应的三维矩阵,构建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并训练;获取行星式旋转机械的故障类型。本发明结合了行星式旋转机械的结构特点,从神经网络模型方面考虑轻量化,从而以更低的存储和计算成本实现更好的故障诊断性能,有利于在体积和资源受限的数据分析系统上部署故障诊断模型并促进智能机械装备与故障诊断系统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81747.2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及轻量化模型的行星滚柱丝杠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故障诊断领域。采集行星滚柱丝杠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的振动数据,构建数据集;数据预处理;搭建轻量化模型SResNet18;基于联邦学习框架及轻量化模型开展行星滚柱丝杠联合故障诊断建模;最后评估模型的大小和复杂度、模型的准确率和联邦学习框架下模型的训练时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阶段缺少针对行星滚柱丝杠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的问题;在保证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客户端的数据联合建立行星滚柱丝杠故障诊断模型;本发明提出的轻量化模型SResNet18减少了联邦学习框架下模型的训练时间,解决了联邦学习传输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4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39841.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牙动载荷分布计算方法,主要解决行星滚柱丝杠在实际工作中考虑惯性力作用下的载荷分布。其实现步骤为:根据行星滚柱丝杠螺旋曲面啮合原理求得滚柱与丝杠及螺母在接触点处的静态接触力,再以滚柱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将丝杠转动产生的惯性力与丝杠及螺母侧的接触力在滚柱轴向和径向进行受力分析,将受力分析后的滚柱与丝杠及螺母侧动态接触力作为外载代入螺纹牙载荷分布模型中,即可得到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牙动载荷分布。本发明填补了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牙动载荷分布理论模型的空白,可直接求解不同丝杠转速及不同负载下的行星滚柱丝杠的载荷分布以及丝杠转速和负载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394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783635.6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电驱动机械手,用于解决现有机械手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行星滚柱丝杠、机电作动器、传感器、手指及手掌。行星滚柱丝杠是机电作动器中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直线运动的执行机构,机电作动器作为推动单元实现机械手精确抓握重载物体的能力,手臂处的机电作动器实现整个机械手的伸缩,手指及手掌处的机电作动器作为控制三个指节的驱动部件,通过配合指节处的传感器来控制机电作动器的伸缩,实现手掌的伸缩和手指的弯曲,达到抓取重载物体的功能,提高了手指的灵活度,实现了手指对任意物体的包络,利于提高机械手对重载物体抓握的能力,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55273.5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曲面的磨损预测方法,基于行星滚柱丝杠副模型,分析了滚柱丝杠的啮合运动与接触特性,再利用Archard磨损预测方法对螺旋曲面的磨损进行预测,其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建立丝杠和滚柱的坐标系以及进行坐标变换;建立丝杠和滚柱螺旋表面的曲面方程;确定丝杠和滚柱接触点的位置;计算接触点处的相对速度大小;计算接触点处接触应力大小;基于Archard磨损预测公式,对螺旋曲面进行磨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515238.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0B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适应重构电动变形轮体结构,由轮片、大小U型架、支撑杆、作动器、轮轴、轴环、测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组成;轴环与轮轴连接,多个作动器沿轴环等角度分布,作动器两端分别与轴环和大小U型架连接,支撑杆分别位于作动器的两侧,大小U型架与多个轮片依次连接,形成轮体变形结构。车身前端的视觉传感器实时检测前进方向的路况信息,位于轮轴上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到路面传递给轮片的阻力,视觉传感器和测力传感器将检测结果传递给信息处理系统,由信息处理系统判断作动器的伸缩动作,作动器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带动轮片的大端和小端伸出或缩回;车辆在行进中可自动完成轮式到履带式的切换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708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754758.2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16H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作动实现无极变速的变速器,该机构由输入轴、输出轴、作动器、轴环、带轮片及带等组成。作动器推杆可以在反馈信号的作用下,实现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带动带轮片的伸出或者缩回,实现了带轮的直径的变化,进一步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该方法相对于现阶段应有的变速器,其结构简单,对带的磨损较少,装配简单。本发明中的支撑杆组件支撑带轮片,并且起到固定的作用。输出信号输入到作动器中,形成了闭环控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传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177724.6
申请日:2019-03-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型号的行星滚柱丝杠副装配夹具,由三爪固定组件、螺母支撑组件、支撑架、伞状滚柱固定组件和底座组成;将已安装内齿圈的螺母放在螺母支撑组件上,通过拔出滚柱固定夹的挡片用滚柱固定夹将调整好位置的滚柱固定,当所有调整好位置的滚柱固定后,装入行星架和弹簧挡圈,实现整体装配过程。通过旋转丝杠调整卡爪的伸出量以适应不同外径的螺母,通过调整滚柱定位瓦片的数量和旋转定位螺母将伞状滚柱固定组件展开以适应与不同内径的螺母,通过改变滚柱定位瓦片的凹槽数和伞状滚柱固定组件以适应不同滚柱数量的装配。装配夹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型号多,大大提高了行星滚柱丝杠副的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3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84048.9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滚柱丝杠误差源耦合建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计算螺纹部分的传递误差,根据连续切触条件求得考虑误差的啮合点坐标及对应的轴向间隙,再计算出丝杠连续转动时,各个啮合位置下的传动误差。再计算下一时刻的啮合点坐标及相应的啮合半径和啮合偏角等参数,然后计算出相应时刻下的传动误差;其次建立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划分啮合面求解考虑弯曲剪切变形以及非线性接触变形的齿面柔度系数矩阵,迭代求解,得到齿轮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及静态传递误差;最后建立行星滚柱丝杠误差源耦合模型。该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单一分析行星滚柱丝杠螺纹副误差源带来的弊端,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60218.5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减振和发电的绿色智能减震系统,包括车轮部分Ⅰ、行星滚柱丝杠副部分Ⅱ、发电机部分Ⅲ和显示屏;所述车轮部分Ⅰ包括车轮、车轴和轴环;所述的车轮通过螺钉与车轴连接,所述的轴环直接套在车轴上;所述行星滚柱丝杠副部分Ⅱ包括推杆、丝杠、圆螺母、轴承、上弹簧、螺母、滚柱、保持架、下弹簧、内六角紧定螺钉、铜套、端盖、弹性挡圈、内齿圈、外壳和套环;所述发电机部分Ⅲ包括控制器、定子、永磁体、测距传感器、测速传感器、发电机外壳以及航插;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发电机部分Ⅲ的一侧。本发明解决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上下颠簸导致车能量的损失,有效地改善了汽车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