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45520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945191.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IPC: C23C16/442 , C23C16/04 , C23C16/24 , C23C16/44 , C23C16/45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相沉积包覆回转炉,包括炉管、用于驱动炉管旋转的驱动机构、第一进气组件、第二进气组件、排气组件、抽真空组件、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一进气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气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接头与所述炉管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组件和所述抽真空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旋转接头与所述炉管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第一进气组件、第二进气组件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炉管内部连通,排气组件、抽真空组件通过第二旋转接头与炉管内部连通,从而实现静止的气体管路与旋转的炉管及其连接元器件的动态连接,在保证畅通连接的同时,还能维持炉管内部的高气密性要求,满足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制造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2342851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047445.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鞍山佳和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砂的制备装置,包括装置外结构,所述装置外结构的内部表面固定设置有装置内结构,所述装置外结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控制架,所述装置外结构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抽风管结构,所述抽风管结构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碳包覆硅砂的制备装置,通过设置装置外结构和装置内结构方便对接进气排气设备,通过设置安装控制架方便对装置的安装固定,同时对内部空气气体成分和挥发量进行控制监测控制器阀门加热系统的工作,通过设置抽风管结构和沉淀箱,对内部的空气和污染气体进行快速的抽离,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碳包覆效率,同时排出的废气,进入到沉淀箱排进水中进行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222233673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358222.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苏州固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包覆有Ga‑LLZO、LATP及CNT的NCM正极颗粒,包括:一正极基板;一正极浆料层涂覆在该正极基板上,该正极浆料层包括:含有结合剂的正极浆料,及多个正极颗粒,其各包括:一NCM大颗粒;其外表面被众多Ga‑LLZO细颗粒及众多LATP细颗粒所包覆,整体形成复合NCM大颗粒;其中该Ga‑LLZO细颗粒及该LATP细颗粒在该NCM大颗粒上呈一凸弧型的分布;该Ga‑LLZO细颗粒的底部与该NCM大颗粒之间形成一Ga‑LLZO介相层,该LATP细颗粒的底部与该NCM大颗粒之间形成一LATP介相层。该复合NCM大颗粒的外围包覆的CNT为短链CNT,短链CNT长度介于0.5微米至1微米。
-
公开(公告)号:CN221928129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2843284.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4/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补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补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表面设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补锂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补锂层在负极集流体长度方向上间隔交替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补锂层在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上设有第二补锂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极极片通过在所述负极集流体长度方向上间隔交替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补锂层,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第一补锂层在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上设置第二补锂层;有效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中靠近负极集流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难以补锂的问题,补充了锂离子电池损失的活性锂,延长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190655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459948.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烜(山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包覆改性设备,涉及石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固定设有电加热炉,电加热炉与保护壳之间固定设有多个隔热层,电加热炉顶部固定设有吊杆,吊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吊杆上转动设有长方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空心杆、弹簧、连接杆、限位条、搅拌杆、L形杆和侧刮板的配合使用,在包覆材料与石墨负极材料粉体结合时,可以进行充分的搅拌时其均匀混合,通过横板、螺纹杆、密封板、转盘的配合使用,通过转动转盘,可以方便快速的从电加热炉内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221889871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177614.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杭州星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19/12 , B01J2/00 , C01B32/15 , C01B33/027 , C01B33/029 , C01B33/03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36 , H01M4/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生产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内部分为两个反应区,所述反应腔中安装有激光发生装置,所述反应腔上安装有气体通入装置和包覆材料通入装置分别喷入气态先驱物和包覆物质,所述反应腔的顶端安装有颗粒收集装置收集制备后的活性纳米颗粒;所述激光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发生器和第二激光发生器,所述第一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水平穿过反应腔,并由另一端的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激光发生器位于反应腔内部的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激光发生器的位置与第一激光发生器的位置垂直,且对气态先驱物和包覆物质进行加热裂解。本实用新型制备的纳米颗粒纯度较高、稳定性好,质量可靠性高,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21805572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23431224.1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4/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锂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置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及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置的补锂层。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补锂正极极片并未改变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从而保证了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相对稳定的晶体结构,有利于循环过程中补锂正极极片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所述补锂正极极片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补锂层,随着锂离子电池化成的进行,锂离子从补锂层脱出,补充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从而实现电池的整体补锂,既提高了首效和能量密度,保证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又避免了正极补锂时对负极SEI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1563513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440024.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吉林省昊安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连续装粉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刮除底部粉末的锂电池负极材料连续装粉装置。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连续装粉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放置箱、盖板、出料管、挡板、刮除装置和下压装置等;支撑架上安装有放置箱,放置箱顶端连接有盖板,放置箱底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内部卡接有挡板,放置箱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刮除装置,刮除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下压装置。通过双手推动两侧的压杆使其沿着固定板向下移动,从而推动两侧的刮板使其沿着导杆向中间进行滑动,这样可将两侧的粉末刮除至中间的出料管处,达到了所述装粉装置能够连续装粉和快速刮除底部粉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121885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21794048.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天津中能锂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4/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碳颗粒、金属锂负极和锂电池。本实用新型的锂碳颗粒为椭球形,具有由金属锂内核和包裹所述金属锂内核的茧体形成的蚕茧结构。这样的茧体结构不仅为金属锂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提供足够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而且锂碳颗粒的椭球形形状有效降低负极厚度和接触电阻,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021167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513570.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66 , H01M4/36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芯极片、电芯及电池,该电芯极片包括:集流体;涂层,涂覆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涂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面凹陷形成有凹槽;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所述涂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面,所述活性物质层具有嵌入所述凹槽中的第一填充部。本实用新型电芯极片中,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涂层时通过第一填充部嵌入涂层的凹槽中,以使得厚度变薄,即减小了电芯极片厚度,提高了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了电芯能量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