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颗粒土接触界面大型双向动、静直剪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3383327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68969.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颗粒土接触界面大型双向动、静直剪试验机,由测控单元(1)、液压伺服单元(2)、加载单元(3)、土样制作单元(4)组成,所述的加载单元(3)包括相互垂直的具有独立加载能力的一个Z向垂直加载框架、一个X向水平加载框架和一个Y向水平加载框架,所述的液压伺服单元(2)由所述的X向水平加载作动器(311)、Y向水平加载作动器(312)和Z竖向加载作动器(31)组成,所述的测控单元(1)分别与所述的液压伺服单元(2)的三个电液伺服加载油缸采用通信连接。本发明用于模拟交通荷载的动、静加载作用下粗颗粒土剪切性能、粗颗粒土与加筋接触界面剪切性能及粗颗粒土与混凝土界面剪切性能试验。

    一种基于荷叶效应的红层泥岩仿生超疏水结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7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409394.5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工程行业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荷叶效应的红层泥岩仿生超疏水结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喷雾造粒制备红层泥岩土体混合粉体,然后通过球磨制备疏水改性复合溶液,最后通过压实和风干处理得到红层泥岩。所述原料包括红层泥岩土体、十八烷基伯胺粉末、乙醇、纳米二氧化硅、甲基硅酸钾、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余为水。本发明方法能较好抑制毛细水渗入红层泥岩内部,从而预防红层泥岩发生吸水软化崩解,可应用于高陡边坡、路基边坡及路基填料中。

    一种基于脉动压力作用的微纳米气泡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2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5223.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脉动压力作用的微纳米气泡注浆方法,包括有注浆材料、注浆机、脉动发生器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对注浆材料进行微纳米气泡发生作业,使得注浆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注浆机将含有大量微纳米气泡的注浆材料经由脉动发生器进行脉动注浆作业。本发明采取微纳米气泡在脉动发生器产生空化作用,防止浆液材料堵塞脉动发生器喷头,此外,微纳米气泡可改善浆液性能、提高流动性,提高注浆材料扩散半径、均匀性和注浆效率。

    一种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嵌锁点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460104.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嵌锁点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双曲线模型对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过程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拟合,计算与构建原始数据,确定嵌锁点Tlp;S2、获取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算法分析Tlp主控特征;S3、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机器学习ML算法的IPSO‑ML混合Tlp预测模型;S4、采用可解释性方法SHAP解释分析最优Tlp预测模型,确定振动压实过程的最佳Tlp;通过预测嵌锁点Tlp控制压实质量,解决了基于干密度评估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振动压实的质量评估以及振动压实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主控特征与预测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3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5032.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主控特征与预测研究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展振动压实试验,基于多参数协同测试方法,探究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ρdmax的确定方法;2)建立级配碎石特征与ρdmax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皮尔逊算法揭示影响ρdmax的主控特征;3)将级配碎石主控特征作为输入特征建立预测ρdmax的机器学习模型;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三层次评价方法确定最优机器学习模型。本方法解决了基于干密度评估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和依靠单一层次性能指标难以选择最优机器学习模型的问题。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高铁级配碎石压实质量主控特征与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路堤排水结构及加筋复合路堤

    公开(公告)号:CN117403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83825.3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堤排水结构及加筋复合路堤,属于路基工程技术领域。该路堤排水结构包括路堤主体机构、铺设于所述路堤主体机构内的多层土工格栅、设置于路堤主体机构的顶面的石墨碳毡、安装于所述路堤主体机构内的多个含水量测定仪、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石墨碳毡和多层所述土工格栅通过导线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含水量测定仪信号连接,控制组件用于基于含水量测定仪的检测数据控制石墨碳毡和土工格栅带电形成电场,以通过土工格栅的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快速排水。本发明通过改进的土工格栅实时排出路堤主体机构中的水以保持较低的含水量,从而增加路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种高铁离缝修复用脉动注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05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543921.3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铁离缝修复用脉动注浆装置,元件本体(1)和元件壳体(0)组合固定安装成一体式结构;射流振荡入口(2)的底部通过中心浆液通道(3)连通四向通道(4);中心浆液通道(3)通过四向通道(4)、突宽通道(5)连通于附壁腔(7);涡流腔(10)呈上窄下宽的水滴状;射流振荡出口(11)设置于涡流腔(10)的底部,浆液从射流振荡出口(11)流出。脉动注浆装置以浆液为工作介质,利用射流在特定形状的附壁腔的附壁效应进行工作,从出口流出的浆液扩散范围大,注浆效率高,使用多级射流叠加时,使射流振荡出口射出的浆液速度更快,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较少,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可靠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