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47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66777.2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 G01N3/36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4 , G01N2203/0256 , G01N2203/0611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TS动力源的低围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属于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包括MTS试验机和三轴试验装置,三轴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室、量测系统和围压控制系统,压力室包括底座、侧壁和顶板,量测系统包括电子位移计、径向变形传感器和力传感器,侧壁与底座、顶板密封连接,底座上安装力传感器,力传感器上放置试样,试样内插装径向变形传感器;试样上设置试样帽,试样帽连接传力杆,传力杆穿过压力室的顶板与MTS试验机的作动器连接,电子位移计安装在传力杆上;压力室连接围压控制系统,围压控制系统用于提供稳定围压,围压介质为压缩气体。本发明解决目前低围压环境不稳定、围压差大、作用力测量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327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68969.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颗粒土接触界面大型双向动、静直剪试验机,由测控单元(1)、液压伺服单元(2)、加载单元(3)、土样制作单元(4)组成,所述的加载单元(3)包括相互垂直的具有独立加载能力的一个Z向垂直加载框架、一个X向水平加载框架和一个Y向水平加载框架,所述的液压伺服单元(2)由所述的X向水平加载作动器(311)、Y向水平加载作动器(312)和Z竖向加载作动器(31)组成,所述的测控单元(1)分别与所述的液压伺服单元(2)的三个电液伺服加载油缸采用通信连接。本发明用于模拟交通荷载的动、静加载作用下粗颗粒土剪切性能、粗颗粒土与加筋接触界面剪切性能及粗颗粒土与混凝土界面剪切性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4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23541.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Inventor: 闫宏业 , 陈晓斌 , 蔡德钩 , 李泰灃 , 谢康 , 苏珂 , 毕宗琦 , 李竹庆 , 喻昭晟 , 周雨晴 , 王密 , 王李阳 , 刘振宇 , 梁经纬 , 刘晓贺 , 王瑜鑫 , 王瑞鹏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40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与区间预测理论的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全断面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确定基于动刚度Krb转折点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建立预测ρdmax的POA模型;引入区间预测理论量化ρdmax预测的不确定性,建立ρdmax的BPA区间预测模型;结合区间预测模型、空间插值算法和压实标准,建立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全断面评估模型。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目前确定ρdmax的机制和方法仍存在不确定性、效率低下和缺乏智能等问题。这些缺陷会导致对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估不足,从而降低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并可能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引发不均匀沉降、轨道不平顺等病害,严重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477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409394.5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工程行业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荷叶效应的红层泥岩仿生超疏水结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喷雾造粒制备红层泥岩土体混合粉体,然后通过球磨制备疏水改性复合溶液,最后通过压实和风干处理得到红层泥岩。所述原料包括红层泥岩土体、十八烷基伯胺粉末、乙醇、纳米二氧化硅、甲基硅酸钾、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余为水。本发明方法能较好抑制毛细水渗入红层泥岩内部,从而预防红层泥岩发生吸水软化崩解,可应用于高陡边坡、路基边坡及路基填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5223.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2D3/12 , E02D31/00 , E02D15/00 ,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111/40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基于脉动压力作用的微纳米气泡注浆方法,包括有注浆材料、注浆机、脉动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对注浆材料进行微纳米气泡发生作业,使得注浆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注浆机将含有大量微纳米气泡的注浆材料经由脉动发生器进行脉动注浆作业。本发明采取微纳米气泡在脉动发生器产生空化作用,防止浆液材料堵塞脉动发生器喷头,此外,微纳米气泡可改善浆液性能、提高流动性,提高注浆材料扩散半径、均匀性和注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460104.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嵌锁点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双曲线模型对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过程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拟合,计算与构建原始数据,确定嵌锁点Tlp;S2、获取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算法分析Tlp主控特征;S3、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机器学习ML算法的IPSO‑ML混合Tlp预测模型;S4、采用可解释性方法SHAP解释分析最优Tlp预测模型,确定振动压实过程的最佳Tlp;通过预测嵌锁点Tlp控制压实质量,解决了基于干密度评估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振动压实的质量评估以及振动压实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5032.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Q10/0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主控特征与预测研究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展振动压实试验,基于多参数协同测试方法,探究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ρdmax的确定方法;2)建立级配碎石特征与ρdmax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皮尔逊算法揭示影响ρdmax的主控特征;3)将级配碎石主控特征作为输入特征建立预测ρdmax的机器学习模型;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三层次评价方法确定最优机器学习模型。本方法解决了基于干密度评估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和依靠单一层次性能指标难以选择最优机器学习模型的问题。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主控特征与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83825.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堤排水结构及加筋复合路堤,属于路基工程技术领域。该路堤排水结构包括路堤主体机构、铺设于所述路堤主体机构内的多层土工格栅、设置于路堤主体机构的顶面的石墨碳毡、安装于所述路堤主体机构内的多个含水量测定仪、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石墨碳毡和多层所述土工格栅通过导线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含水量测定仪信号连接,控制组件用于基于含水量测定仪的检测数据控制石墨碳毡和土工格栅带电形成电场,以通过土工格栅的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快速排水。本发明通过改进的土工格栅实时排出路堤主体机构中的水以保持较低的含水量,从而增加路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410018.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岩石颗粒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岩石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岩石图像数据,生成预设分割算法;根据所述预设分割算法,对所述岩石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岩石几何参数特征;将所述岩石几何参数特征进行输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测量和图像分析法对大尺寸岩石的分析不够准确和高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543921.3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B29/00
Abstract: 一种高铁离缝修复用脉动注浆装置,元件本体(1)和元件壳体(0)组合固定安装成一体式结构;射流振荡入口(2)的底部通过中心浆液通道(3)连通四向通道(4);中心浆液通道(3)通过四向通道(4)、突宽通道(5)连通于附壁腔(7);涡流腔(10)呈上窄下宽的水滴状;射流振荡出口(11)设置于涡流腔(10)的底部,浆液从射流振荡出口(11)流出。脉动注浆装置以浆液为工作介质,利用射流在特定形状的附壁腔的附壁效应进行工作,从出口流出的浆液扩散范围大,注浆效率高,使用多级射流叠加时,使射流振荡出口射出的浆液速度更快,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较少,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可靠性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